范桃紅, 宋志明, 安元元, 劉路陽, 董鳳娟
(1.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電圖室,河南 登封 475000;2.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康復科,河南 登封 475000)
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參與細胞與細胞之間及細胞與細胞外基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分子,可以參與細胞間信息交流[1]。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是一類獨立的分子結構,可以通過識別與其黏附的特異性受體而發生相互間的黏附[2]。運動血壓是個體在運動過程中血液流動時對血管產生的壓力,通常以收縮壓和舒張壓來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收縮壓與心率相關,舒張壓則與動脈血管的彈性狀態緊密聯系,也是評估外周小血管對血流阻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人體在運動中組織器官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氧需求量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血管和血壓會出現相應變化,為減輕回心血流的壓力,同時又滿足氧氣供應量增加的需求,機體血壓調節機制開始發揮作用,使全身動脈血管阻力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調節和代償過程[3-4]。有研究結果顯示,在中老年人群,特別是>60歲的人群中,高血壓患者血清VCAM-1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顯著相關[5]。sICAM-1與血管病變有關,血管舒張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異常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在血管損傷中發揮重要作用[6]。因此,VCAM-1、sICAM-1可能與FMD有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擬探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運動血壓與VCAM-1、sICAM-1和FMD之間的關系。
選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并住院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65.9±5.2)歲。根據測定血壓的不同時間(靜息狀態下和中等強度運動后)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靜息組和運動組。入選標準:(1)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其他情況良好;(2)近1周內未服用過降壓藥物。排除標準:(1)有糖尿病史、腎病史及心血管疾病史;(2)有家族性遺傳病史;(3)有手術史;(4)精神異常者;(5)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另選取同期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體檢健康者80名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48名、女32名,年齡(65.8±3.9)歲。本研究經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對象均知情同意。
統一使用標準袖帶汞柱血壓計測量所有對象的血壓,測量2次,取均值。若2次測量值的收縮壓或舒張壓相差0.67 kPa(5 mmHg)以上,則進行第3次測量,取3次的平均值[4]。分別測量高血壓患者(靜息組)和正常對照者靜息時的舒張壓以及高血壓患者運動后(運動組)的舒張壓,根據運動后的舒張壓將運動組分為舒張壓>11.97 kPa(90 mmHg)組和舒張壓≤11.97 kPa(90 mmHg)組。測量所有對象身高、體質量,并計算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采集所有對象測量血壓當日清晨的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分別采用免疫比濁法、循環酶法檢測血清VCAM-1、sICAM-1,試劑盒購自長沙贏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呈正態分布的數據以±s表示,2個組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評估各項指標之間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靜息組血清VCAM-1及sICAM-1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運動組血清VCAM-1水平均高于靜息組(P<0.01)。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血清VCAM-1、sICAM-1水平均明顯高于舒張壓≤11.97 kPa者(P<0.01)。其他項目各組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高血壓各組及正常對照組一般資料和血清VCAM-1、sICAM-1水平的比較
以舒張壓代表FMD。正常對照組、靜息組及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的VCAM-1均與FMD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24、-0.63、-0.52,P<0.05),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VCAM-1與FMD無相關性(r=-0.34,P>0.05)。正常對照組sICAM-1與FMD呈正相關(r=0.41,P<0.01),靜息組及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舒張壓>11.97 kPa者sICAM-1與FMD均無相關性(r值分別為0.21、0.16、0.34,P>0.05)。
有研究結果顯示,VCAM-1水平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風險及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獨立相關[7]。雖然目前相關機制尚未被完全闡明,但主要病理生理機制可能與VCAM-1可促進自由基生成有關,自由基可引發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造成平滑肌功能受損,同時還可能導致纖溶異常及凝血系統功能障礙[8]。sICAM-1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主要通過降低內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來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9]。有研究結果顯示,sICAM-1不僅可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標志物,還可反映腎臟功能狀態[10]。在原發性高血壓的病理過程中,收縮壓和舒張壓的異常升高使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大大增加。有研究結果顯示,VCAM-1、sICAM-1與原發性高血壓有關[11]。為此,本研究探討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FMD與血清VCAM-1、sICAM-1水平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靜息組血清VCAM-1、sICAM-1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1),運動組血清VCAM-1、sICAM-1水平明顯高于靜息組(P<0.01)。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血清VCAM-1、sICAM-1水平明顯高于舒張壓≤11.97 kPa者(P<0.01)。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正常對照組、靜息組及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的VCAM-1均與FMD呈負相關(r值分別為-0.24、-0.63、-0.52,P<0.05)。這提示脈壓差越大(舒張壓越低)的患者VCAM-1水平越高,但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VCAM-1與FMD無相關性(r=-0.34,P>0.05)。正常對照組sICAM-1與FMD呈正相關(r=0.41,P<0.01),靜息組及運動組舒張壓≤11.97 kPa者、舒張壓>11.97 kPa者sICAM-1與FMD均無相關性(r值分別為0.21、0.16、0.34,P>0.05)。這為臨床上判斷原發性高血壓及脈壓差較大的患者血管內皮是否發生損傷提供了依據,sICAM-1和FMD可以作為判斷血管內皮損傷的指標。另外,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靜息組及運動組sICAM-1與FMD均無相關性(P>0.05),這與文獻報道[12]的二者呈負相關的結果不一致,這可能與入組人群的性別、種族及樣本量較小等有關。因此,后續將會加大樣本量,并深入研究VCAM-1、sICAM-1及FDM與收縮壓及脈壓差的關系,結合其他檢查結果探討VCAM-1、sICAM-1水平升高時心、腦血管及腎臟等組織器官是否會發生病變。
綜上所述,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FMD與VCAM-1及sICAM-1水平有一定的關系。VCAM-1和sICAM-1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FMD。臨床可通過血清VCAM-1和sICAM-1水平了解FMD,從而為減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脈壓差、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風險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