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民生活富裕必須完成的兩個重大戰略任務,是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近年來,江西經過持續奮斗,2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同時,江西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不斷進行實踐探索,積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建立有效機制,防止“兩類人群”返貧致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部脫貧,并不是說就沒有貧困了,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而是指脫貧攻堅的歷史階段完成了。相對貧困問題永遠存在,我們幫扶困難群眾的任務永無止境。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保障“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兩類相對貧困群眾不返貧是關鍵之一。對此,江西各地不斷探索建立有效機制,突出“兩類人群”,預防返貧致貧。
1.建立實時監測機制。南昌市依托“線上”的南昌城市大腦“扶貧不落一人”應用場景加強防返貧動態實時監測,同時依托“線下”基層干部、駐村工作隊的精準摸排,對“兩類人群”及農村因突發災難事故遇困對象“兩不愁三保障”狀況進行重點監測。贛州市通過農戶申報、干部走訪、部門監測、系統比對等途徑,及時把有致貧返貧風險的對象精準識別出來,實行動態檢測預警。吉安市建立一套排查核準程序,明確“遇困即扶”對象的排查方式、標準和程序,不分指標、不下任務,重點排查、及時認定,對可能致貧返貧的遇困群眾做到應扶盡扶;重點排查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國家扶貧標準1.5倍、收入驟減、支出驟增等五類群體,通過村級評議、鄉級審核、縣級審批等程序認定,動態信息每月至少調度一次。
2.建立幫扶救助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困戶加強監測,不能等他們返了貧,再補救。因此,采取措施提前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南昌市建立快速發現和及時扶助機制,用好“防返貧保險”“清潔脫貧幫幫團”“臨時救助政策”等創新舉措,落實精準幫扶,實現“遇困即扶”,嚴防各類返貧致貧風險。吉安市建立了一套應急救助辦法,對象認定后,立即通過救災救濟、臨時救助、大病救助、防貧保險等一系列應急救助辦法,保障遇困群眾基本生活。同時,建立一套專項幫扶措施。對落實應急救助后仍難以擺脫困境的,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及時落實產業、就業和其它幫扶措施,增強遇困群眾的發展后勁。此外,建立一套保障措施體系。明確縣(市、區)黨委和政府對本地“遇困即扶”工作負總責,建立縣級聯席會議制度,每縣每年安排資金進行扶持。
強化“兩業”扶貧,確保脫貧群眾穩定增收
發展產業和保障就業是拔窮根、摘窮帽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抓住了產業和就業,就抓住了鞏固脫貧成果的“牛鼻子”。
1.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贛州市瞄準產業振興目標,完善“五個一”產業扶貧機制,逐步引導鄉村發展首位扶貧產業,培育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市、縣四套班子領導及鄉鎮主要領導分別掛點建設一個扶貧產業經營主體,駐村幫扶單位幫助掛點村至少發展一個扶貧產業或就業車間。至2020年底,贛州市發展產業扶貧基地3155個、新型經營主體9805個,產業聯結貧困戶占比達90.9%,并在全市建成了1248家扶貧車間,吸納了貧困勞動力就業1.2萬余人,安排了扶貧公益性專崗就業5.02萬人。同時,贛州市出臺了15條政策措施,鼓勵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現在全市97.4%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0萬元。
2.拓寬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宜春市出臺了強產業、穩就業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帶貧主體的培育力度,強化利益聯結機制。2020年,宜春市參與產業扶貧新型經營主體達4440戶,得到產業幫扶的貧困戶5.72萬戶,通過產業幫扶實現貧困戶戶均增收1264元。通過監測貧困勞動力務工變化、多舉措提供就業服務、鼓勵扶貧車間發展、創新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方式,有效應對疫情影響,進一步穩定拓寬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宜春市2020年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超2019年外出務工人數近兩成;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共安排1.78萬人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3.探索產業扶貧的可持續發展。新余積極探索扶貧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舉措、新方法,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一是實現產業大發展。全市發展扶貧特色產業項目932個,發展6大扶貧主導產業項目97個,覆蓋全市31個鄉鎮、392個行政村。新余已成為全省最大的香菇、果凍橙、肉牛、黑山羊等產業種養加工基地。二是促進收入大增長。實行“1+N”利益聯結機制,采取多種合作方式,帶動村集體和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全市村集體通過產業年均增收5萬元以上、貧困人口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帶動就業大提升。全市扶貧產業吸納貧困人口就業2996人,占外出務工貧困人口的30.5%,成為貧困人口就業的重要渠道。
探索有效銜接,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為做好銜接工作,江西牢牢把握脫貧攻堅后新發展格局的著力點,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持續發力。
1.做好政策與規劃銜接。上饒市全面梳理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舉措執行效果,落實各項政策舉措轉化為常態化的制度保障。南昌市根據其“十四五”總體規劃,抓緊制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項規劃,將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重大工程項目納入鄉村振興規劃,做到脫貧后鞏固有力、拓展有方、銜接有效。
2.完善體制機制銜接。南昌市根據中央和省里的統一部署,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體系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建立健全決策議事協調工作機制。加快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工作力量、組織保障、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做到 “一盤棋、一體化”,有機結合、統籌推進。
3.統籌各方力量銜接。各地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結對幫扶、社會力量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趙華偉、史慧芳,江西省社聯學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