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猷芬

郭金銅是共青城市江益鎮栗坂村人。200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毀了時年22歲郭金銅的一切,他在醫院昏迷了一個多月才醒來。經檢查發現,他的大腦里多長了一根血管,血管破裂導致顱內出血,雖然人搶救過來了,但半年后才恢復意識,并落下左手和左腳殘疾的后遺癥。
治病不僅花光了郭金銅家里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不少外債,曾經學會的修車手藝也用不上了,談婚論嫁的女朋友也離他而去,這對郭金銅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從此,他心灰意冷,長期在家呆著不出門。2018年11月,郭金銅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經常上門了解情況,和他交流思想。在一個個陌生干部的貼心關愛下,他封閉的心逐漸開朗起來。
“我剛開始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但是在扶貧干部和家人的關懷下,我又找回了自己。”郭金銅說。人生有了希望,生活才有奔頭。為減輕家庭的負擔,他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于是,他找到了幫扶干部,表達了自己想要找工作的想法。經過幫扶干部牽線、江益鎮政府的協調,他在郵政江益分理處從事快遞收件員工作。
“你打字怎么這么慢?”“為什么不能出來幫我送一下?”“我剛說了,你這里寫錯了。”2019年11月份,剛來到郵政江益分理處擔任收件員的郭金銅經常受到顧客的指責,但郭金銅始終任勞任怨、笑臉相迎。一次,客戶的快遞找不到了,面對顧客的催促,行動不便的郭金銅在快遞堆里找了1個多小時,那份認真工作的態度,感動了顧客。而當顧客了解郭金銅的遭遇和奮斗歷程后,對他說:“郭師傅,你慢一點,我不急。”為了提高服務質量,郭金銅努力練習打字技能,為郵寄快遞的顧客提供更快捷的服務。“他很辛苦,也能吃苦,中午也不回家,對包裹很負責,他這樣的人現在很難找到了。”村民全都這樣說。
2018年,幫扶干部為郭金銅及其父母、妻兒申請了低保,也給他的妻子辦理了殘疾證,幫他父親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讀幼兒園的孩子也領到了補貼,并簽約了家庭醫生。工作有了,保障有了,如今的生活,讓郭金銅臉上經常掛滿笑容。“非常滿意,有這么多扶貧干部幫我,感恩無限。”
跨越青銅,向往王者。談到今后的發展,郭金銅干勁十足,信心滿滿。他說:“作為一名殘疾人,養家糊口比別人難,脫貧致富更難,但是黨的政策好,通過自己的勞動,2019年我已經成功脫貧,相信以后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