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冠中 桑立君
摘? ? 要:玉米是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確保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在提高種植戶經濟收入的同時,也能夠促進玉米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對于現階段我國玉米育種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良玉米品質、制定玉米育種目標、科學選種及選擇合適的玉米育種方法等建議,希望能為有效地提高玉米育種效率及種植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育種;育種效率;技術途徑;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4-0121-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13? ? ? ?文獻標志碼: B
我國是農業大國,玉米是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農作物,若想確保玉米高產,提高玉米育種效率及質量是關鍵。根據種植區域的地理特征與氣候條件,科學、合理地選擇玉米育種方法,在改良玉米品種的同時,也要重視玉米育種技術的研發。
1? ?現階段我國玉米育種技術發展實際情況
1.1? ?提升育種技術水平
我國是農業大國,有多年的玉米種植經驗,為進一步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對玉米育種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研發出適合我國玉米種植的育種技術。結合我國主要玉米種植區域的特點與氣候條件,不斷改良玉米品種,增強玉米種子的抗病性與環境適應性,經過長時間研發,終于取得了明顯成效。玉米育種效率的提升,不僅有效緩解了我國農業資源緊缺的問題,也極大地保障了玉米的產量與質量。
1.2? ?具備專業的玉米育種研究團隊
我國大力支持農業發展,對農作物技術研究方面十分重視,加上注重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使得我國玉米育種技術一直處于領先水平[1]。此外,通過研究團隊的不斷努力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玉米育種技術有了階段性的突破,分子育種技術與基因育種技術對促進我國玉米種植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擁有先進的研究設備和創新意識
農業是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主力之一,加上我國農村人口居多,大力發展農業是有效改善我國農村面貌與實現新農村良好建設的基礎保障。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政府在玉米育種方面投入了較多資金,擁有先進的研究設備,其部分研究設備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加上科研團隊的創新意識,有效解決了玉米育種技術研究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使得我國玉米育種技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 ?玉米育種效率提高的技術途徑與策略
我國玉米品種一直在不斷改良,主要目的是研究出符合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和滿足各種植地區發展需求的優良品種。現階段我國玉米種植業正逐漸走向規模化與規范化的道路,這些都離不開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使得目前我國玉米產量已經實現了逐年增長的目標,為推動玉米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1? ?改良玉米品種
隨著我國逐漸加大對玉米育種技術研究的力度,促使玉米種植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比如說創新型玉米品種種類繁多、玉米育種逐漸商業化和模式化等問題,使得玉米育種成為現下新的商機,間接導致玉米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2]。部分商家為了牟取私利,肆意調整玉米育種方法,致使玉米雜種優勢群受到影響,加上玉米種植戶受傳統種植理念的束縛,在玉米育種方面更加注重于玉米生育期、株高和果實重量等。換句話說,比較偏向于農藝性狀,沒有真正認識到玉米自交系與雜交系之間的農藝性狀存在較大差異,使得玉米自交系育種方式越來越模糊,育種效率嚴重下降,不僅影響了玉米的產量和品質,也嚴重阻礙了玉米種植業的穩定發展。針對這些情況,有關部門一定要嚴格管控玉米育種技術的研發,不斷改良玉米品種,加大科學玉米育種方法的宣傳力度,協調好玉米自交系與雜交系的運用關系。在此基礎上,構建出符合我國農業發展的玉米育種技術的研究路徑,最大限度地提升玉米育種效率及種子品質,確保玉米產業能夠得到長遠發展。
2.2? ?制定育種目標
若想提高玉米的育種效率,必須制定和明確玉米育種的目標,育種目標的制定應該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品質、抗病性及環境適應性為出發點,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保證玉米育種效率的提高。在玉米育種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結合種植區域的地理環境及氣候影響因素,明確玉米育種的農藝性狀,并通過玉米育種性狀的各項指標制定目標,確保該育種目標的可行性與合理性[3]。
玉米育種技術研究是一個長期且不間斷的過程,應符合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種植區域的發展要求。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升綜合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廣大玉米種植戶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玉米產量與種植密度及單株產量有十分密切的聯系,而玉米種植密度又與種植環境及株型有關。所以說,玉米育種不僅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也要保證品種農藝性狀各項指標平衡,不同類型的玉米品種可以滿足不同區域的種植需求,優質的玉米品種要具備良好的抗病性和環境適應性,這樣才能發揮出玉米育種技術真正的效用。
2.3? ?科學選種
選種之前需要確定玉米種質。玉米種質關系到育種的效率和質量,需要對多個種植地區的玉米品種進行研究和重組,以此篩選出最優質的玉米品種,然后進行培育,進一步增強玉米品種的抗病性與環境適應性。在種植過程中,種植戶需要具備先進的種植理念,科學、合理地運用新的種植技術和使用玉米新品種,同時地方政府應給予相應的扶持,這樣才能準確地反映出玉米育種的效果,不僅可以為當地玉米品種的改良提供參考依據,也能為實現玉米高產的目標打好基礎。
2.4? ?建立雜種優勢群
通過建立雜種優勢群,不但能夠對現階段玉米雜種優勢群進行明確的細化,也能更好地反映出玉米自交系的遺傳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玉米育種研究時,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降低自交系與雜種系組合配選的盲目性,極大地提升玉米育種的效率。構建雜種優勢模式,有利于明確玉米育種的研究方向,在實際研究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玉米品種的農藝性狀,保障玉米種子的產量與品質。現階段若想進一步提升玉米育種的效率和質量,需要對現下研究常用到的自交系劃分優勢群,最大程度確保玉米育種的效率與質量,但優勢群過多或過少,在實際操作中極易漏掉優秀的雜交組合,這與原本提高玉米育種效率的初衷不一致。通過調研大量數據及各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發現,“三群法”與“三角形”雜種優勢模式更加有助于提高玉米育種的效率和質量。
2.5? ?選擇合適的玉米育種方法
根據種子的基礎特性選擇合適的玉米育種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玉米育種的效率,也能夠在研究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問題。現階段我國研究出的玉米育種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群體改良輪回選擇法與逆境選擇法。前者可以有效地規避因玉米自交而致使優良基因丟失的問題,或者自交時攜帶不良基因而影響育種品質等問題,屬于典型的虛幻育種類型,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玉米整體產量及保持農業性狀各項指標的平衡,在培育玉米品種優良基因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后者主要是幫助逆境中的玉米品種增強農藝性狀,同時,經過此育種方法的玉米種子具備良好的抗病性和耐澇性。
第二,二環系育種法與密植育種選擇法。前者操作簡單且效率高,主要應用于現下單交種或者商品性雜交種的種質培育,以單交種為原始育種材料,在此基礎上培育出連續性高的自交品種,并篩選出具有優良基因的自交系優勢群,提高玉米育種效率;后者與前者的育種方法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在育種初期階段通過適當調整種植密度減少劣質的玉米植株,并逐漸增加種植密度,以此來提高玉米育種的效率和質量。
第三,單倍體誘導系選育自交法。以自然發生或人工培育的方式,將單倍體玉米植株轉化為二倍體的玉米植株,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玉米自交系育種。該育種方法具有效率高及提升玉米種子品質的特點,但現階段我國對此育種方法的實際研究理論和實踐經驗較為匱乏。
此外,生物育種是現階段玉米育種技術領域中應用十分廣泛且相對成熟的技術,具有較強的抗病性,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玉米育種的效率,所育的種子也具有一定的品質保障,對實現玉米高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改良玉米品種,結合種植地區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玉米育種方法,促使玉米育種效率提升的同時,能夠達到在原有基礎上增強玉米抗病和抗倒伏能力的目的,為實現玉米高產提供了基礎保障。提高玉米育種技術水平、發揮玉米雜種優勢、構建雜種優勢群,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育種效率和質量,從而推動我國玉米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劉素玲,陳威,許海良.提高玉米育種效率的技術途徑和方法[J].農業科技通訊,2019(4):240-241.
[ 2 ] 張艷霞.芻議提高玉米育種效率的技術途徑與有效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8,38(12):75.
[ 3 ] 楊滿霞.試論提高玉米育種效率的技術途徑與策略[J].種子科技,2018,36(2):34,39.
(編輯: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