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
摘? ? 要:多年來,荒山造林工程已經成為我國林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不懈的荒山綠化工作,一些重點區域的綠化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為了進一步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質量,就需要從細節方面進行分析,對各種較好的施工和林木保護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從創新工作的角度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質量,為后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林業工程;荒山造林;創新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4-011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8.1;F326.2? ? ? ?文獻標志碼: A
當前,我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荒山造林的相關工作,這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農業增收的重要手段與方法之一,在植樹造林的相關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為森林培育工作的關鍵性和基礎性環節,在林業的快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人們對于荒山造林工作的質量更加關注,從荒山造林工作的本身進行分析,其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既要考慮到造林與環境的協調性,還需要與當地的自然、氣候等條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充分考慮外界客觀因素對于荒山造林工作的影響,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保證工作質量,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整體成效。這也是需要提升創新能力和改革措施的工作之一,因為自然條件、硬件條件等方面的差異,相關工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將荒山造林的工作理念進行更好的融入和提升,增強森林培育的工作效果,不僅要實現林業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目標,還要在林業增收方面有所提高,以更好地促進人與環境的良好發展。在林業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應加強對荒山造林工作的認識,做好改革和創新的工作,促進林業工程相關產業的發展。
1? ?荒山造林的時代意義
我國荒山造林工作是一項關乎民生和長期發展的重要性工作,但是在實際的工程建設過程中許多工作的發展程度并不高,仍然處于起步的發展階段,群眾和相關政府部門對于自身工作的認識還存在著不足,導致荒山造林工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只是進行了基礎性工作,沒有更深層次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業化程度提升,生態環境的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后,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推向了一個新高潮,荒山造林工作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發展,這也是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在林業、農業發展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增加收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家在退耕還林的過程中,可以更深層次地推動林業產業化發展,保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重提升。
2? ?林業工程中荒山造林的方法
2.1? ?技術扶持
荒山造林工作是為了人們有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也是將豐富的森林資源進行充分保護和利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重要的林木方面的資源,也能給野生動物提供一個好的棲息地。在不斷發展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自然資源豐富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已經實現了基本的綠化工作目標,而未實現荒山綠化的地區則面臨著更為惡劣的自然環境、人員不足、交通不便、地形復雜等諸多問題,多方面條件的不足成為這些地區荒山造林工作的阻礙。因此,還需要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加大資金與技術方面的扶持力度,在提升種植樹木存活率方面多做工作。
2.2? ?樹種選擇
在當下的荒山造林工作中,林業部門選擇的樹種以本地樹種為主,而這些樹種在氣候和地質方面有著很高的契合程度,在實際的種植與養護工作中都可以保證良好的工作效果,成活率也較高。另外,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到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山體的土壤條件,根據實際的荒山造林工作的地點進行全方位和綜合性的分析工作。例如,荒山的頂部因為風的侵蝕作用較嚴重,在土壤的組成方面與山腰、山底的土壤有著較大的差異,并且山頂的水資源相對缺乏,面臨著蓄水能力不足的問題。在樹種的選擇上,則應該選擇根系發達、吸水量大的植物,并且所選植物的根部還需要有更大的固定性。山腰地區則面臨著較大雨水的沖刷作用、地勢陡峭,這就要充分考慮水土流失的問題,選擇有較強抓地能力的植物進行種植,逐步改善土壤條件,從而保證苗木的存活率。荒山造林可以在泥石流或山洪的沖擊中保證山體的穩定性,營造良好的山體環境。因此,荒山造林工作中應該根據實際的工作需要進行分析,在荒地土壤環境和自然氣候都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對樹種的抗逆性進行考量和分析,充分利用土壤空間,選擇高大的喬木和一些灌木等進行搭配種植,以營造良好的種植條件。
2.3? ?整地方式
土壤是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也是植物成活率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因為在荒山造林工作中一般坡度都較大,這樣的地形水土流失的現象是十分嚴重的,需要利用水平溝的方式進行整地,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更加穩定的環境。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從等高線的方向進行挖溝,然后以品字型的排列方式進行處理,以此做好土壤的平整工作。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在溝上面進行土壤的堆積工作,進行草皮的清理,然后對于斜坡上的土壤進行填充,最后進行水平整地工作[1]。如果荒山的坡面是完整的,應該從下到上進行外墊面的處理工作,最終將其修成水平階面。對于荒山造林工作而言,不同地點的整地方式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應該在較干旱的地方采用魚鱗坑的處理方式,地表土分別放于兩邊,然后形成弧形土埂,放入坑內。另外,整地還有多種綜合性的處理方法,需要根據地理位置、土壤含水量等進行全面和綜合性的分析,最終達到良好的整地效果,也能為實際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整地的過程中,為了后續更好地開展造林工作,還需要修筑好澆灌和排水溝等,為后續苗木的栽培管理創造有利條件。
2.4? ?造林時間
造林的時間也是影響植物存活率的因素,因此,在荒山造林的過程中,應根據植物生長的科學規律,進行造林工作的全面分析和處理工作,要對樹苗的種類、荒山土壤條件和水分情況進行相應的分析,做好綜合性的考量工作。通過做好前期的分析,掌握好第一手的基礎數據,最后再決定造林的方式和時間[2]。因為荒山造林工作的地點、土壤相對而言是較貧瘠的,無論是在養分還是在水分方面都可能存在不足的現象,植物的生長面臨著較大的困難,應該選擇耐貧瘠、抗干旱的植物樹種。在實際的栽種季節應選擇春天、冬天或多雨的季節,確保栽種時有一個良好的氣候環境條件。
3? ?荒山造林產生的原因
從客觀條件的角度進行分析,荒山之所以變成土地,其在生態環境的自然演變、外界不可抗力因素方面都有著一個較為復雜的原因,在當前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有開山架橋、修筑交通路線、各種生產等方面的需求,由于林業資源的發展條件十分有限,大面積的荒山也就由此產生。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好林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建立林業資源保護與管理基地已成為重點工作,這也是一項綜合性和長久性的工作,具有創新性的思維和林業改革特點,做好這項工作可有效推進荒山造林工作。此外,林業資源破壞原因的多樣化造成大面積荒山,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阻礙。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根據其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和分析,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不斷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方面進行相應的處理工作,保證生態環境的穩定性。
4? ?林業工程中荒山造林的方法創新
4.1? ?容器苗造林
容器苗造林的操作有著較高專業性方面的要求,也具有較復雜的操作過程,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處理。但是其在應用過程中有較高的成功率,效果十分顯著。容器苗造林要掌握好種苗的深度,保證其存活率是關鍵[3]。因此,在進行容器苗造林之前,科研工作者要深入荒山造林工作的一線,對周圍地理情況進行勘測,為整體工作進行土壤、環境等分析,對造林地有一個總體的把控,保證在保護周圍土壤的前提下開展工作。
4.2? ?栽植要點
為了保證樹苗的存活率,工作人員在樹苗的栽植過程中要做好各個環節的精準控制工作,在相應的控制中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因為荒山造林工作面臨復雜的地理環境和貧瘠的土壤,應該在種植工作之后對于苗木進行保護,例如采用濕布進行覆蓋,根據樹苗吸收和生長所需水分進行有效的調控。此外,還要做好植樹區域的監督和后續養護工作,一方面不受來自外部的傷害,另一方面要保證樹根生長的順直狀態。
4.3? ?撫育管理
做好造林地撫育管理工作是保證樹苗健康生長的保證,在管理中工作人員應根據植物生長的周期進行施肥、澆水工作,時常觀察和了解樹苗的生長情況,注意對雜草的控制,以保證植物正常生長所需要的環境。
5? ?結語
總而言之,荒山造林工作是對于林業資源的一種調配工作,也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應該提升工作的科學化程度,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 1 ] 白山穩.林業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創新[J].科風,2020(17):163-164.
[ 2 ] 謝宏勝.淺析林業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創新[J].現代農業,2020(3):103-104.
[ 3 ] 張阿妮,張黎.試論林業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創新[J].現代園藝,2019(22):186-187.
(編輯:武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