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艷
摘? ? 要:近年來,在山地蠶豆產業高效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富源山地蠶豆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蠶豆產業;發展現狀;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4-012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6.13? ? ? ?文獻標志碼: A
富源縣溫度差異較大,最高海拔2 700 m、最低海拔1 100 m、平均海拔2 000 m,屬于典型的山區縣,非常適合山地蠶豆的種植[1]。蠶豆是富源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小春作物種植中,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位居第二。富源山地蠶豆經政府相關部門多年來的大力推廣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已發展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已納入富源縣鄉村振興戰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規劃項目之一。
1? ?發展現狀
1.1? ?種植歷史
富源縣山地蠶豆種植歷史優久,以自繁、自留、互換、自種的當地傳統小籽粒干蠶豆類型為主。當年秋播,來年春、夏季收獲,全縣均有種植,主要分布在中安、大河、營上、竹園4個鄉鎮(街道)。富源山地蠶豆種植區域無工業污染,而且生產的蠶豆粒大籽飽、質佳色亮、皮薄易熟、營養豐富、經濟價值較高。
1.2? ?種植品種
目前,富源縣種植的蠶豆品種主要是云豆早8、云豆324、云豆147、云豆早7、云豆1347等。這幾個品種產量高、品質好、抗病性強。
1.3? ?種植措施
(1)土壤選擇:蠶豆喜濕但不耐澇,應選擇土壤肥沃、陽光充足的地塊種植。
(2)適時播種:應于寒露后5 d及霜降前5 d完成播種,用種量為20~25 kg/667 m2。
(3)合理施肥:以農家肥及磷、鉀肥為主。一般用豬牛糞、土雜肥或堆肥1 000~1 500 kg/667 m2、過磷酸鈣30~35 kg/667 m2、草木灰100 kg/667 m2拌種作底肥,播種后窩施蓋種。
(4)加強田間管理:播種后7 d發現缺株,應就近挖取較密的幼苗,帶土移補,也可用已催芽的種子補種。當幼苗長出5~6片葉時,結合追肥中耕培土1次。在盛花期,選擇晴天無風的上午,去掉幼苗頂芽4~6 cm。注意防治蠶豆病蟲害,主要有赤斑病、根腐病、銹病、蚜蟲等。
1.4? ?種植規模
近年來,富源縣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規模種植、集中連片”的發展思路,并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把山地蠶豆產業列入富源特色產業發展當中,在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撐下,加強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集成蠶豆高效栽培技術,重點是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及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從而增加蠶豆產品的附加值。并結合國家相關的扶貧政策,擴大山地蠶豆的種植覆蓋范圍,將在大河、營上、竹園等鄉鎮建設6 666.7 hm2優質山地蠶豆生產基地,到2022年,全縣預計年均生產蠶豆2.2萬 t,實現種植業產值1.3億元。
1.5? ?銷售渠道
富源山地蠶豆由于近年來種植規模剛開始擴大,目前還沒有粗加工及深加工企業,農民把生產出來的鮮食蠶豆拿到集市上銷售,銷售不完、吃不掉的蠶豆還可以繼續在棵苗上養成干蠶豆。60%的鮮食蠶豆及干蠶豆由個體老板收購后銷往外地。
1.6? ?種植效益
新鮮蠶豆產量可達600 kg/667 m2,價格6元/kg,產值3 600元/667 m2;干蠶豆產量可達200 kg/667 m2,價格10元/kg,產值2 000元/667 m2。種植一季的小春蠶豆,產出的新鮮蠶豆可以拿到集市銷售,干蠶豆可以加工成炒豆銷售。除去蠶豆籽粒,剩下的蠶豆殼、蠶豆葉可以用來飼喂豬、馬、牛,蠶豆莖稈經粉碎可以做成飼料。蠶豆根上有固氮菌,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2? ?山地蠶豆產業發展前景
2.1? ?生態環境條件
富源縣生態環境較好,氣候適宜、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到46.8%。縣內沒有大型工礦企業,沒有廢水、廢氣、廢渣污染,農業環境干凈。山地蠶豆產地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及綠色食品生產標準,為打造蠶豆綠色食品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
2.2? ?山地蠶豆是重要的輪作倒茬作物
玉米、小麥、油菜沒有根瘤,不能固氮,而蠶豆有根瘤固氮的作用,如果玉米、小麥、油菜與蠶豆混作或輪作,可以促進蠶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而蠶豆又可以為玉米、小麥、油菜提供氮素,互惠互利。
3? ?存在問題
3.1? ?種植技術粗放,生產水平低
種植區域的農民把山地蠶豆當作“懶莊稼”種植,大春秋收后隨意撒播、翻種,種了以后不管理,造成蠶豆長勢差、病蟲害嚴重[2];不少農民憑著老辦法、老經驗種植蠶豆;有些農民認為蠶豆播種完就可以了,在后期生長過程中不需要再施加肥料,導致蠶豆產量低、效益差;還有些農民認為蠶豆不用剪枝,加大了蠶豆養分的消耗,造成蠶豆籽粒小、不飽滿,干癟嚴重。
3.2? ?品種單一
目前富源山地蠶豆主要品種有云豆324、云豆1347、云豆147、云豆早7等,但隨著市場對產品需求的日益多樣化,蠶豆生產突出的問題主要還是品種單一、品質不高,不能滿足蠶豆產業深加工油炸蠶豆、酥蠶豆、豆瓣醬、飼料蠶豆等豆制品的要求。
3.3? ?組織化程度低,種植規模小
富源山地蠶豆產業在國家層面缺少國家產業資金支持,在地方缺少具有帶頭作用的龍頭企業組織,生產、加工、銷售產業價值鏈短、產品附加值低。山地蠶豆種植面積小、地域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產值效益不高,無法滿足現代化蠶豆生產加工對蠶豆穩定性及均衡性的需求。
3.4? ?產品品質差、價格低
富源山地蠶豆大部分都是采用傳統的栽培技術進行種植,產出的蠶豆商品率低、優質產品不多,在生產、加工、貯運、銷售等環節中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品質不高的產品銷售困難、價格低,造成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農民收入低,嚴重制約富源山地蠶豆產業的發展。
4? ? 措施建議
4.1? ?改進種植技術,引進蠶豆新品種
近年來,富源縣在蠶豆種植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進,從過去的蠶豆撒播改變為開溝起壟后點播、小墑點播等規范化種植,還引進了蠶豆機播種植技術[3]。這些種植技術降低了蠶豆種植的單位面積用種量,增加了單位面積產量,解決了蠶豆出苗參差不齊的問題。特別是蠶豆機播種植,改變了勞動強度大、投工多等問題,可提高蠶豆的種植質量和產出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在蠶豆新品種引進方面,富源縣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從云南省農科院、大理州等地引進了大批蠶豆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推廣種植,結合政府的扶貧政策,現在各個鄉鎮蠶豆新品種的種植面積已達90%以上[4]。通過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再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富源山地蠶豆生產的效益越來越高,農民的投入有了回報。
4.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民旱澇保收
為保障現代農業發展,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開發灌溉新水源,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推進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助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有效降低病蟲害危害,減少農藥施用量,確保農民能夠旱澇保收[5]。
4.3? ?加強市場體系建設
為擴大富源山地蠶豆種植面積,提高農民種植效益,應培育和引進有加工能力的現代化企業,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與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開發和建設商品基地,實行“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標準+管理”的運行機制,引導農民發展蠶豆種植[6]。抓好農產品市場和購銷網絡建設,借助抖音及快手等網絡手段,加大對山地蠶豆產業的推介力度,積極招商引資,吸引優勢資本介入產業開發。
4.4? ?樹立優質、高效的發展目標
蠶豆具有促進人體骨骼生長、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等用途。應樹立“優質優價”的現代市場意識,改變以往傳統的種植模式,真正落實優質、高效的發展目標,提高蠶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4.5? 開展種植技術培訓,促進蠶豆產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在蠶豆生產區開展綠色食品蠶豆標準化生產技術現場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現場培訓蠶豆種植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7],從而提高農戶對綠色農業、蠶豆標準化生產技術的了解和應用水平,使富源山地蠶豆產業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打造出富源特色的蠶豆綠色食品品牌。
參考文獻:
[ 1 ] 王憨慶.隆德縣蠶豆產業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375.
[ 2 ] 李成彪.湟中縣蠶豆產業持續高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2009(11):26-27.
[ 3 ] 楊和團.保山市透心綠蠶豆產業生產現狀及今后發展建議[J].農業科技通訊,2010(9):26-27.
[ 4 ] 柴麗芳.仁德蠶豆產業發展探討[J].云南農業,2015(5):47-48.
[ 5 ] 楊春瓊.蠶豆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云南農業,2012(10):17-18.
[ 6 ] 葉益蘭.淺析蠶豆的高產種植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163.
[ 7 ] 趙麗芬,尹正紅,王邦海,等.昆明市鮮食蠶豆生產現狀及產業發展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0(11):7-9.
(編輯: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