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平頂山學院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快,人們對健康養老的需求逐漸加大。為積極應對老齡化,全國各地陸續開展養老模式的探索。目前全國各地建立了醫養結合護理院、醫養結合老年病房、醫養結合護士站等機構,為社會提供養老服務。從近年行業發展情況來看[1],目前我國養老護理人員數量嚴重短缺且專業素質較低,制約了行業發展,也不能適應新時代下我國居民養老需求,高素質養老護理人才培養迫在眉睫。既往研究顯示[2],目前關于我國老年護理課程設置的研究主要針對護生在校教育,對于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的相關研究偏少,且缺乏針對性及規范性。因此,本研究構建了以醫養結合為基礎的老年護理培訓課程體系,為制訂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策略、課程設置等提供一定參考,為提高我國養老護理人員職業素質,滿足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促進醫養結合事業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參考國內外有關醫養結合、老年護理、護理教育、養老護理人才、崗位勝任力的文獻資料,編制訪談提綱。
樣本量以信息飽和為標準[3],采用目的抽樣法納入10 名訪談對象。其中某高校本科老年護理教師3 人、某三甲醫院護理部主任1 人、醫養結合中心院長1 人、護士長1 人、護士1人、養老護理員3 人。訪談對象納入標準:①從事本專業工作達3 年以上;②知情同意,愿意接受訪談并進行錄音。本次訪談前向受訪者說明研究目的、方法,內容及保密原則,簽署知情同意書,訪談遵循倫理要求。
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訪談結束后48 小時內,將錄音資料轉成文本資料,反復聽錄音并閱讀訪談記錄,整理出初步主題框架。然后逐句尋找提煉,最終提取出與醫養結合老年護理崗位勝任力相關主題。
結合提煉的醫養結合老年護理崗位勝任力,以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為指導培養目標[4],經專家訪談確定以醫養結合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本科課程體系框架。
養老護理員需具備康復護理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基礎護理能力、心理輔導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具體見表1。

表1 養老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主題提煉
經對專家訪談內容提煉顯示,老年護理技術課程體系包括護理基礎課程、老年護理課程、老年護理實踐課程、公共基礎課程(見表2)。

表2 老年護理技術課程體系
本次養老護理課程體系構建充分考慮老年護理人才崗位需求,以我校護理學專業培養方案修訂為契機,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護理學專業課程大綱、課程內容、課程學期設置進行了重新修訂,其中,增加了公修課學時比例,降低了專業課學時比例,尤其是通過加大思政課程比例,培養學生愛國愛家、尊老敬老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另外,對護理基礎課程如內外婦兒、健康評估等課程修訂原則為以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性人才為目標,適當增加實訓學時,壓縮理論學時比例,踐行“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理念,側重培育護生辯思、實踐、探究等能力。
本次構建老年護理課程體系,我校將老年護理作為我特色人才培養方向之一。其中在老年護理學課程基礎上,增加了老年社會學、老年心理學、老年護理技術3 門課程,共計36 學時,其中老年護理技術為實訓性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老年人常用康復技術、日常生活照料、用藥照護等常用技術。
另外,為了讓護理學生能夠對養老崗位盡快了解,認識到本身的職位責任,需要從老年人的心理狀態,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等方向對老人年作出一定的了解
本次研究基于“識崗-臨崗-仿崗-準崗”實踐教學模式,開發了以老人為中心,以校-企(院)聯合課程團隊承擔教學的特色課程“陪伴實踐活動”。在第8 學期與醫養結合中心、養老機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機構合作安排8 學時見習活動。活動期間學生通過觀摩老年照護工作、與老年人溝通交流、為老年人進行健康知識科普、剪指甲、一起進行娛樂手工等活動,融入課程思政育人功能,激發學生從事養老護理的熱情,提高職業認同感,為解決當前我國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欠缺、素質偏低作出一定貢獻。
另外,學校通過聘請行業教師的形式,邀請企業(醫院)共同組建課程團隊協同授課,采用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方式,培養護生尊重愛護長者、維護老人權益,及臨床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讓所學專業只是得到充分的利用。
另一方面我校組建了“愛心志愿者社團”,利用寒暑假實踐,社團師生團隊攜帶醫療設備等進入養老機構、社區老人家庭,通過為老年人測量血壓、血糖、科普健康知識、安全知識,幫助老年人修剪指甲、推拿按摩,協助進食用藥、陪伴老人聊天、閱讀、做游戲等活動,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老年期變化,指導老年人健康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職業認同。
此次改革我校整合了“護士人文修養”“護理禮儀”“人際溝通”3 門課程,增加了實訓學時,其中在實訓學時中劃分單獨老年人人際溝通、護理禮儀模塊。教師團隊通過設計標準化案例情景,創設接待老人、傾聽老人傾訴、安慰老人、說服老人、鼓勵老人等不同情景,指導學生在實訓練習中融入禮儀規范和溝通技巧,幫助學生提升人際溝通、人際交往能力。
1+X 證書制度,保障校企達到長期合作,是指導職業教育活動的基礎性制度。本次課程體系構建時,我校在如何凸顯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如何吻合課程體系構建的一體化原則,如何選取教學內容進行了認真思考。目前我國取消了養老護理員執業認定資格考試,但本次改革參考了2019 年國家人力資源保障部和民政部頒布的《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對課程體系內容進行了選取,力求培養出復合型養老護理技能人才。
本研究構建的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老年護理技術課程體系積極響應我國養老行業政策需求,與已有研究相比,更加側重在醫養結合背景下對養老護理人才的派樣,具有一定前瞻性、特異性和實用性。課程體系可操作性強,為培育養老護理人才有一定借鑒意義,因為受時間的限制,未能對在職養老護理員制訂出針對性的培訓課程模塊,在后續的研究中將進一步進行實證研究和完善,并將其應用養老護理人才崗位勝任力培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