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從春龍 宋浩 曹兆兵
3 月2 日,萊州市家豪食品有限公司的蘋果裝運倉庫格外忙碌。經青島海關所屬萊州海關工作人員現場檢驗監管合格后,21.4 噸蘋果快速裝車發運歐洲市場。這是3 月1 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后,這家企業首次出口蘋果。協定中,“煙臺蘋果”成為首批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之一。
地理標志是識別產品來源于某一地區的標志,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重要形式。據了解,《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于2020年9 月簽署,主要涉及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協定將為雙方的地理標志產品提供高水平保護,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標志產品,使雙方消費者都能吃上、用上貨真價實的高品質產品,也為中國有關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提升市場知名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始聯系簽訂歐盟客戶的訂單,但訂單量不大。如今,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煙臺蘋果’的知名度在歐盟市場逐漸提高,訂單量大大增加,我們對出口蘋果更有信心了。”萊州市家豪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宿繼濤說。
蘋果是萊州市的主要出口農產品之一,蘋果種植也是萊州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目前,萊州轄區共有出口注冊工廠12 家,出口注冊果園28 個,2020年共出口蘋果542 批近1.3 萬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簽署,使‘煙臺蘋果’地理標志獲得了歐盟保護,進一步提升了煙臺蘋果在歐盟市場的知名度。”萊州海關查驗二科科長袁希雷告訴記者。
為讓轄區的蘋果出口企業和果農獲得更多《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紅利,萊州海關充分發揮“互聯網+海關”作用,實施出口果園及包裝廠注冊登記行政審批“網上辦”,快速為企業辦理注冊登記證書。為支持轄區企業提升出口蘋果質量,海關業務骨干提前介入、主動送政策上門,幫助企業提前熟悉掌握歐盟關于進口水果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檢疫要求,深入果園、包裝廠進行實地幫扶,指導企業建立“公司+基地+標準化”管理模式,引導企業建立良好農業規范(GAP),確保水果種植、生產、加工過程規范。
為加快出口檢疫和通關時間,萊州海關通過“多查合一”監管模式,不斷優化出口蘋果安全風險防控和監督管理體系,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提高自檢自控能力。同時,嚴抓注冊果園源頭及加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管控,引導企業統籌規劃提前申報,實現即報即驗、即驗即放,最大限度地壓縮出口檢驗檢疫和通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