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阿日濱塔拉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國際社會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作為外宣輿論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當前新形勢下加強和完善國際傳播體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氣加強國際傳播體系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一、努力構建具有國際話語權的全媒體平臺
中國共產黨歷來非常重視對外傳播工作。1936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訪問陜甘寧邊區時,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他的代表作《紅星照耀下的中國》(又名《西行漫記》),向全世界首次展示了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翻舊社會、建設新中國的精彩故事,讓全世界的廣大民眾深刻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斗爭歷程,產生了轟動效應。
目前從國際社會輿論態勢來看,“西強東弱”的情況基本沒有改變。西方國際利用強大的輿論工具和傳播能力,霸占著國際社會輿論場,說三道四,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為所欲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嚴峻的國際輿論環境,中國不斷加強國際輿論主陣地建設,遇到重大的國際問題,主動發聲爭取國際輿論話語權。利用強大的國際地位、經濟能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向國際社會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著力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中國主要的外宣輿論陣地有《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日報(英文版)、中國新聞社等中央主流媒體。隸屬于中宣部的13家外宣期刊也是面向周邊國家外宣工作的中堅力量。內蒙古索倫嘎新聞中心1993 年創辦“索倫嘎(基里爾蒙古文)”刊物以來,一直占據著我國對蒙古國宣傳的主導地位,影響廣泛而深刻,擁有很高的關注度。索倫噶新聞中心從創辦到現在已經發展到擁有刊物、網站、報紙、客戶端、臉譜總賬號等媒介形態,多種平臺齊頭并進的態勢,形成了對蒙古國宣傳的媒體矩陣。多年來,內蒙古索倫嘎外宣平臺遵循外交理念,堅持正確外宣輿論導向,精心制作針對蒙古國受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產品,用文字、圖片、視頻向蒙古國為主的國際社會傳播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二、用全媒體高質量產品占領國際輿論高地,講好中國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動國際傳播守正創新,理順內宣外宣機制,打造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集群,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工程,有效地開展了國際輿論引導工作和國際輿論斗爭,初步構建起多主體、立體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國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縱觀全球,國際輿論戰線上“西強東弱”的態勢沒有根本扭轉,雖然我們建立起了強大的外宣輿論平臺,但是我們發出的聲音,制作出的新媒體產品的影響力、傳播力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
尤其是全世界處于全媒體時代的今天,沒有優質的新媒體產品,即使有好的傳播平臺,也達不到預期的傳播效果。要想創造國際社會輿論氛圍,只有做好符合國際社會價值觀的新聞媒體產品,才能影響到國際社會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可。那就是要做好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的全媒體產品。通過新媒體產品向全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產品。要善于運用各種生動感人的事例,說明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智慧。
目前,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有能力也有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同世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道為解決人類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做出更大貢獻。我們制作的全媒體產品中必須要包含中國人民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旗的內容,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生動實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精彩故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和諧的美好景象。要反映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全面反映中國的發展觀、文明觀、安全觀、人權觀、生態觀、國際次序關、全球治理觀。采取世界各國民眾喜愛的方式方法體現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國家形象。
內蒙古索倫嘎新聞中心制作全媒體產品時,必須考慮到以下幾個要素:
1.必須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新媒體產品要通過文章、圖片、短視頻、長圖、H5等新媒體手段,表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昂首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繁榮景象。
2.必須符合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大國地位。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有能力也有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各國一道為解決全人類問題作出更大貢獻。
3.必須體現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要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旗,依托我國發展的生動實踐,全面闡述我國的發展觀、文明觀、安全觀、人權觀、生態觀、國際秩序觀和全球治理觀。
4.必須符合對象國受眾的普遍喜好。新媒體產品要把我們提倡的內容,巧妙地揉進蒙古國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去,讓他們感受到中國魅力與感動。
5.必須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我們制作的新媒體產品要以關注人類共性的內容為主。比如科技進步、生態治理、環境保護、農牧業現代養殖科技、養生、醫療衛生等領域內容。
6.必須體現中蒙雙方都能接受的主流價值觀。新媒體產品內容里要提倡人類共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蒙古國是人民黨(蒙古人民革命黨)執政,這對于我國外宣工作來說,客觀上提供了宣傳中國共產黨各項主張的好機會。世界各國的共產黨有著很多相同的主張,我們可以結合中國共產黨和蒙古國人民黨的相同主張內容制作新媒體產品,通過索倫嘎外宣平臺,向蒙古國受眾進行宣傳。
7.必須體現中蒙雙方友好情誼。中蒙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居,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國,可以把高層交往、民間來往、貿易往來作為重要內容制作成新媒體產品,為中蒙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添瓦加磚。
三、積極培育具有國際話語權的第三方平臺,構建中國特色的傳播體系
除了經營好我們的國際輿論平臺,還要與國際社會主要使用的第三方社交媒體建立起友好合作關系。國際社會使用的社交軟件的普及率比較高,這對外宣輿論工作提供了廣闊天地。我們可以依托網絡技術優勢,熟練使用國際社會大多數民眾喜愛的第三方社交軟件,把生動活潑、飽含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內涵的新媒體產品發布到世界各個優質平臺。目前世界各國大眾使用的第三方社交軟件深入人心,是符合大眾消費的產品,比如Meta(原Facebook)、Twitter、YouTube 、抖音、快手、tiktok等社交軟件都有很高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外宣工作者必須用“四全媒體”概念武裝頭腦,用世界各國普及率較高的第三方社交平臺傳播來提高我國外宣工作的適度效。要想獲得各國大多數民眾的喜愛,就要充分利用好最優質的第三方社交平臺。我們的新媒體產品中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國際大眾喜愛的第三方社交軟件都擁有眾多的粉絲團,我們要精心制作精彩的內容吸引粉絲,充分利用強大的粉絲團提升我們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
四、培育符合國際輿論場建設的外宣隊伍,向國際社會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在互聯網時代,全媒體大行其道的時期,國際輿論環境復雜又多變。怎樣應對國際輿論場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面臨的難題,也是必須解決好的困難和挑戰。現在中國面臨的國際輿論環境比任何時候更加嚴峻,更加復雜。因此,需要建立堅強的外宣輿論陣地,還要建立一支態度堅決、能力出眾、技術高超的外宣人才隊伍。這樣,才能打造出優秀的新媒體產品,才能說服世界各個國家的主流媒體和民眾,才能準確傳播好中國所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有了優良的外宣傳播平臺,有了優質的外宣新媒體產品,沒有優秀的外宣隊伍,就無法發揮平臺、產品、人才的強大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其中人才是搞好對外宣傳的重要因素。要想建設一支力量強大、技術過硬、作風優良的外宣隊伍,就要做好以下幾點:
1.要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只有掌握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正確把握外宣工作的方向。
2.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堅決保持“兩個維護”,從國家層面上考慮問題,時刻捍衛國家利益,樹立國家形象,全面展現國家精神面貌。
3.堅定國際輿論斗爭決心,與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等國際社會不良輿論導向堅決斗爭,不能讓他們為所欲為。掌握國際輿論斗爭藝術,主動爭取國際話語權,成為合格的外宣新聞工作者。
4.加強外宣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國際傳播理論研究,掌握國際傳播的規律,構建對蒙古國的話語體系,不斷提高傳播藝術。采取蒙古國受眾容易接受的精準方式,推進中國故事的深度傳播,用中國聲音蒙古國化的表達,增強蒙古國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5.熟練把握國際輿論環境,掌握現代新媒體技術,運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制作新媒體產品,用優秀的作品感染人、溫暖人、鼓舞人。
6.建立一支通曉國際輿論規律的外宣隊伍,熟練掌握本國和對象國語言文字,清楚了解對象國的國際輿論環境,熟悉其輿論工具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實力,并與對象國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建立牢固的新聞合作關系。
總之,只有建好外宣平臺、外宣陣地,做好外宣全媒體產品,才能建立起全媒體時代國際傳播體系,才能積極爭取國際話語權,在國際社會輿論戰線上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才能發出我們鏗鏘有力的聲音,才能傳播好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作者簡介:金山,內蒙古日報社索倫嘎新聞中心主任;阿日濱塔拉,內蒙古日報社索倫嘎新聞中心編輯
編輯:白?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