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琴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課堂教學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立足于學生發展,組織課堂教學。因此利用新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很有必要。新媒體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需要進行方法的更新與實踐。
【關鍵詞】新媒體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1-0031-02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利用言語直觀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點傳授,這樣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學生對豐富多彩的歷史內容的厭倦心理,因此,中學歷史教學方法應該豐富起來,利用新媒體,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
一、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一)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新媒體的日漸普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采取新媒體進行教學有助于教師學習新技能,更好地做到自身的終身學習。善于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老教師,在新媒體環境的促進中應該積極學習新媒體的使用,使自身的傳統課堂更加豐富起來,同時這也做到教師職業技能要求中的終身學習。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百家爭鳴局面》的講解中,傳統教學方式教師更多是傳授學生教材及練習冊考試中會涉及到的知識點,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運用新媒體教學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了解“百家爭鳴”的內涵,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播放一些音視頻,向學生展示曾經那個時期“百家爭鳴”的輝煌盛狀。教師在課余利用新媒體可以參與慕課的學習與錄制,參與微課的探討,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我國歷史蘊含豐富的文化瑰寶,初中階段學生開始接觸歷史,高中歷史依然處于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初中階段讓學生對歷史產生學習興趣勢在必行。當學生對這個科目感興趣的時候,便會產生學習動力,同時對一門科目感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對其他科目產生學習興趣,因此提高學生對初中歷史的興趣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而教學過程中對于新媒體的利用更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必由之路。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隋唐時期》這一單元的課堂講授之前,教師可以在網絡搜尋關于唐朝的歷史發展合集,網絡有許多相關資源可供課堂使用,教師利用網友剪輯的短片,可以將唐朝289年間歷史大事件一一展現,學生對于短片中提起的大事件產生濃厚興趣,在相應內容講授時就會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接受有很大幫助。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歷史內容豐富,但是其中不乏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新媒體的利用有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解釋,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例如,歷史九年級上冊的內容,該單元知識涉及到古代亞非文明、古代歐洲文明、封建時期歐洲文明以及封建時期亞洲國家,課文知識距今遙遠,而且還有許多國外的古代史,對于學生來說更是不好理解,社會大背景不同,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不同,因此這部分內容對于初中歷史來說就是極其難以理解的內容,在進行這部分內容講授的時候,適當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采取一些國外古代史介紹小短片對學生進行這些內容的講解有助于學生對晦澀難懂的知識的了解。學生在了解歷史背景前提下,更容易理解教材內容,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很有幫助。
(四)有利于初中學生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對初中歷史教學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地掌握更多歷史知識,把學生培養成博古通今的優秀人才。創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技巧,從跟本上了解歷史知識對現代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讓學生從心里熱愛歷史知識,并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一)巧設問題情境,創建學習氛圍
新媒體環境下對于我國現階段新課程標準中初中歷史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初中歷史教材的設置是為學生深入學習了解歷史發展過程、培養學生歷史文化底蘊、了解古代人物的生活以及思想而開展。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的開展,傳統的教授方法不可一成不變地使用,照本宣科地進行新媒體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不再適用,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創建積極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教師的教學,同時有助于學生學業的提高與知識的掌握。
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學習時,教師可在課程開始前,設置一些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比如“我國抗日戰爭經歷多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你了解的著名戰役有哪些?”等,根據單元課文內容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師生共同帶著問題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在問題的帶領下,學生對于即將學習的內容會產生好奇心,同時在氛圍引導下,有助于全班同學共同進行新知識的探討與學習。
(二)小組學習,全班探討
新課改背景下,倡導學生要自主探究學習,因此教師可在班級內對學生采取小組學習方法,分組要求組內學生異質,即各學生學習水平不同、掌握知識程度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各組間要同質,即各組要分別由學習能力強以及學習基礎略差的學生組成,這樣才能使小組學習達到最好的結果。
例如進行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的學習時,明清歷史相比于其他時代略長,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學習方式,布置每組學生課下進行探討,研讀課文,以及應用一些新媒體進行網絡搜索等方式,捋清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做好明清時期的思維導圖。并利用課上時間在班級內進行探討,可評比每組結果,根據各組的討論結果以及課上講演,來評選優秀小組。同時,由于全班都加入討論,因此對于課文脈絡以及歷史發展進程每位學生都能有更深刻的印象,對于初中歷史的學習很有幫助。
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對網絡搜索的應用掌握新媒體環境中學習的便捷性。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幫助,指導學生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從而對于學生自主學習也能帶來許多便利。新媒體環境下,教師與學生更好做到教學相長,教師只有不斷豐富自身知識,才能在學生提出一些新的疑問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啟發,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的過程也是自我知識增長的過程,善于利用新媒體促進自己知識的增長同時在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下,也可以促進部分后進生的知識增長。
例如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21課《活動課: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學生可在組內進行本冊書的知識小結,合作學習并總結出本冊書的思維導圖,彼此之間根據總結的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檢測,互相監督本冊書知識點是否完全掌握。同時,利用網絡資源等,搜索歷史相關知識,進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總結學習,也許部分知識還未學到,但是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搜索到對其學習有幫助的相關內容進行超前學習。因此,新媒體環境中教師可以多多采取小組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三)利用新媒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學習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時間點很多,每一階段的歷史中都會出現一些對應的歷史大事件以及相應的歷史杰出人物,同時網絡上有許多歷史研究學習大家對每階段的歷史進行現有的文字剪輯或者是視頻剪輯,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現有資源進行搜索下載,通過一些音視頻的觀看,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之前,教師可以找到網絡上對于明清類電視劇的剪輯短片,通過帶領學生觀看剪輯短片來提前了解明清時期國家王朝的更替,引起學生對明清時期歷史的興趣。新課改下,教材階段分明,教師在每階段學習后,也可帶領學生進行相應階段的游戲,來檢查學生對當前階段歷史學習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例如,七年級上冊與下冊涉及到的歷史階段是我國的古代史,在兩本書講授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知識比賽競爭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成員由日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積極活潑的學生以及成績稍顯落后的學生組成,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競賽知識題庫,題庫包括每組必答題與組間搶答題,必答題由重要歷史知識組成,各組難度相同,這樣可以保證比賽公平性。搶答題則由難易程度不同歷史題目組成,各組搶答正確得分,錯誤則其他各組加分。最終得分最高的小組可以獲得教師準備的小禮物,可以是學習文具、圖書等,也可以是免寫作業。競賽目的就是為了在新媒體的使用幫助下,引起學生對后續歷史學習的興趣。有這樣的游戲競爭刺激下,學生在接下來新學期的學習下會更加用心、更加努力。因此,利用新媒體在課內與課外同時激發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助于穩定學習心態,增強學習意志。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現階段,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做到終身學習,引導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才,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拼搏學習,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幫助的新時代青年!
參考文獻:
[1]李鳳香.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8(29):37-38.
[2]譚維維.論新時期改進初中歷史教學的措施與方法[J].科技展望,2016,26(20):225.
[3]楊碧金.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方法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5(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