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奕萍



【摘要】核心素養背景下,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化素養和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隨著讀后續寫題型的出現,要求教師更應強化學生的英語表達和輸出能力,多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本文以互動協同效應和語言習得的“續論”為理論基礎,就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協同效應讀后續寫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1-0078-02
在培養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讀后續寫題型的出現,不僅要求學生讀懂所給前文,還要創造出新的下文。本文以2020年新高考全國I卷為例,以互動協同效應和語言習得中的“續論”為理論基礎,探討了如何展開讀后續寫教學。
一、互動協同效應的理論與語言習得中的“續論”
Pickering和Garrod(2004)提出了互動協同模型,他們指出在雙方的對話互動中,彼此能夠相互配合、適應,并適時進行動態調整,從而達到相互理解并順利交流的目的。
Atkinson等(2007)認為互動協同不僅存在于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于人與社會、人與環境中。人通過不斷地適應外部環境,與外部環境達到協同的狀態,進而實現生存和發展。二語習得的過程也是如此,學生越是多參與語言互動活動,越有利于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掌握。
我國學者王初陽(2016)指出,“續”是在理解和產出之間存在的,不同形態的語言理解與產出技能進行結合,便會出現不同的“續的形式”,而“讀后續寫”則是在閱讀理解前文后,產出的“續的形式”。
二、互動協同效應下的讀后續寫教學
1.明確考查要求
讀后續寫題型考查兩方面的核心素養:(1)思維品質:想象力和創新力;(2)語言能力:閱讀和書面表達。
2.讀后續寫的閱讀教學
一個好的續寫離不開對前文的正確理解,所以在續寫前,應認真分析所給材料,理清故事的來龍去脈。我們可以從六要素、語篇結構、心理變化等方面入手,對所給材料進行解讀。
新高考山東卷的讀后續寫文本結構簡潔清晰、主題明確,是典型的記敘文,閱讀理解難度較低。
(1)閱讀六要素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經過及結局(how),在閱讀所給文本的時候,這六要素能幫助我們很快地獲取到主要內容。現對所給材料進行六要素分析:
(2)閱讀語篇結構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身的結構,這種結構體現了文章的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間的關系。因此,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文章的語篇結構將有助于加強學生與文章的互動協同,有助于續寫部分的產出。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分析可知,本文的語篇結構是總分的形式,具體分析內容如下表:
(3)閱讀心理變化
作者在文章里通過語言的形式表達心理變化,而心理的變化又能很好地推動故事的發展。本文的心理變化分析如下表:
3.讀后續寫的續寫教學
在構思續寫內容時,不僅要與前文互動協同,還要與所給段首句互動協同。
(1)以文章大意為基礎,展開續寫
通過對前文的閱讀分析可知,主要故事情節是John, Harry和Clara幫助Bernard一家,事情發生的大背景是經濟蕭條期,人們互相幫助。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起總括作用,“the economy was in decline”,說明了當時的大社會背景,“Many of their families were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則告訴我們當時有很多家庭都生活比較困難,“People were trying to help each other meet the challenges.” 奠定了全文的總基調是積極向上的,說明大家互幫互助渡過難關。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Mrs. Meredith向她的孩子們John, Harry和Clara介紹了Bernard及他的家庭所處的困境,激發孩子們去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智慧幫助他們。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孩子們經過思考后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制作爆米花,然后Bernard拿去銷售換錢。
所以續寫的第9段應該是孩子們為Bernard制作要銷售的爆米花,并對爆米花進行包裝。
續寫的第10段為結尾段,在主題上應與首段進行呼應,再次突出大家在困難時期的愛與善良。
(2)以關鍵信息為基礎,構思情節
續寫第1段的首句是“When Mrs. Meredith heard of Johns idea, she thought it was a good one, too.” 這句話引出了我們要寫的內容,需要我們認真分析,這句話的關鍵信息是“it was a good one”,說明Mrs. Meredith同意John的主意。第8段寫道“… we can make popcorn, and put it into paper bags,…”以及續寫第二段的首句是“With everything ready, Bernard started out on his new business.”根據這些關鍵信息,我們可以斷定本段應包含的信息是描寫Mrs. Meredith對孩子們的建議和鼓勵,以及孩子們具體是怎么做的,同時還應讓Bernard“登場”。
續寫第二段的首句是“With everything ready, Bernard started out on his new business.”這句話說明Meredith家人已經為Bernard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Bernard接下來就要展開他的“銷售活動”了,而根據續寫的寫作原則,這一自然段應描繪Bernard取得了成功,所有的爆米花都賣出去了,掙到了一些錢。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來推動情節的發展:
(3)以心理變化為基礎,烘托氣氛
在整個故事,孩子們的心理變化為thinking—pitiful—helpful—excited—happy/proud。在續寫的時候,可以利用這條心理線索來烘托氣氛,讓續寫更加充實。尤其是Bernard的心理變化,更能從側面反映出這3個孩子幫助他人的成果。表達心情愉快、感激的句子有:
(4)以語言特點為基礎,組詞造句
為了使續寫能與原文達到高度的一致和協同,需要對前文的句式結構、語法結構、詞匯選擇和總體印象進行分析。這樣有助于使續寫部分與前文在語言特點上達成協同效果,不至于前后脫節。對前文的語言特點分析如下:
續寫第1段中可以選用這些短語:praise John for his proposal, offer him some advice, pop the corn, buy the paper bags等。
在第2段中可以選用:earn so much money, so happy that…, the “little popcorn boy”, because of Johns bright idea等。
三、結語
讀后續寫題型的出現,有助于教師在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方面加大教學力度,而且這種新題型不僅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閱讀要求,也要求學生在閱讀后能夠產生有效的輸出。因此,教師在開展讀后續寫教學時,應培養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快速地從閱讀所給的原文入手,挖掘其中隱藏的信息,抓出記敘文的六要素、心理情感變化、語篇結構,在續寫時,與這幾部分關鍵信息進行良好的互動,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避免沒有任何限制的任意發揮,最終才能達成好的協同效果,也就是寫出與原文連貫性高、銜接性高的文章篇幅,表達一定的社會價值或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姜發兵.論讀后續寫題的協同及協同失誤[J].基礎外語教育,2020(5):83-89+110.
[2]譚曉慧.讀后續寫任務中合作對話對協同及寫作準確性的影響探究[D].大連海事大學,2020.
[3]王哲希.讀后續寫與讀后轉寫的協同效應[J].當代外語研究,2020(5):49-59.
[4]胥均.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探究[J].當代教研論壇,2019(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