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后的效果。方法:88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截取,以隨機形式分成常規和研究兩組,各44例,分析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隔時間、發作持續時間更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療效果
血脂代謝紊亂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很大的聯系,由于脂肪代謝紊亂,使血中的血小板在體內堆積,從而影響到血流,嚴重時會使血管徹底阻塞,引發心臟驟停或突發心臟病。冠心病常會有心絞痛,作為常見臨床癥狀,一旦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早期治療十分關鍵[1]。目前,阿司匹林作為一種常見治療藥物,療效良好,但在臨床上,由于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多數對其抗藥性低。而氯吡格雷對血小板的凝集也有抑制作用。基于此,本文旨在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后的效果展開調查,現有如下調查數據[2]。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報告選擇的88例入組對象均屬于冠心病心絞痛,以數字隨機方法分成常規組和研究組各44例。常規組中男20例,女24例;年齡45~70歲,平均(58.02±3.18)歲;病程區間在8個月~3年之間,平均(1.85±0.48)年。研究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46~72歲,平均(57.88±2.07)歲;病程區間在10個月~4年之間,平均(2.01±0.85)年。兩組資料經統計學計算后得出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
納入標準:(1)入組成員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協議;(2)入組成員均經過臨床心電圖與心臟彩超等相關檢查確診為冠心病;(3)試驗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4)入組對象均擁有完整病例資料。
排除標準:(1)排除組間對象存在嚴重精神障礙;(2)排除組間對象存在嚴重意識障礙;(3)排除組間對象存在活動性出血、動靜脈畸形患者;(4)排除組間對象對藥物過敏者[3]。
1.2 治療方法
常規組;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利尿、擴血管等治療,本組成員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阿司匹林(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13013,規格:100mg)治療,100mg/次,1次/d。研究組:本組成員在常規治療及上組治療基礎上,加入氯吡格雷【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6410,規格:75mg】治療,每次75mg,每天1次。兩組連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臨床療效,顯效:患者運動測驗結果轉變為陰性,心電圖結果為正常,胸部窒息感消失,并且心絞痛的分級降低2級。有效:患者心電圖顯示T波變為直立,導聯中倒置的T波明顯變淺,偶爾會發生胸口疼痛癥狀,并且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無效:患者的心絞痛癥狀沒有明顯改變,以平坦的T波變為倒置狀態[4~5]。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之和。
分析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隔時間、發作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文章中統計學分析的軟件為SPSS27.0版本,計量資料用()來表示,計數資料運用χ2來檢驗;如果P<0.05,則認為兩組間的結果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治療后顯效、有效、無效概率分別為38/44(86.36%)、5/44(11.36%)、1/44(2.27%),總計43/44(97.73%);常規組顯效、有效、無效概率分別為30/44(68.18%)、6/44(13.64%)、8/44(18.18%),總計36/44(81.82%);χ2=6.065,P= 0.014;研究組更高,P<0.05。
2.2 治療指標
治療前,研究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隔時間、發作持續時間分別為(5.15±1.68)次、(2.03±1.14)d、(10.25±1.34)min;常規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隔時間、發作持續時間分別為(5.18±1.34)次、(2.08±0.44)d、(10.28±1.62)min;t分別為0.098、0.271、0.095,P分別為0.926、0.787、0.925。治療后,研究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隔時間、發作持續時間分別為(2.05±1.08)次、(5.13±1.34)d、(5.25±2.13)min;常規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隔時間、發作持續時間分別為(3.22±1.24)次、(3.33±1.23)d、(7.85±2.77)min;t分別為4.316、6.564、4.936,P均小于0.001。經分析,研究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持續時間更短,但發作間隔時間更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幾年,我國經濟態勢發展較快,平均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升高,許多民眾在飲食及生活習慣上改變,加上近幾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始終存在,老年人口增多的條件下,我國冠心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我國醫療系統也面對了新挑戰,同時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該病因病程區間漫長,治療時間相對延長,臨床上藥物治療的方法始終是首選措施[6~7]。
阿司匹林作為冠心病常用的治療藥物,屬于抗血小板藥物之一,該藥可通過對環氧酶1的合成進行抑制來降低血栓素A2的合成和分泌,從而控制血小板聚集。此外,阿司匹林還能夠阻斷前列環素的釋放,導致前列環素I2的分泌出現異常,對腎臟處的血液流通情況造成影響,降低其血流量,同時會有引發水鈉潴留的風險,長時間使用還可提高心衰及心絞痛的風險。因此,阿司匹林在治療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還存在一定分歧。而氯吡格雷作為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之一,在藥物到達人體內后,能夠通過肝臟代謝的途徑生成藥理活性,從而抑制血小板P1 Y12與二磷酸腺苷之間相結合,以能夠充分阻止血小板凝集,此外,該藥不會影響到前列環素I2的合成,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物藥物相互作用,以達到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目的。氯吡格雷還具有一定安全性,起效時間較短,并且在用藥后2h便可達到其治療效果,在5h后能夠達到最高,但是單獨用藥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將以上兩種藥物聯合起來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效果顯著,兩種藥物相互作用,取長補短,將聯合用藥的可行性充分發揮出來。本次試驗數據顯示,研究組在治療有效率上明顯高于常規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持續時間更短,但發作間隔時間更長,P<0.05;由此可見,聯合用藥后對患者的益處更多,效果更加理想,緩解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曉玲.氫氯吡格雷治療心絞痛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22):121-123.
[2]姚遠.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1,38(3):312-313.
[3]李桂花.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21):150-152.
[4] Luo Weijun,Wu Xianjun, Li Fuyuan,et al.Clinical effect of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J].Modern Chinese doctors,2017,055(8):122-124,127.
[5] Choi C K, Kim N, Choi J W , et al. Effect of Low-dose, Enteric Coated Aspirin on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Gut amp; Liver,2008,2(2):99-104.
[6] Shi J,Li Y,Wu S.Enteric-coated aspirin and colonic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linical analysis of 31 cases[J].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13(4):244-245.
[7] Wang Y H,Cardiology D O.Factors associ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reated with aspirin[J].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2017,25(2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