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討論針對性護理在持續性血液凈化(CBP)患者感染預防中的實際效果。方法: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醫院治療的50例CBP患者當作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選用-般護理,實驗組選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前后血清學指標值轉變狀況、干預后兩組感染發病率及健康教育知識學習情況。結果:干預后,實驗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腫瘤壞死因子-ɑ(TNF-ɑ)均小于干預前,實驗組IL-6、IL-10和TNF-ɑ水平均小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感染發病率小于對照組,實驗組健康教育知識學習情況好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對連續性血液凈化患者的改善效果明顯,有效降低患者IL-6、IL-10和TNF-ɑ水平,提高健康教育知識。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持續性血液凈化;感染預防;健康教育知識
血液凈化是在血液透析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是機械設備與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產物,其實際效果遠高于傳統式的血液透析治療,在醫學上運用普遍[1]。為討論針對性護理在持續性血液凈化患者感染預防中的使用效果,現對醫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診的50例患者開展了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醫院接診的50例CBP患者,在得到全部患者的知情同意后,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實驗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實驗組里,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46.35±5.11)歲;均值體重(63.15±7.62)kg;病癥種類:急性胰腺炎10例,急性中毒10例,MODS 5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齡(46.32±5.01)歲;均值體重(63.25±7.52)kg;病癥種類:急性胰腺炎6例,急性中毒9例,MODS 10例。兩組的一般材料對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對比性。
列入規范:神志清楚,且無溝通阻礙患者;簽定告知書且能相互配合學者。清除規范:與此同時開展別的臨床醫學學者:以往有精神性病癥患者;隨著比較嚴重器質性病變者。本科學研究經醫院門診醫學倫理聯合會審查準許。
1.2 護理方法
全部患者均給予持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基本護理,主要包含:具體指導、心理護理、病況觀察、創口管理與康復指導等護理基礎。實驗組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主要內容為:(1)護理準備工作。患者住院后進行持續性血液凈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多方面掌握該治療的優點和缺點,派發血液透析專業知識指南,督促患者開展文章閱讀;了解我院醫務人員技藝高超性與責任感,使患者做好充分準備,調節其心理閾值;護理人員在治療前檢驗儀器設備狀況,并于治療前在醫生具體指導下評定患者狀況,做好記錄,避免醫療事故糾紛產生。(2)治療時護理。治療期內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值、心率等基本情況,如患者發生血壓驟降,應馬上終止超濾膜并取頭低位,同時補充電解質;如患者心率產生異常,應該馬上匯報醫師,于第一時間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干預,并控制超濾膜率;治療過程中的換置液應事前保暖加熱,避免患者體溫驟低的發生等。(3)治療后護理。無菌檢測標準下封閉軟管,并按需調節封閉液類型與使用量,事前給予抗菌素預防干預,防止循環中或中心靜脈置管所造成的感染。(4)環境衛生與安全管理。穿刺術位置與觸碰管路應在每日空隙期開展消毒殺菌與清理,保障患者病房或防護完好,限制病房人員流動,保持的溫度與濕度,并減少巡查周期,加強監控抗壓強度,如發現感染應馬上給予配合處理,預防感染加劇。
1.3 觀察標準及評價規范
對比兩組血清學指標值、感染發病率和健康教育知識把握情況。(1)血清學指標值[2]:各自于干預前和干預3個月后測量患者血清蛋白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腫瘤壞死因子-ɑ(TNF-ɑ)成分。(2)感染總發生率:記錄全部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統、腸胃和皮膚感染產生狀況。(3)健康教育知識學習情況:患者填寫健康教育知識問卷調查,總成績100分,優秀率76~100分成徹底把握,51~75分成基本把握,26~50分部分把握、≤25分成未把握。總掌握率=(徹底把握+基本把握+部分把握)樣本數/總例數x100%[3]。
1.4 統計學分析
選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定量分析材料以()表明,選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明,選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血清學指標值的對比
干預前,兩組IL-6、IL-10和TNF-ɑ水平對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IL-6、IL-10和TNF-ɑ均小于干預前,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IL-6、IL-10和TNF-小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感染總發病率的對比
實驗組感染總發病率小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健康教育知識點把握率的對比
實驗組健康教育知識總把握率高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持續性血液凈化可及時合理地消除急慢性腎衰、重癥胰腺炎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等病癥,針對患者身體內不必要炎癥因子、多余容量負荷,可第一時間改正水、低鈣血癥,保持身體內正常心電監護,是現階段醫學上更為合理的血液凈化方法[4]。
針對性護理是現階段醫學上運用比較普遍的護理方式之一,可對于某病或某病癥而制定計劃、進行護理活動與預防并發癥,及時處理患者副作用的產生,合理提高治療效率,特別是針對感染的預防效果更為顯著,合理輔助消除炎癥因子,加強健康教育知識講座,以及患者自身防范意識與專業水平,各方面提高病癥的修復效果,有利于病癥的修復,在醫學上受到高度重視,慢慢得到廣泛運用[5-6]。
為討論針對性護理在持續性血液凈化患者感染預防中的實際效果,大家對50例患者開展臨床醫學觀察,數據顯示,干預后,實驗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腫瘤壞死因子-ɑ(TNF-ɑ)均小于干預前,實驗組IL-6、IL-10和TNF-ɑ水平均小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感染發病率小于對照組,實驗組健康教育知識學習情況好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證明:針對性護理對連續性血液凈化患者的改善效果明顯,有效降低患者IL-6、IL-10和TNF-ɑ水平,提高健康教育知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亮,王婕,蘇慧梅.連續性血液凈化聯合血液灌流治療重癥膿毒血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7):1130-1132.
[2]黃艷萍.急性腎損傷患者實施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0):40,43.
[3]張瑩.針對性護理在降低老年患者 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生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教育,2019,(2):46-48.
[4]崔玉蓮.針對性護理在連續血液凈化患者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21):133,177.
[5]鄭衛華.針對性護理管理對嬰幼兒靜脈輸液安全隱患的管控作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7):1067-1068.
[6]陳玉潔.危重癥患者行連續性血液凈化的護理觀察[J].飲食保健,2017,4(19):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