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社區慢性病管理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對患者血壓以及知識掌握度的影響。方法:將我院3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管理模式,觀察組患者接受社區慢性病管理。結果: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低于常規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高于常規組,干預依從性與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高于常規組,生活質量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社區慢性病管理能夠有效調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效果顯著。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社區慢性病管理;血壓水平;知識掌握度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終身型疾病,對患者的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需長期控制血壓,對其飲食、服藥、運動習慣都有較大改變,老年患者難以堅持,易加重其身心負擔,導致自我管理水平下降,進一步加重病情,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1]。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老年高血壓患者,主要分析社區慢性病管理的作用與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接受治療的3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2018年10月~2021年4月期間收治,隨機將其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其中常規組患者165例,年齡為64~88歲,平均年齡(71.25±1.57)歲;觀察組患者165例,年齡為65~87歲,平均年齡(71.63±1.42)歲,組間數據比較,P>0.05。
1.2 實施方法
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管理模式,1次/2月對患者進行健康講座,并發放健康宣傳手冊,同時1次/月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等。觀察組患者接受社區慢性病管理,其方法如下:
(1)建立電子檔案。為患者建立電子檔案,將患者年齡、性別、體重、聯系方式、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資料進行收集,并對患者所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
(2)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在展開服務的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然后采取與之相應的護理措施。工作人員需要將慢性病的產生原因詳細向患者介紹,同時為患者講解高血壓疾病的臨床癥狀、治療方案、并發癥以及預后措施,使得患者能夠全面掌握疾病知識,并將心中疑惑消除,促使患者能夠重視自我管理。同時工作人員還需要為患者介紹健康飲食、規律生活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使得患者能夠將自我管理行為、知識掌握度以及依從性提升[2]。
(3)飲食指導。根據患者實際喜好來對飲食方案進行制定,多食用蔬菜、谷類食物,保證患者纖維與蛋白質的攝入,宣傳低鹽、低脂、低熱量飲食。同時告知患者定時定量的飲食,以此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4)用藥指導。社區派專人對患者進行隨訪,并全面掌握患者用藥情況,針對患者不合理的用藥行為,應當及時對其進行糾正,并督促患者將其改正。然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治療計劃[3]。
(5)心理干預。高血壓是慢性疾病的一種,屬于終身性疾病,有著較多的并發癥,且老年人有較多的基礎性疾病,所以會長期遭受疾病折磨。在這種情況下,多數老年高血壓患者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甚至有部分患者會產生自暴自棄情況,從而對藥物進行隨意增減,或者出現停藥現象,不利于控制病情[4]。根據患者心理特征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盡可能多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使得患者能夠充分認識到血壓控制的重要性[5]。
(6)定時隨訪。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及時掌握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叮囑患者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并及時糾正不良生活方式。
1.3 觀察指標
血壓水平:包括收縮壓與舒張壓。
自我管理行為:包括自我血壓監測、遵醫囑用藥、情緒管理、運動管理、飲食管理,滿分為10分,9~10分為優,6~8為良,6分以下為差。
干預依從性:根據Bittar標準[6]進行評估,主要內容包括是否有忘記服藥經歷、是否有不注意服藥、癥狀自覺改善時是否停止服藥、自覺服藥癥狀更糟時是否停止服藥,滿分為100分,90~100分為優,80~89為良,60~79為尚可,60分以下為差。
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知識掌握內容包括,發病危險因素、發病機制、癥狀表現發病后干預、并發癥。
生活質量評分:采取SF-36量表來進行評定,總分為100分,90~100分為優,80~89為良,60~79為尚可,60分以下為差。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χ2檢驗;計量采取(±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干預前無差異,P>0.05,干預后有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對比
干預前無差異,P>0.05,干預后有差異,P<0.05。見表2。
2.3 患者干預依從性以及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比較
兩兩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無差異,P>0.05,干預后有差異,P<0.05。見表4。
3討論
高血壓屬于常見的慢性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群體。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嚴重時會威脅到患者生命,對患者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管理。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自我管理行為、干預依從性、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P<0.05,該結果能夠充分說明社區慢性病管理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社區慢性病管理是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管理行為、依從性、知識掌握度,能夠對患者血壓水平進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其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將其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吳舒窈,何明,陳荔萍,等.上海市中心城區居民社區預約就診現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3):1650-1655.
[2]竇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社區健康教育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21,35(4):69-71.
[3]陳德劍,許加明,李旭,等.家庭醫生”1+1+1”組合簽約服務對社區老年居民高血壓管理效果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42(1):85-91.
[4]張琦,許志紅,張玲,等.基于區域醫療聯合體的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研究[J].健康管理,2019,114(18):50-53.
[5]唐源,黃茂,蔣碧霞,等.社區老年高血壓病人自我感受負擔與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老年醫學,2019,33(2):202-206.
[6]龔婧如,楊濤,陸惠平,等.區域中心醫院與社區醫院臨床藥師協同管理門診高血壓患者的效果研究[J].醫藥論壇雜志,2021,4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