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5G作為新基建之首,是新基建的前提和保障,最具全民普惠性和產業延展性。5G技術與通信技術的融合,不僅提高了生活品質與便利性,而且讓民眾的交流更加的順暢。5G通信技術優勢眾多,是現代化發展中的必然趨勢,為物聯網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動力,使更多產品與業務實現了智能化功能,在信息傳輸中的超強速率與穩定性,為未來的生活與工作創造了更多的進步空間。所以,在物聯網形勢下,需要對5G通信技術進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探究,擴大5G通信技術的應用范圍,保證物聯網與5G通信的有機結合,真正實現萬物互聯。基于此,本文圍繞著5G通信技術的內容、優勢,對5G通信技術在物聯網形勢下的應用方式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與剖析。
【關鍵詞】" " 物聯網形勢" " 5G通信技術" " 運用策略
引言:
5G通信技術一直以來都是研發的重點內容,通過新型科技、互聯網技術等,加強了5G通信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在4G通信技術的基礎之上實現了質的改變,是物理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核心內容,促進了物聯網的現代化建設,也是物聯網形勢下的核心路徑,加強了物與物之間的高效連接,人與物之間的高效通信。隨著社會對流量與通信要求的提升,加速了5G通信技術的進步,是對無線網絡的優化,最大化滿足通信上的需求。
一、5G通信技術的相關概述
1.1 5G通信技術內涵
在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通信是科技進步、生產生活、交流互通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形式,而為了能夠達到現代化通信要求,國內加大了對5G通信技術的開發力度,通過增強5G通信技術的功能、擴大覆蓋面,增強信號傳遞效率與穩定性,來保障社會的通信要求,而且在5G通信技術水平的帶動下,促進了物聯網技術的全面應用。5G通信技術形式眾多,主要表現為超高可靠與低時延通信、海量機器類通信、移動寬帶等技術模式。其一,移動寬帶。移動寬帶應用范圍最為廣泛與普遍,本質上是為了保證人們的正常交流與通信,便于滿足移動網絡的主體需求。其二,海量機器類通信技術。mMTC技術是5G典型應用場景之一,大規模物聯網形勢下,經常應用在迅猛發展的VR技術等。其三,超高可靠與低時延通信技術。這種技術形式最常見的是用在對通信要求較高、無延遲的工作當中,例如,當前最為流行的無人駕駛業務與工業領域當中的自動化設備運行等。5G通信技術與物聯網是相互促進的,同時也是相互協同的,物聯網的高質量發展拓展了5G通信技術的運用范圍,提供了明確的方向,而5G通信技術加速了物聯網的進步與研發進度。在物聯網當中,借助海量終端連接與時間上的毫秒把控,改變了4G通信技術的不足。所以,對于物聯網時代來說,5G通信技術是至關重要的。
1.2 5G通信技術優勢
1.2.1降低了時間延遲
5G通信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縮減時間延遲的時長,5G通信技術更加強調業務的線上辦理,改變了以往網絡業務辦理集中到線下的情況。這主要依靠了5G通信技術當中的多樣化信息體系以及超強的網絡效率,能夠進行在線的視頻業務辦理方式,給民眾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捷條件,而且很多的業務不受時間與位置的限制,更加的自由與靈活。與此同時,5G通信技術具有低延遲性,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50Okm/h以上的移動性。此外,5G為未來商業應用提供良好的端到端生態系統、且繼續強化運營商在身份認證、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網絡可靠性等方面的優勢,特別是用戶身份信息和相關鑒權數據要安全地存儲在運營商可管控的物理實體上。
1.2.2滿足網絡技術的應用要求
隨著移動設備功能的加強,數據流量需求量迅速增大,是民眾生活中離不開的信息源,也是生活品質提升的關鍵內容。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當中,由于4G通信技術經常發生網絡傳輸速率低、網絡癱瘓、網絡卡頓等問題,不僅給客戶帶來了困擾,而且也難以達到發展要求。5G通信技術的全面運用,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高強度優化,加強了通信傳送效率,保證了傳送品質,而且也增強了數據流量,在客戶集中使用的時間里也不會出現網絡問題,為客戶提供了優質的網絡感受,滿足了網絡技術的應用要求。
1.2.3提升了傳送速率
5G具備比4G更高的性能,支持0.1Gbit/s-1Gbit/s的用戶體驗速率,每平方千米100萬的連接數密度,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每平方千米數十Tbit/s的流量密度,每小時500km以上的移動性和數十Gbit/s的峰值速率。同時,5G還大幅提高網絡部署和運營的效率,相比4G,5G頻譜效率提升5倍-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1.2.4聯網設備數量的提高
聯網設備數量會直接影響互聯網信息的互通性,隨著設備的增加網絡面就會越廣,同時也增強了信息的傳輸速率與效果。在聯網設備的開發過程當中,5G通信技術的作用是極大的,借助5G通信技術特點,大大提升了聯網設備的數量,讓5G網絡覆蓋面積更大,增強信息交互能力。
二、物聯網內容的分析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互。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需要更高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的實現讓各類物質在網絡當中進行了有效的連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成熟,利用芯片可以讓產品實現智能化特征,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將產品與人進行了智能化溝通,提升了生活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生活品質,這也是未來所需要的智能化融合方式,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更加便利,推動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作為一種新型的形式,物聯網圍繞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體系,擴大了應用空間,憑借超強的適應能力,凸顯了自身的現實價值。而且利用傳感設備,加強了互聯網之間的互通性,打開了信息傳遞的阻礙,讓信息傳輸更加平穩可靠,保證了定位的準確性。物聯網形勢下的5G通信技術的應用,會讓物聯網體系更加完善,滿足智能化與現代化發展要求。
三、物聯網形勢下5G通信技術的應用方式
3.1設備間直接通信技術
通信作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已經成為信息傳遞、信息交流的核心媒介,而5G技術的運用讓通信技術更加成熟,更加符合現代化通信要求,改變了以往4G通信技術存在的漏洞,從整體的通信技術設計理念當中,需要圍繞著基站,優化了移動網絡難以達到客戶要求的現狀,抓住了5G通信技術運用要點,通過建立移動網絡接收裝置,弱化基站功能,在無基站的情況下也可實現網絡接收效果,并且是通信設備之間的直接通信,改變了以往的網絡互通模式與網絡接入模式,有助于增強網絡傳輸速率與穩定性。
3.2密集網絡技術
5G通信技術普及型越來越高,各方面的功能也更加強大,其中的智能化特點更加明顯,而這種優勢讓通信技術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在密集網絡技術的依托下,不僅能夠增強信號力度,而且還可以擴大網絡覆蓋面,如在建筑領域當中,可以通過增加網絡覆蓋面積來達到網絡密集性。一般情況下,會在建筑戶外搭建一定數量的基站來提升信號的傳播性與信號強度,讓網絡體系更加全面,保持一定的靈活性。除此以外,一些戶外網絡,網絡節點融合性較強,在使用密集網絡技術時,能夠增強其功能性,能夠完成網絡在各種節點之間的自動傳送與連接,進而增強節點之間的數據共享與互通,同時還具有較強的精準性與可靠性。在物聯網時代下,科技的進步讓密集網絡技術的運用空間不斷擴大,展現了時間的動態化變化,在增大網絡面的基礎上,避免了網絡延時狀況的發生,提高了網絡覆蓋范圍的精細化分割。
3.3 SDN/NFV技術
5G通信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都是以網絡為中心來進行科學拓展的,各個網絡都是5G通信技術的重要橋梁,而SDN/NFV技術,可以促進多個程序的自動化運行,在自動化功能更加強大時,能夠為企業縮減開發與運行成本,提高程序運行效力。SDN/NFV技術本質上是指虛擬狀態的網絡功能以及軟件所定義的網絡。5G技術在研發過程當中,云服務與三網的有機結合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對5G技術性能上的拓展有著積極的影響,讓5G研發方案更加精準與合理。與此同時,可以利用高度虛擬化與虛擬網絡的自動化結構,完成事物網絡下的各類要求。
3.4 無線傳輸技術
無線傳輸技術涵蓋了多種形式,在5G通信的運用當中,是通信領域推進過程的必然趨勢,也是基礎要求。通過大規模MIMO技術、濾波器組多載波技術等技術方式,推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技術人員會重點探究信號傳送與發射功率變化而產生的碼間串擾問題,降低對信號的阻礙,特別是模擬端與數字端的限制與干擾。
3.5 智能化技術
智能化技術是新時代下的核心技術,被運用在了各個領域當中。5G通信技術仍在不斷的開發進程當中,并且能夠推進各類服務,最為常見的就是要將大量的數據與信息傳送到中央系統網絡平臺當中。具體來看,5G通信技術當中的中心網絡可以看成是云計算系統,并且包含了各個功能型服務設備,提升了整體的計算性能。智能化技術不僅可以把交換機網絡與各類設施關聯到基站上,而且還能讓當中的所有數據保持良好的及時性傳送,通過云計算平臺進行網絡數據的高效處理與分析,不斷完善數據信息,而且還能夠智能化地對數據進行分類與整合,最終完成檔案匯總。除此之外,中央網絡還涵蓋了大量的基站與終端,但是從總體類型來看是不盡相同的,需要根據不同業務情況在網絡中心當中選用最適合的頻帶,能夠帶給客戶更多形式的網絡連接模式。為了更好地處理復雜的業務,必須要增強智能化水平,加強辨別、歸類與篩選功能。對于5G通信技術的運用來說智能化技術是最為關鍵的。
3.6 高頻段傳輸技術
從當前各個領域的現代化發展情況來看,為了達到發展目標,就需要在物聯網形勢下,保證網絡容量與傳送效率達到要求。現階段移動通信平臺當中的系統頻段基本能夠滿足客戶的正常需求,但是,如果在一些特殊工作下,在線任務的增加,會讓使用量迅速遞增,并且時間點較為集中,如果頻段通信功能較弱,就會出現網絡擁堵與卡頓,給客戶帶來困擾,嚴重影響正常使用。而寬帶屬于一種高頻率通信方式,能夠保證傳送動態頻率保持在285吉咖赫茲左右,超過了微波總帶寬的十二倍,相比于毫米波來說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只是使用的范圍有所差別。但是與納米波對比來說,體積較小,能夠完成小型化,能夠制造出消耗量較低,體積不大的設備,更好的保障了一些短距離下的通信速率與傳輸效果。
四、結束語
未來,5G將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態系統。5G將拉近萬物的距離,通過無縫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實現人與萬物的智能互聯。5G將為用戶提供光纖般的接入速率,“零”時延的使用體驗,千億設備的連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接數密度和超高移動性等多場景的一致服務,同時將為網絡帶來超百倍的能效提升和超百倍的成本降低,最終實現“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的總體愿景。
參考文獻:
[1]張龍. 探究物聯網形勢下5G通信技術應用[J]. 通訊世界, 2020, v.27;No.358(03):105-106.
[2]吳岳奇. 物聯網形勢下的5G通信技術運用探究[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 2020(06):60-60.
[3]蔣建武. 物聯網形勢下的5G通信技術應用探索[J]. 信息與電腦, 2020, 032(004):173-174,177.
[4]羅磊. 基于物聯網形勢下的5G通信技術應用探討[J]. 科學與信息化, 2020, 000(001):P.36-36.
[5]劉鶴群. 物聯網形勢下5G通信技術的應用[J]. 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 2020, No.423(09):165-166+171.
[6]黨麗莉. 物聯網形勢下的5G通信技術應用探討[J]. 電子制作, 2020, No.408(22):77-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