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互聯網+”時代發展過程中,線上教育是鑒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構成的一種教學模式。伴隨信息化持續發展,線上教育教學在藝術設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備受關注。據此,本文先從有關概念出發,對互聯網的涌現進行了簡單闡述,然后提出了互聯網+時代下藝術設計課程線上教育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 “互聯網+”時代" " 藝術設計課程" " 實施" " 線上教育" " 對策
引言:
在“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需要充分順應新的時代環境,積極引進線上教育教學模式,這已經發展成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性選擇。線上教育是以互聯網技術背景和多種學習平臺作為技術支撐,在教師與學生間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
在藝術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線上教育,可以有效增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間的交流,進行實時反饋,并且給學生藝術學系和自主設計提供條件。據此,教育工作人員需要充分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對線上教育展開全面研究與分析。
一、相關概念概述
1.1藝術設計課程
藝術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藝術設計學教學與研究等知識與能力,以及可以在藝術設計教育和設計等單位從事有關藝術設計學研究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藝術設計課程培養德育、美育、體育以及智育全面發展,同時擁有一定人文藝術修養與職業道德,了解藝術設計理論方面的知識,擁有很強的藝術設計能力,從事藝術設計與工藝美術等綜合素質高的技能型人才。
藝術設計課程主要課程就是藝術設計概論與設計市場調查、設計基礎與三維制作軟件等。藝術設計課程時一門綜合性學科,其是集藝術、技術與科學于一體的,通過工程技術與計算機素質訓練等相融的培養方式。藝術設計課程人才培養要求,即培養具備從事藝術設計工作的職業道德修養,熟悉藝術設計理論基礎與技能;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操作能力的人才。
1.2線上教育
線上教育也被叫做網絡教育,很多是通過直播與錄播的形式,將班級作為單位展開彼此互動的講授模式。其并非是新鮮的詞匯,在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中就有明確提到有關推動優質教育資源普及,促進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進一步融合,達到教育思想與方式等全面創新。
線上教育伴隨社會持續發展與教育政策不斷推進,網絡上出吸納了很多線上共享資源的平臺,比方說,學堂在線等,僅需要通過注冊,就能夠經過平臺免費獲得各個學校直播與錄播的課程。
二、互聯網的涌現
社會伴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持續迎來了互聯網思維以及數字化造成的轉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將“互聯網+”的概念提了出來,促進了“互聯網+”逐漸發展成新的經濟社會形態。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些生于90后的人從小就生活在數字設備與互聯網環境中,互聯網普及與具備個性化的互聯網思維始終伴隨其成長。這部分成長在數字化時代的人就是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培養的主要對象,藝術設計目標是經過培養新時代設計人才具備新時代審美,可以充分挖掘出新時代用戶需求,同時可以給新時代帶來優秀的設計的學生,從而適應新時達發展所需。
教育為人才培養的活動,其實質在于推動人更好更快的發展,以教育工作者、接受教育的人、教育影響幾個要素組成。互聯網是教育過程中采集信息的核心方法與手段,是教育過程中不能夠缺少的一部分。通過仔細瀏覽教育史,可以發現在私學推廣與公平教育權利提出時,只有一小部分精英具備教育的權利。普惠教育實現得益于流水線教育方式,不過這種教育方式也有著一些缺陷和不足之處。而在“互聯網+”時代發展下的教育必然會持續發生改變,這就表示“互聯網+”時代給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同時也提出嚴格的要求以及挑戰。
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課程線上教育的對策
此次根據對藝術設計課程線上教學模式的運用分析,依托“互聯網+”教學平臺,借助移動智能化設備,對錄播、直播相融的線上教育展開了分析與論述。
詳細情況見下所述:
3.1借助多媒體課程資源,給預習提供支持
在“互聯網+”時代下,多媒體課程資源有效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可以使學生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展開學習,并且通過各種各樣的內容和形式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師課前預習指導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提前制作多媒體課程資源,傳輸到“互聯網+”平臺,給學生進行適當的課程安排。
比方說,在開展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需要于上課以前借助語音加上文字加上圖片文字和板書錄制微課,并且插進音視頻于動態PPT,使錄播的內容更為形象生動;在課程進行前一星期,需要采取App將微課傳遞給學生,規定學生自行組織時間進行預習。
微課內容涵蓋了學習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保證學生可以清楚微課的主題,同時有序開展學習;涵蓋現代平面廣告功能/特點和設計要求,同時經過知識點提示,規定學生精準掌握重要信息,對課程內容心中有數。另外,需要關注到學生藝術素養的差異性、接受能力的不同等,給學生擬定不同的學習要求,規定學生可以嚴格按照自身發展需要選擇性觀看相關知識內容。
與此同時,教師需要規定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問題仔細標記號,同時經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提問。教師在后臺第一時間接收學生預習反饋信息,從而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同時將此當作直播過程中的核心內容。
3.2通過直播平臺和課程視頻,展開教學指導工作
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線上教育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同處在虛擬的課堂環境中,在該環境學生所受到的約束性并不多,故而教師需要科學設計教育教學過程,合理優化講授過程,構建討論群,推動學生與學生間、教師與學生間彼此交流互動,如此方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線上教育效果。按照該思路,需要從如下角度建立線上教育教學模式:
1.開展直播教學的時候,需要開放討論群,使講授、聽課以及提問等一并展開。比方說,色彩構成知識講授中,開啟了直播,同時圍繞各種顏色搭配表現得差異化效果加以講授,使學生可以對顏色得明暗度等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直播過程中,需要激勵學生在探討區域及時反饋問題,教師需要按照講授得進度進入探討區域解答疑惑。如此的線上教育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學生還能得到很好的情感體驗,所以,與簡單的錄播相比較,其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不過該種教育教學方法也有著缺陷指出,即教師講課過程中需要兼顧探討區域中的問題,如此無法集中教師精力,對主要知識的講授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學習能力有差異,提的問題也各不相同,教師在解答疑惑的時候不能夠兼顧到所有學生,會造成一部分問題被忽略,從而對學生后期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2.借助課程視頻進行藝術設計課程講授,教師于探討群里面直播解答學生的困惑,和學生及時互動。在課堂上,教師經過播放錄播的視頻、慕課視頻或原本具備的講課視頻剪輯處理以后的回放,學生綜合上課以前的學習進度合理安排聽課的時間,對自學過程中的問題,在直播中進行再一次理解,對時間不足的學生,需要根據正常上課模式聽課。不管是何種情況,學生均能夠把問題充分反饋至探討群。教師需要借此機會在群里面對于課程內容加以討論和解答疑惑。在如此的教學模式中,聽課和解答疑惑一并展開,教師從教學講授中釋放出來,可以有效融入到學生討論中,同時能夠按照學生聽課情況及時調節進度,經過文字或語言對知識展開詳細講授,以此達到精準教學的目的。
3.3以在線解答疑惑,促使學生復習
當學生做好課程學習以后,需要采取各種渠道提問,或按照教師要求把藝術設計作品傳輸到“互聯網+”教學平臺,教師線上批改,同時綜合課程需要分享在網絡平臺中。在課后在線解答疑惑的渠道較多,比方說,專門的在線教學軟件之中,具備在線解答疑惑的功能,學生通過登錄相關軟件,就能夠經過拍照和語音的模式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借助電子板書于語音形式展開線上解答疑惑輔導學生學習。該種問答過程非常高校且方便,可以合理管控,而且解答疑惑的內容會儲存于云端中,利于學生重復觀看。
部分軟件具備在線作業批改功能,學生能夠把作品傳遞至平臺上,教師針對學生藝術作品展開評價且歸檔,保證教師與學生可以對設計作品在第一時間進行溝通,培養高校學生藝術設計方面的能力。
除此以外,教師能夠錄制答疑微課,比方說,學生學習平面廣告設計的過程中,對設計元素的運用理解不足,同時在下課以后互動交流過程中集中提問,教師對這部分共性問題,需要通過簡短的視頻加以講授,以此補充藝術設計課程課堂教學講授內容,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點部分。當然,在“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下,給學生課下溝通和互動提供了相當多的機會,因此教師能夠合理運用各種工具,比如微信和QQ等,給學生解答疑惑,從而有效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線上教育已經發展成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思路。教育工作人員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強研究和實踐,依托互聯網技術優勢,積極探究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對策,給線上教育持續更新與完善付出不懈的努力。
參" 考" 文" 獻
[1]任士革.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線上教學改革探索[J].大觀, 2021(07):124-125.
[2]李廣松,李平平.基于線上教學的高校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優化研究[J].教師,2021(15):106-107.
[3]李昀蕓,周正.“融媒體、智平臺”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線上教學模式創新探索[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20,20(12):30-35.
[4]肖柳慶,朱巖.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線上教學探索與實踐[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5):80-82.
[5]付珊,劉子豪.基于線上教學的高校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優化[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0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