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年來,我國先后提出了“一帶一路”和“互聯網+”戰略,為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新的方向?;ヂ摼W技術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應用型本科投資學課程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高?!锻顿Y學》教學開展了探索,從課程的體系、知識固化這三個方面對《投資學》課程進行剖析解讀。
【關鍵詞】" " “互聯網+”" " 投資學" " 教學改革
引言: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領域和金融領域兩個領域結合的一個產物。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發揮出互聯網的大數據和快速傳播的優勢,對金融領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如今“互聯網+”與金融業、工商企業的集合,融合升級最為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移動化和大數據化的特點。據麥肯錫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領先的銀行已經將稅前利潤的17%-20%用作研發經費布局新技術,加速數字化轉型。經過多年的創新開拓,2021年“互聯網+”金融數字化更進一步發展。金融科技行業將在國家審慎監管、鼓勵創新行業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逐步構建兼具開放性、場景化和可持續性的發展新生態。隨著“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發展,就使得教學方式和互聯網IT等技術融入在線教育、慕課建設等形式,逐漸成為高校教學常態化改革手段。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培養人才既懂互聯網應用,又懂金融投資知識,有效的把“產與教”、創新能力、科研實際有機的結合。
本文采取文獻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闡述國內高等院校金融學、投資學專業發展的概括,并對國內高校金融學、投資學、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不足的基礎上,對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金融學、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教學探索,強化“課程思政”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支撐,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強化產學研協作體系等改革與實踐,為我國新形態下金融行業輸送質量過硬的應用型人才。
一、《投資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世界格局的變化及經濟體系的轉型,“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教與學的新變革,促使教學理念從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為中心。目前企業投融資,不僅根據財務相關知識,還需要量化投資,計量金融等相關知識,應用型本科人 才的需求技能變化使得大學課堂面臨挑戰,優化課程設計,正確引導學生梳理正確的投資觀、理財觀,更好的培育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課程思政融入到專業課程不只是簡單的思政隨意閑談,而是二者有機的結合、相輔相成?!锻顿Y學》作為金融學、財務管理學、投資學專業課程,目前普遍存在投資學知識相對固化、實踐教學設置欠缺、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足、教師實務技能不足,師資隊伍整體水平需要提升等問題??偠灾?,對于應用型本科搭建良好投資學知識體系,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培育與社會需求契合度高的人才為中心。
二、“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投資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課程結合實際不足
現如今金融創新加快,國內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投資學教學內容以金額產品定價、投資組合、投資策略和投資業績評價等內容為主體,理論和檢驗偏向于歐美發達資本市場的投資實踐。近些年金融體制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明顯滯后于投資實踐的發展。從2014年-2021年來看,從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數字貨幣的興起,到滬港通、深港通、股權眾籌、科創板的成立,注冊制逐漸推廣等等創新投資方式影響,而國內高校的《投資學》課程教學內容對金融型產品(期權、期貨、互換等)和金融政策(證券法建設等)涉及較少,案例陳舊。對培養應用型人才而言,更應該側重實踐應用環節,將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把組織機構創新、資本市場的運行機制創新和金融產品創新等內容融入到《投資學》課程的教學中。如2020年是指數基金規模的爆發之年,全年指數基金規模增長近40%,從中分析原因及是如何演變等。所以互聯網時代下,金融投資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可充分認識到市場有效理論與分散投資原則等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將知識和實際結合,是課程教學及建設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2.2教學內容有重復內容
應用型本科課程設計中,內容有重復。在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包含了金融學、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投資學、財務會計、企業內部控制等課程。這些課程在人才培養設計中由于課程重、難點和教學大綱制定上出現重復情況,同時一部分內容也出現遺漏,使得投資學體系的整體性缺失。同時教學單位及任課老師應認真思考如何明確不同課程的先后修后續的邏輯順序,如何處理好課程體系整體設計和具體內容的銜接問題,及如何處理好不同課程的前后銜接與單一課程內容詳略搭配等細節問題等。
2.3實踐教學環節不足
實踐教學是將理論知識和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結合,也是培養具有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锻顿Y學》課程教學都沒有專門的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在了解復雜交易方式和交易策略的教學時間明顯不足,這使得學生很難將理論和實際結合。同時實踐教學形式相對單一,主要以模擬炒股為主,每年的投資模擬大賽集中在春季學期,學生大多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缺乏系統的投資實習等方式,因此,學生在實訓課程中操作能力較差,很難將理論知識和未來的對應的工作崗位應用到一起,導致工作難以勝任,甚至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2.4教師實務技能不足,師資隊伍整體水平需要提升
《投資學》本身是一門實務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教師對經濟政策信息有一定敏銳性,將政策和投資理財經驗結合進行案例教學,會更具有真實性和說服性。高校教師不應該僅依賴個人投資理財經驗,只結合案例開展教學,很難把握現如今世界格局下經濟體系的投資信息,不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而且會減少對教師的信任,影響到教學效果。
三、“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投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3.1強化“課程思政”理念,優化“互聯網+”與投資學教學內容的結合
經過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投資學》課程結合經濟金融的發展態勢,立足于地方應用型本科教學人才培養定位和教學目標,通過運用智慧課堂、智慧教室的模式,加強學生對經濟政策分析的能力,使得學生從時代信息變換中,發現信息、把握信息發現投資的視角,體現“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投資學》課程通過思政方式教學,可將政策和時事政治和專業內容良好的銜接,比單純的講理論概念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通過時事政治和理論課程的銜接,良好的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財觀提升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3.2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支撐
第一, 合理規劃《投資學》實踐課程的學時,適度增加課程實驗。通過“實訓項目”和“拓展閱讀”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開設投資模擬大賽實驗室,增加學生對相關應用軟件及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的了解,注重培養學生對基本面及技術信息分析實際運用。第二,學校應該建立校企合作。教師與企業建立合作,實時共享最新的理念與技術,開設教師教育專題培訓,使得高校老師及時掌握企業最前沿的專業技術,更高效的將前沿技術傳授給學生。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人民銀行、銀監局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如上街宣傳《如何防范金融詐騙》《反洗錢》《反假幣》《如何防范校園貸》等相關知識,使得業務培訓和業務案例結合,實現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第三,開設校外實訓基地,增加專家講座、專家進課堂等活動。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增加專家講座,高校老師教授的以理論為主,而且企業專家則更好的將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可使得學生更直觀的了解企業的運營、管理。同時定期組織學生到證券公司、商業銀行、財務公司等機構進行參觀,加強校企合作,后續更有效的為企業輸送人才。
3.3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中
首先,以世界歷史大事件作為融入點,培養家國情懷。比如2018年,由美國單方面挑起的中美貿易戰爆發,2020年英聯邦國家制約我國貿易及干預我國內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非法拘押等事件,更加說明強大的祖國是人民的堅強靠山。同時在疫情反撲、外國勢力的加壓下,我國經濟依舊能有條不紊前行。所以,關注國家戰略需要是投資人的一項重要關注點。
其次,以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企業宏觀、中觀、微觀信息)分析為融入點,培養學生對社會責任感及家國情懷。結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企業宏觀、中觀、微觀信息),今后無論是自主創業還是作為投資人,要有一定社會責任擔當,杜絕一切違法事情的發生,使得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度鹦铱Х蓉攧諗祿旒偈录贰掇眿I直播偷稅漏稅事件》通過案例告誡學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嚴重影響了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堅決杜絕任何違規不合法行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傊挥袠淞⒘己玫膬r值觀、人生觀、理財觀,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道德修養和工作責任心,才能通過良好專業知識技能及工作經驗,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與發展,使得充分認識到市場有效理論與分散投資原則等的重要性,教學環節改革的與課程思政結合到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優化“互聯網+”與《投資學》教學內容的結合,強化“課程思政”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支撐,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強化產學研協作體系等改革與實踐,為我國新形態下金融行業輸送質量過硬的應用型人才。
參" 考" 文" 獻
[1] 陳西,“互聯網+ ” 背景下高?!锻顿Y學》 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F代商貿工業,2021,09:082.
[2] 朱靖,“互聯網+”戰略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獨立學院投資學專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7,23,036 .
[3] 陳尊厚,胡繼成,基于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投資學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5,9.
[4] 宋曉薇,“互聯網+雙創”背景下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研究[J],時代經貿,2018,(27):028.
[5] 劉旸,邢戩,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投資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4.
[6] 鄭樹嫻,黃可權,基于新文科理念的新投資學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12(a)-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