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互聯(lián)網時代深刻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推廣和使用日益廣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教育部門也開始認識到信息改革的必要性,并積極引進基于信息和相關技術的教學資源。地理是一門與高中生人文素質建設密切相關的學科,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應建立一個完善的課程體系,確保所有教學方法都能在新的環(huán)境中得到實施,本文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號召下,將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結合,根據真實的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高質量的地理課程。
【關鍵詞】" " “一帶一路”" " 信息化建設" " 高中地理教學" " 結合
引言:
隨著高中領域教育改革的逐步實施,地理教學也面臨著新的發(fā)展機遇,尤其是其環(huán)境已經呈現出新的形式,在此期間,教師教學期間也會存在一定的機遇以及挑戰(zhàn),因此,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轉變現有教學模式,利用信息化建設的手段,讓學生在學習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定的興趣感,充分提高學習能力[1]。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為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促進信息和教育技術的深度融合,高中地理教師應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靈活應用,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一、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結合的意義
信息化建設是現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一種全新體現,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信息化建設,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改善,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地理教育的內容,并將傳統(tǒng)教學形式有效轉變,這樣既能夠填補傳統(tǒng)教育的空白,又可以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F如今,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在教學期間應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利用手機等網絡學習平臺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轉變,教師還可以在平臺上分配任務,且信息技術通過對圖像、音像、動畫等地理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使枯燥空洞的理論知識得到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結合的重要性
“一帶一路”背景下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的結合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轉變現有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的氛圍,在實際教學期間,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探索知識,在此期間,也可以開發(fā)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滿足信息交流的豐富形式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的歷史進程,“一帶一路”倡議的內容是將中國建設成為信息社會的強國,所謂信息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包容發(fā)展的社會,在社會不斷進步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個人主觀意識以及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在地理學習中激發(fā)潛力,促進地理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與教師的生活質量。
隨著信息在當今社會的廣泛覆蓋和深刻影響,加快建設信息社會是當今社會和未來社會的重要課題,高中地理課程要求我們培養(yǎng)現代公民必要的地理素養(yǎng),關注國內外熱點話題,了解世界最新趨勢,高中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應樹立全球視野,教育與國家和世界接軌,按照高考框架的要求,結合考試范圍和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tǒng)一框架的要求設計教學內容[3]。
三、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結合中存在的問題
3.1“一帶一路”信息化建設的廣泛性與學生知識面狹隘并存
“一帶一路”信息化建設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日常電子通信技術、通信服務和通信設備設,雖然家庭辦公網絡和中國的移動通信水平在大城市和發(fā)達地區(qū)非常普及,但在高中物理教學期間,學生接觸到的東西非常膚淺,覆蓋范圍不完整,就地理而言,它本身是一門邊緣學科,與許多學科相比,有著相當高的要求。
3.2高中地理教學中信息化教育不均衡
人民教育版、中國圖形版是中國使用最廣泛的地理教學內容,在信息化建設內容上,現行高中地理教材使用了一定的空間將國際互聯(lián)網引入區(qū)域鏈接。但是現有高中物理教材在實際使用期間,存在教材與信息化技術融合不佳的問題,從而致使高中地理教學中信息化教育呈現不均衡的情況。
3.3輔助地理課堂教學的信息化手段停滯不前
利用信息技術幫助課堂教學是非常普遍的,主要有多媒體教育,還有視頻和音頻教學等,顯然,上述設備對于地理學來說是非常遙遠的,雖然有很多基礎的GIS平臺軟件,但這些軟件一般都是面向專業(yè)用戶的大型商業(yè)軟件,對GIS輔助地理教育系統(tǒng)存在不足,不能視為真正的GIS輔助教學,無法起到真正的推廣作用[4]。
四、“一帶一路”背景下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結合的策略
4.1關注時事培養(yǎng)地理信息素養(yǎng)
“一帶一路”背景下加強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的結合就需要關注學生時事的培養(yǎng),不斷提升學生的地理信息素養(yǎng),一般來說,高中學生通常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對社會了解甚少,在進行地理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關注新聞雜志,多看新聞,還可以在課堂上滲透和討論當前的商業(yè)熱點,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近日,不少高中積極關注《新聞周刊》,關注“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lián)網信息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選擇有用的地理信息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應在深入探究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審視課程目標,并在網絡支持下收集與課程相關的資源系統(tǒng)。
為了保證地理知識儲備更加豐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引導學生學會反思,一般來說,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經了解相關知識內容,而在課后反思中則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能力。
例如,在解釋“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建設的手段,收集關于不同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讓學生在接受課程新知識之前形成良好的理論基礎,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建直觀的地理位置。
同時,教師還可與多媒體課程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將地理知識展示在情境中,然后進行深入分析。例如,在圍繞“山地訓練”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山地訓練的具體地理特征,然后以紙板技術為支撐,深入分析山脈形成的具體原因,從而促進學生通過形象感知加深對山地訓練的地理知識,學生通過視頻直觀觀察后,分組互動交流主觀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準確的地理概念,加深對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理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5]。
4.2加強校園計算機化建設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中國教育信息化正在整合初步應用,在我國應試教育領域,對信息技術教育重視不夠,由于各種原因,學校資源錯位、資源不可用或使用率低,針對這些現象,教育部門和學校應予以重視,雖然多數教師都能靈活使用電腦和辦公軟件,然而,如何有效整合信息以支持課堂教學仍處于討論階段,這需要各部門和學校提供有效的培訓和指導。在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地理結合期間,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引導者,應充分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與應用策略,在實際教學期間以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關鍵性載體,構建出符合地理教學的智能平臺。
首先,地理教師必須依靠信息技術構建在線教育系統(tǒng),系統(tǒng)整合課程資源,教師還可以在線完成任務的分配和數據的分發(fā);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網絡平臺手段,將有關于地理的知識進行收集,這樣可以豐富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最后,地理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評價與互動體系,能夠合理創(chuàng)建一個互動系統(tǒng),滿足教師與學生實時交流的需求。
同時,教師也可借助公共賬戶或其他網絡平臺建立互動系統(tǒng),在與學生交流期間,定期在網絡上發(fā)布相關的地理主題,這樣可以不斷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知識后,能夠將自己的觀點準確表達出來。且在教育現代化和地理創(chuàng)新領域,教師應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創(chuàng)新課程實踐體系為載體,不斷借助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地理思維的行程[6]。
此外,由于地理知識涉及的相關內容較多,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可以不斷引導學生獨立使用計算機,并將計算機作為矢量繪制相關地理元素。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計算機的幫助下練習和探索特定地理問題,并通過數據收集和圖形處理進行完整的分析,為教師通過記錄學生的微課堂視頻進行教學評價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為了解決學生問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分析,教師可以統(tǒng)一區(qū)分不同時期學生的地理成績,在信息技術手段下能夠建立學生的檔案信息。為了確保信息的準確性,教師應定期使用計算機對學生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根據學生檔案分析結果,評估學生在地理課程領域的學習和成長,并使教育體系適應具體的學習成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地理教學在高中教學地位的逐漸提升,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的方式,不斷推動地理學科深化質量改革,地理教師也需要高度重視信息化改革,在高中地理教學期間,充分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合理開發(fā)和建設多媒體、微課等智能化平臺,在該平臺的建設下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需求,以及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雖然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的融合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媒體豐富地理內容,旨在提高學生的地理基礎素養(yǎng),使信息化教學真正與高中地理教學相結合。
參" 考" 文" 獻
[1]寧寧,郭錦輝.“一帶一路”背景下如何把“立德樹人”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策略[J].國際公關,2019,92(08):111-115.
[2]江靜波,毛學剛.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式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以“一帶一路”背景下南亞的農業(yè)規(guī)劃為主題[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12(10):11-16.
[3]曲廣淼,蔡源,石榮榮,等.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化工單元操作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9,45(008):58-60.
[4]楊潔潔,徐麗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一帶一路”與地理教學[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462(06):23-25.
[5]鄧楚云.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設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結合[J].師道:教研,2020,63(3):129-130.
[6]施淵吉,吳元徽.“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高職《機電專業(yè)一體化》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674(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