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磊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欠發達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任務更為艱巨。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地進一步合力推進對口支援工作,支持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將得到巨大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遠景目標即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民族鞏固少數民族群眾脫貧攻堅成果,推動民族地區振興發展,是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增進民族團結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確保少數民族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民族地區發展得怎么樣,少數民族貧困群眾過得如何,始終是總書記的牽掛。他曾語重心長地說:“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也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在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各行業在民族地區都有大發展,但化妝品行業在民族地區的發展相對薄弱,也正因為如此,縱觀國內外化妝品發展現狀,在民族地區發展化妝品產業,將是民族地區實現“遠景目標”的新動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的新動能。
01 民族化妝品發展前景巨大
全球化妝品市場前景廣闊,我國化妝品市場方興未艾,化妝品產業有巨大發展前景,尤其在我國民族地區。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城鎮化率的提升、化妝品消費觀念的轉變,化妝品日益成為廣大消費者的剛性需求。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披露,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911萬家化妝品相關企業,2020年新注冊企業277萬家,同比增長12%。國內化妝品行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自2013年以來位居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我國化妝品零售總額從2015年的2049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3400億元,增長了66%。在我國各省份中,廣東、山東、福建、浙江、陜西等省的化妝品企業較多,排在全國前五名;而民族地區新疆、廣西、內蒙古、寧夏、西藏則較少,基本上是全國倒數。具體見化妝品相關企業地域分布情況圖。
從化妝品相關企業地域分布情況圖可見,我國東部省份在民族地區發展化妝品產業前景廣闊。
02 民族化妝品具天然優勢
少數民族使用化妝品的歷史悠久,具有天然優勢,是未被挖掘的瑰寶,化妝品成為民族地區實現“遠景目標”新動能具備堅實的基礎。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眾多,形成了中華民族燦爛多姿的局面,充滿異域風情外形和清新氣質的少數民族女子,更是具有獨特風格魅力。史上傳說香妃“玉容未近,芳香襲人,,是因為她喜歡搽抹具有特殊香氣的高級脂粉,浴后、搽后,身體自然會散發出引入注意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此外,還有西雙版納河邊美麗傣家女搖曳的長發;麗江小巷空氣中彌漫的一抹芳香,讓納西女的美麗都變得無比溫柔;還有達坂城里維家姑娘忽閃忽閃的長睫毛;白族女子勝雪的肌膚……美麗的畫面總是讓人心動,而她們的美麗也有其民族千百年來天然化妝品的一份功勞。少數民族千古流傳的化妝品秘方都能成為當地化妝品企業開發產品的源泉。
傣族純天然香木面膜
傣家女孩很早就開始用“面膜”了,它是用香木(檀香或沉香)研磨出來的一種黃色漿汁,薄涂在臉上。檀香有著保濕滋潤和軟化肌膚的能力,讓傣家姑娘皮膚保持滑嫩。
納西族得香熏美容
納西人從香料植物中萃取出精油,用它們來治病療傷,美容養顏。
維吾爾族睫毛膏
維吾爾族女子的濃眉和長睫毛令人艷羨。她們把“烏斯瑪”草葉揉搓出黛綠色汁液,涂在眉上,等稍干后,洗去浮汁,就會留下一層青黛。她們還會用濃縮的烏斯瑪塊刷在睫毛上,刷前沾一滴水,就像使用普通的睫毛膏一樣。
瑤族的泡浴
瑤族女孩的肌膚,柔嫩而富有彈性,還會時不時散發出神秘香味,這是因為瑤族家家戶戶都喜歡采“百草”泡浴,那些植物的藥用價值不一,且充滿奇香。香草浴是極致的享受,并有助于美白肌膚,使肌膚更加嬌嫩。
白族的花茶
白族花茶包括除皺養顏的玫瑰花茶、滋潤的紫羅蘭茶,有能美白緊致的薰衣草茶,還有祛除斑點的康乃馨茶。
我國55個少數民族美容、化妝品秘方不一而足,它們經過整理、研發,都是少數民族化妝品企業開發產品的無盡資源。
03 實現“遠景目標”的新動能
近年通過脫貧攻堅、發展旅游業等,帶動了民族地區農特產品發展,但民族地區化妝品寥若晨星。少數民族化妝品是我國化妝品的組成部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通過深入開發民族特色化妝品來推動民族地區發展,是實現“遠景目標”的新動能。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化妝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有待提升,導致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化妝品開發深度不足、產品不豐富、品牌特色不凸顯,進而影響了產品營銷效果。化妝品生產者應當深入探析消費者切實需求,再充分找準適合當地化妝品的營銷策略,才能成功拉動當地社會與經濟發展,成為實現“遠景目標”的新動能。
打造民族化妝品品牌
中國化妝品消費金額已突破萬億,但是品牌占有仍以外資企業為主。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品牌大多受當地文化影響,少數民族姑娘天生麗質、美麗動人的形象,加上少數民族用天然的化妝品深入人心,民族文化、歷史傳說為少數民族化妝品打上了純天然的烙印,加以提煉、宣傳容易形成品牌特色。在品牌建設中融入民族風土人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少數民族化妝品品牌通常僅在區域內生產和銷售,可以通過電商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展示少數民族化妝品標準化的制作流程、質檢平臺和無菌倉庫等質量監管體系,同時延伸產品背后的文化底蘊,以此迅速吸引全國各地的潛在顧客,建立直接的信用關系,達到擴散產品知名度、打造少數民族化妝品品牌的目的,使品牌能夠為大眾所熟知。
打造“互聯網+”營銷渠道運營新模式
運用新媒體整合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營銷渠道資源。隨著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人們在網上購物已成為一種時尚,這就為網絡營銷的出現創造了條件。網絡營銷具有成本低、見效快的特征,因此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應重視網絡營銷,積極拓展營銷渠道建設技術手段,開發微博、直銷、直播等互聯網平臺來著力打造“互聯網+”營銷渠道運營新模式。應當在洞悉消費者消費需求熱點的基礎上制定微博、微信、直播平臺的信息推介內容,并借此在消費者心中樹立可信賴的良好形象。著力打造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產業鏈條,構筑少數民族化妝品和顧客間的長期穩定銷售關系。同時,還要根據產品特點、顧客人群的需求特征等,建立適合企業的包括體驗式營銷、一對一營銷、全球地方化營銷、關系營銷和連鎖營銷在內的多種模式,提高整體銷售水平,最終提升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企業產業化水平。
運用政策措施為新動能保駕護航
推動運用政策措施,加強少數民族化妝品企業自身建設,為少數民族化妝品成為民族地區實現“遠景目標”新動能保駕護航。加快民族地區化妝品企業的發展有利于振興少數民族地方經濟、維護民族地區社會穩定、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對實現“遠景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民族地區化妝品企業加快發展需要很多方面的推動,需要政策措施、自身建設等方面提升。
一是優化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發展環境。優化企業的發展環境,加大對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微信廣泛宣傳,擴大政策的知曉面,提高政策的理解率,讓各個民族貿易縣內的企業普遍了解掌握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提高化妝品企業利用政策的主動性和理解政策的能動性,形成完善的扶持機制,加快企業的發展,促進產業化步伐。
二是推動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產業優化升級。緊緊抓住國家加快新舊動能轉化、加快實現“遠景目標”的重大戰略機遇,整合各類社會資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引導和幫扶,發揮企業在產業拉動、就業帶動和輻射聯動的作用。
三是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企業要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發展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化妝品的特色包裝與宣傳,豐富特色文化內涵,從而達到占領市場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日益激烈的競爭當中,要走出新的道路。
四是強化少數民族化妝品企業管理,培養各類人才。高度重視對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對管理的借鑒和投入,將少數民族化妝品企業的長遠發展立足于對管理和人才的尊重與培植上。要不斷引進中高級管理人才和研發、設計人才,合理借鑒外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把企業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這個任重道遠的任務完成好,企業才能發展好。
通過培育和支持,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化妝品產業水平將得到明顯提升。民族地區化妝品企業的發展不僅能帶動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更能夠給當地帶來各類社會、文化效應。所以國家堅持對少數民族化妝品企業給予優惠政策的扶持,是企業發展的有力后盾。民族化妝品企業應當堅定信心、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特色,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做大做強企業,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建設,成為民族地區實現“遠景目標”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