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帆 張立萍



皮膚本態是指人體皮膚去除掉妝容、污漬,所呈現出的最為真實、客觀且直接的狀態。皮膚本態研究是指通過采集客觀真實的皮膚生理指標數據、拍攝皮膚照片或填寫調查問卷獲取皮膚相關數據,根據研究目的選用合適的數學方法對皮膚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挖掘數據背后潛在的皮膚規律。
作為“精準護膚”領域的先行者,奢脈聯合北京工商大學中國化妝品研究中心在長春設立了“中華皮膚本態研究基地”及“中華皮膚本底值采集基地”。此次本態研究,采集了50例長春地區33-55歲女性面部皮膚表觀生理數據,應用MATLAB曲線擬合生理指標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及關鍵點,闡述皮膚生理狀態,分析影響因素,在“量膚定制,精準護膚”的賽道上邁出堅實且重要的一步。
研究重點及技術路線
此次本態研究的重點為皮膚的偏頗狀態以及與年齡關聯的趨勢研究。
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研究分為三個主要步驟:
1.確定研究方向及實驗步驟,進行志愿者數據采集;
2.使用R語言和MATLAB軟件進行數據的建模及分析處理,通過描述性統計、MATLAB擬合工具箱進行分析;
3.進行面部皮膚生理指標的分布特點研究、面部皮膚生理指標隨年齡變化的趨勢規律研究。
皮膚本態數據的采集與處理
研究對象
根據奢脈主要消費人群年齡分布范圍,在長春地區共選取了50位33-55歲年齡段志愿者數據進行各皮膚生理指標描述統計性分析和各指標隨年齡變化的研究。
通過對志愿者皮膚生理指標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了解志愿者各皮膚生理指標的分布特點,通過對每一皮膚生理指標隨年齡變化進行研究,了解每一指標隨年齡變化的規律以及變化關鍵年齡段,從而根據不同階段皮膚狀態差異提供針對性護理方案。
1.使用面部皮膚生理指標測試儀器,對長春地區33-55歲女性面部左、右皮膚的水分含量、油脂含量、黑色素含量、血紅素含量、彈性進行測試,對VISIA照片進行數據化處理后得到斑點、皺紋、紋理、毛孔、紫外線色斑、棕色斑點、卟啉油脂、紅血絲分布的特征計數,通過對其面部皮膚的各項測試數值進行描述統計性分析,得到志愿者數據分布狀態,總結出志愿者整體皮膚特點。
2.對收集到的各項測試數值,建立各指標對年齡的多項式擬合模型來分析各指標隨年齡變化的統計規律性,得到各項測試數值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和走向。
統計分析
趨勢及變化分析研究的基本步驟:確定分析變量,收集數據;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不同的影響;由標準化后的數據隨年齡變化的趨勢,選擇擬合優度較為合適的曲線:求擬合函數變化趨勢的拐點。
1.使用R語言通過Summary函數計算各數據指標的描述統計量,以及對偏態指標用Boxplot函數繪制單一指標的箱形圖,用Hist函數繪制單一指標的直方圖,觀察長春志愿者皮膚特點的取值范圍及數據分布情況,做出描述性分析。
2.采用MALAB曲線擬合工具箱(Cu rve fitting toolbox)分析皮膚面部生理指標隨年齡增長的變化趨勢并確定擬合函數,采用MATLAB編程計算擬合函數的拐點及凹凸性點;采用MATLAB擬合工具箱進行曲線擬合,可以探究隨著年齡的變化,各項指標的變化趨勢及發生改變的時間,便于對皮膚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同時,為了能夠更加全面且系統地分析某一問題,則往往需要設置多個統計指標。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同指標之間具有一定相關性。問題分析的負責性則由于指標較多及指標間有一定的相關性而增加。
本態數據描述統計分析
分析結果:一優四憂
描述性分析中包含以下內容:通過計算各指標的平均值,獲得各生理指標的平均水平,通過計算各指標的中位數,獲得各生理指標的中等水平;通過盒圖中的離群值大小、數量以及直方圖的偏斜狀態及程度,獲得皮膚存在相對極端狀態人群的數量及分布。對所有的皮膚生理指標分別作盒圖與直方圖,觀察皮膚生理指標的取值范圍及數據分布情況,選擇偏態數據做出描述性分析。具體結果如圖2所示。
皮膚毛孔細致
本次研究中1/2志愿者的毛孔數值為9~61,1/4志愿者低于9,1/4志愿者高于61,毛孔數值在9左右的志愿者人數最多。整體而言,長春地區女性的皮膚毛孔數值相對較小,具有毛孔細致的優點。
皮膚卟啉油脂含量較高
半數消費者的卟啉油脂數值為9~97,1/4低于9,1/4高于97,卟啉油脂數值在97附近處人數最多。整體而言,長春地區本態一期涉及的女性皮膚卟啉油脂數值相對較大,存在比較嚴重的卟啉油脂問題。
皮膚紫外線色斑較離
半數志愿者紫外線色斑數值為84~96,1/4低于84,1/4高于96,紫外線色斑數值在95左右的志愿者人數最多。整體而言,皮膚紫外線色斑數值相對較大,可見長春地區女性存在比較嚴重的紫外線色斑問題,需要加強對防曬、抗光老化的重視。
皮膚紅血絲分布較高
長春地區志愿者紅血絲分布數值取值范圍為9-90之間,一半志愿者的紅血絲分布數值為39~78,紅血絲分布數值在75左右的志愿者人數最多。整體而言,皮膚紅血絲分布數值相對較大,可見長春地區志愿者存在比較嚴重的紅血絲問題,皮膚存在炎癥、敏感等問題,需要著重關注皮膚敏感問題,加強對皮膚屏障的修護。
皮膚油脂含量較低
50%的志愿者左側臉油脂SM數值均為1-7,左側油脂SM數值在2.5左右的人數最多。50%的志愿者右側臉油脂SM數值均為1-6,右側油脂SM數值在2.5左右的人數最多。整體而言,左、右臉油脂含量絕大部分均處于0附近,皮膚油脂含量數值相對較小。
解決方案:整體視角,系統調節
根據皮膚生理指標進行描述性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皮膚毛孔數值相對較小,具有毛孔細致的優點;
2.皮膚卟啉油脂數值相對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卟啉油脂問題:
3.皮膚紫外線色斑數值相對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紫外線色斑問題:
4.皮膚紅血絲分布數值相對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紅血絲問題:
5.皮膚油脂含量數值相對較小,存在一定程度的皮膚油脂低的問題。
針對長春地區女性表現出的皮膚狀態偏頗,研究團隊以皮膚整體視角出發,提出改善長春女性皮膚狀態的解決方案,見表2。
溫和清潔,補充油脂
卟啉是痤瘡丙酸桿菌的標志物,數值大小受毛孔附近的卟啉分泌量影響。卟啉油脂的數值偏高,而皮膚整體少油,提示長春地區女性需要更加重視面部清潔。考慮到本地區紅血絲較高,建議使用溫和清潔的產品。
皮膚整體處于缺油的狀態,皮脂層就不能夠起到很好的屏障保護作用。因此,可以使用精華油從外源進行油脂補充。精華油作為油劑型產品,溫和親膚,也可和多種化妝品劑型搭配使用,普適性高。
加強防曬意識,及時修復及抗光老化
數據顯示長春地區女性紫外線色斑數值偏高。長春所在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漫長,人們通常認為該地區日曬不強烈。實際上,根據氣象數據顯示,長春的日照時數較高。本次皮膚本態數據顯示,長春地區女性應當加強對紫外線的防護,預防光老化的加劇。考慮到本地區同時存在敏感較重的現象,建議及時進行曬后修復。在面部紫外線色斑已經形成的情青況下,可使用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產品進行改善。
舒敏修復,鞏固屏障功能
長春地區女性皮膚紅血絲較高,皮膚存在敏感的問題。同時作為痤瘡丙酸桿菌標志物的卟啉油脂高,易發生炎癥反應。這與長春地區的氣候環境,室內外溫差大,皮膚反復受到冷熱刺激不無關系。考慮到氣候環境,建議使用具有舒敏功效的產品進行面部敏感的修復改善,劑型上推薦滋潤度高、親膚性好的油劑進行承載,著重關注皮膚敏感問題,加強對皮膚屏障的修護。
指標與年齡變化規律
隨年齡變化趨勢:關注兩段兩點
本部分針對皮膚的變化規律進行研究,了解人群皮膚指標隨年齡變化趨勢的特征,為研究長春地區女性皮膚狀態提供參考和基礎。趨勢變化研究針對長春地區33-55歲女性面部皮膚臉頰部位,結合描述性分析結論選取有特點的皮膚生理指標進行隨年齡變化的分析,建立各指標對年齡的多項式擬合模型來分析各指標隨年齡變化的統計規律性。
為更清晰地展示每一皮膚生理指標及VISIA數據隨年齡的變化趨勢,我們對同一年齡的每個指標都做平均值處理,這樣每個年齡只對應一組指標取值,通過散點圖更易看清各皮膚生理指標及VISIA數據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和走向。然后使用MATLAB的曲線擬合工具箱(Curve fittingtool box)繪制各個指標隨年齡變化的最佳擬合曲線。在后續分析中,會給出函數的駐點和拐點,并利用它們來刻畫擬合曲線所發生的變化。其中,函數的駐點(一階導數為零)表示函數趨勢發生變化的轉折點,函數的拐點(二階導數為零)表示函數凹凸性(趨勢速率)發生變化的點。
皮膚水分含量先增長再下降
水分含量CM值隨年齡增長呈現先增長再下降的趨勢。皮膚的水分含量隨年齡增長至37歲左右開始下降,在44歲和47歲左右CM值下降速率達到最大。雖然左臉水分含量在50歲左右出現輕微上揚的現象,但左、右臉的水分含量整體仍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如圖3、圖4所示。
44歲、47歲兩個年齡點是下降速率最大的時間點。在這兩個年齡點前進行補水的預防,在此階段強化保濕,有助于皮膚潤澤狀態的保持。
皮膚黑色素含量關注35-45歲
整體而言,左、右臉黑色素含量隨年齡增長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左臉黑色素含量在35-45歲隨年齡的增長速率不斷變大,右臉黑色素含量增長速率最大的點出現在40歲左右。
左側臉黑色素含量MEXA數值隨年齡增長呈增長趨勢。在35歲至45歲區間,黑色素含量增長速率不斷上升,隨后增長速率開始趨于平緩。
右側臉黑色素含量MEXA數值隨年齡增長呈增加趨勢。40歲左右是增長速率最大的時間點,如圖5、圖6所示。
皮膚血紅素含量40歲+下降最快
皮膚血紅素含量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40-50歲時出現輕微下降,但左、右臉血紅素含量整體隨年齡增長呈現上升的趨勢;43歲、44歲是在40-50歲下降趨勢中兩個下降速率最大的年齡點。結合到志愿者存在面部紅血絲分布數值偏大、皮膚敏感的問題,需要注意在40-50歲這一年齡段做好抗敏、修護皮膚屏障,以預防50歲之后面部血紅素含量加速上升的問題。
左側血紅素含量ERYTH值隨年齡增長呈先增長再下降后增長的趨勢。增長至37歲左右開始下降,44歲左右下降速率達到最大,下降至50歲左右,血紅素含量開始隨著年齡增長不斷上升。
右側血紅素含量ERYTH值隨年齡增長呈先增長再下降后增長的趨勢。增長至37歲左右開始不斷下降,43歲左右是下降速率最大的時間點,下降至47歲左右開始隨年齡增長不斷上升,如圖了、圖8所示。
皮膚彈性關注不40-50歲
整體而言左、右臉皮膚彈性數值隨年齡增長呈現下降趨勢,在40-50歲時間趨勢較為平緩,變化不大,如圖9、圖10所示。即40-50歲期間重點關注抗衰,以預防50歲之后面部皮膚彈性加速下降的現象。
解決方案:兩段兩點,提前預防
為了便于清晰明了地看出皮膚各項指標隨年齡變化趨勢,我們將各項指標標準化之后,將其隨年齡變化趨勢繪制在一張圖上,如圖11所示。
結合以上對各項指標隨年齡變化趨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35-40歲范圍內,除黑色素含量外,皮膚生理指標相繼開始出現轉折性變化,在40-50歲年齡段時出現變化最快的現象。提示我們年輕女性應注重皮膚護理,做好預防:40-50歲女性更應加強皮膚護理,緩解外界環境及一些因素造成的皮膚狀態下滑。
在35-40歲階段,是女性生活、自身等各個方面都發生變化的時間段,包括皮膚表面及自身機體內分泌及激素水平等,以及工作、家庭與孕產等社會因素。因此,在40-50歲女性皮膚狀態開始加速下滑階段發生之前,就應當做好皮膚的護理,即在各個指標剛開始發生轉折性變化的時候,就進行針對性的護理,見表3。由于皮膚的時程性衰老與光老化衰老對皮膚的影響都是累積的,維持皮膚健康、美麗的狀態,提前預防皮膚狀態下滑,并在皮膚加速衰老階段做好皮膚健康的維持是很有必要的。
結論與展望
本次課題以長春地區女性皮膚為例,研究了33-55歲女性面部皮膚生理指標的變化情況,發現長春地區女性皮膚具有毛孔細致的一個優點,存在卟啉油脂數值偏大(面部清潔不足),紫外線色斑數值偏大(色斑問題、防曬不足),紅血絲分布數值偏大(皮膚敏感),皮膚油脂含量數值偏小(面部缺乏油脂)的四個問題。
隨年齡變化方面,在33-55歲研究范圍內,整體而言志愿者皮膚狀態均處于下降趨勢。對于33-55歲女性,在35歲之前,皮膚狀態相對較好,35歲以后,皮膚的水分含量、血紅素含量、皮膚彈性的狀態均呈現出轉折性改變,在40-50歲時出現變化最快的現象。提示我們皮膚護理及問題的預防應在下降前開始,并在50歲之后需要加強皮膚護理,緩解外界環境等因素造成皮膚狀態下滑。
以長春地區作為具體地區進行面部皮膚狀態的測量,可以作為進行面部皮膚測量的研究方法以及測量流程的模版,為今后擴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從客觀的角度出發,通過采用儀器進行客觀測量,得到面部皮膚指標的數據,對偏態數據進行描述統計性,能夠分析長春地區女性志愿者皮膚特點,對數據建立曲線擬合模型,能夠分析各指標隨年齡變化的趨勢。
應用價值方面,根據分析得出的各指標隨年齡變化的規律,挖掘面部皮膚主要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可以用于指導長春地區消費者進行科學護膚,奢脈也將結合消費者皮膚研究有針對性的開發護膚品。
奢脈自創立之初便率先提出“量膚定制,精準護膚”理念,至今一直秉承“安全、精準、科學、有效”的護膚原則,依托中華皮膚本底值數據庫,通過“量膚分型、因膚成案、隨膚管理”的全新方法,正在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精準護膚”之路。隨著“奢脈量膚定制肌膚管理中心”的正式落成,全面升級至“精密設備”+“專業方案”的定制服務,讓更多的中國女性當“裁判”,切身全面體驗“精準護膚”,真正實現肌膚致美蛻變。
(作者任職于北京工商大學中國化妝品研究中心,奢脈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