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婷


家用電梯是耐用品,一部電梯連續使用10年以上并不鮮見。老電梯出事故后,電梯商家要不要賠償是個大問題。
很多擁有獨棟別墅的業主會在家里安裝家用電梯。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家用電梯標準,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也沒有把家用電梯列入特種設備監督檢驗范圍。比起商用電梯,單一家庭使用的家用電梯市場規模小,行業相對混亂,日常維護也不夠規范,一旦發生事故,就是考驗家用電梯公司誠信的時候。
電梯質量問題致人死亡
黃大爺的女兒和女婿一家在上海浦東擁有一棟房屋。為了上下樓方便,2008年,他們在家里安裝了家用電梯。
當時,女婿周先生(甲方)與天津的吉祥電梯公司(乙方)簽訂了合同,周先生向吉祥電梯采購家用電梯以及井道框架。雙方在合同附件中列明:電梯質保期自交付使用之日起1年,質保期間發生故障由乙方免費維修,屬于質量問題的,由乙方免費更換。
多年以后的一天,黃大爺和妻子在女兒家坐電梯時發生墜落,造成黃大爺重傷、妻子死亡的不幸事件。黃大爺妻子的死亡原因為嚴重多發傷、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克。
事發后,女婿周先生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報案,并向公證處申請證據保全。針對事故原因,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刑偵支隊進行了調查,委托上海交通大學電梯檢測中心對事故電梯做了檢測。鑒定報告認為:1.該家用電梯的鋼絲繩在運行中承受了過大的彎曲應力而誘發早期疲勞,并不斷擴展至最終斷裂,是導致轎廂墜落的直接原因。過大的彎曲應力主要由于安裝了使鋼絲繩反向彎曲的導向輪、槽徑和繩徑不匹配、槽間距不一致、曳引輪輪徑比較小等因素造成。2.該家用電梯的限速器繩斷裂或過分伸長的監測開關無效,無法檢出限速器繩的松弛,限速器繩的松弛使安全鉗無法動作,限速器與安全鉗聯動失效,當懸掛繩斷裂后,未能使自由墜落的轎廂安全制停。
由于吉祥電梯遲遲不愿賠償,黃大爺一家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吉祥電梯及其法定代表人劉經理賠支付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
電梯公司不認“私了”協議書
其實,黃大爺一家和吉祥電梯起初并沒有鬧翻,女婿周先生與吉祥電梯的法定代表人劉經理始終保持溝通。事發后不久,他們就簽訂了一份賠償協議書。吉祥電梯在協議書中確認,不幸事故由電梯墜落所致,承諾愿意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和補償責任,劉經理愿意作為吉祥電梯的保證人。協議書的簽字方是女婿周先生、吉祥電梯、劉經理。
如果吉祥電梯和劉經理都按照協議書的約定履行賠償責任,那么事情就可以私下解決。可是后來,吉祥電梯方面卻對這份協議書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不承認這份協議書。吉祥電梯向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認定這份協議書無效。
吉祥電梯認為,劉經理是在受到脅迫的情況下才簽訂了這份協議書。
對此,周先生表示,在簽署協議書之前雙方曾進行過充分的協商。他提供了微信聊天記錄為證據。劉經理在微信中說:“好的,我聽周先生安排……我一定客觀分析原因,盡管你不說,不論責任多大,我能擔”“我已經答應全部賠償不會變”。
天津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吉祥電梯不能證明協議書是劉經理在受到欺詐脅迫的情況下所簽訂。因此,法院無法撤銷這份賠償協議書。
法院:按協議書賠償
于是,賠償協議書成為黃大爺一家維護權益的有力依據,即使過了約定的質保期,他們仍然堅定要求吉祥電梯賠償。
浦東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中,黃大爺妻子在乘坐被告吉祥電梯生產的家用電梯過程中,因發生電梯墜落事故而死亡。經鑒定,造成本起事故的原因與該家用電梯的產品、設計和安裝有關。既然周先生與吉祥電梯、劉經理之間的協議書在天津法院判決后維持了有效性,吉祥電梯在協議書中承諾將全額承擔黃大爺妻子不幸去世所涉及的所有經濟賠償,劉先生承諾作為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擔保,被告吉祥電梯公司和劉經理應當按照協議書的約定履行相應的賠償義務。
根據相關法律,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法院最終確認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檢測費、律師費等費用共計40余萬元,由吉祥電梯和劉經理共同賠償。
理財金手指
保修期與質保期
很多消費者會搞混保修期與質保期兩個概念。
保修期指的是免費維修的期限。對于電梯,根據《關于加強電梯管理的暫行規定實施細則》,新安裝電梯質量保修期,從驗收合格之日起,由電梯生產企業保修1年,但不超過交貨后18個月。
質保期不是質量保修期,而是質量保證期,意味著產品的合理使用壽命。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家用電梯的行業標準較為模糊,而商用電梯招標時通常會要求10年以上的質保期,有時候甚至會要求到20年。畢竟電梯是耐用品,較長的質保期是可以理解的。
質保期與保修期并沒有關系。在保修期內,商家對產品提供免費維修服務;而在質保期內,商家對產品質量負責。如果消費者因為該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害,商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以電梯來說,即使過了1年保修期,只要沒過質保期,電梯公司依然要為質量負責。
本案中,吉祥電梯曾提出,雙方在電梯采購時約定,質保期只有1年,事發時早已過了質保期,他們沒有必要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說法聽起來有理,但電梯是關乎生命安全的大型技術產品,1年的質保期顯然太短了。
在本案的電梯采購合同里,雙方關于質保期的約定都與維修有關,顯然,他們所謂的質保期實質上是保修期,真正的質保期沒有約定好。把1年保修混淆成1年質保,吉祥電梯試圖利用這一漏洞來逃避責任。還好,黃大爺一家及時地簽下了賠償協議書,將電梯公司綁定在協議書中,避免了進一步的麻煩。
(文中人名、公司名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