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愛華,李 霞,李昌吉
(酒泉市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甘肅 酒泉 735000)
2012 年12 月10 日至2019 年2 月10 日,門診就診變態反應性皮膚病18~65 歲的患者行皮膚點刺試驗1128 例,均進行食物組及吸入組檢測。女性766 人,男性362 人,濕疹519 例,蕁麻疹315 例,特應性皮炎108 例,其他 186 例。檢測患者試驗前3到5 天未服用抗組胺藥物以及含有抗組胺成分的其他藥物比如抗感冒藥,或一周未服用糖皮質激素。
1.2.1 皮膚點刺試驗
1)點刺工具采用一次性點刺針。試劑采用北京新華聯協和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變應原皮膚點刺液。變應原點刺液包括:(1)0.1%組胺(陽性對照液);(2)生理鹽水(陰性對照液);(3)食入性過敏原分別是:牛奶,芝麻,葵花籽,腰果,花生,大豆,大米,核桃,雞蛋,河蟹,海蝦,鴨肉,雞肉,牛肉,羊肉,豬肉,玉米面,小麥面,芹菜,菠菜,韭菜,綠豆芽,洋白菜,馬鈴薯,蔥,辣椒,蒜,鯽魚,鯉魚,帶魚,黃花魚,黃瓜,番茄,荔枝,葡萄,橘子,桃子,蘋果,菠蘿,草莓,芒果,梨,蟶子,海蟹,共計44 種。(4)吸入性過敏原分別是:產黃青霉,玉米黑粉菌,黑曲霉,鏈格孢,總狀毛霉,康氏木霉,臭椿花粉,面包酵母菌,枝狀枝包,鴨毛,雞毛,狗毛皮屑,貓毛皮屑,羊毛,桑蠶絲,麻,蕎麥殼,香煙,粉塵滿,棉絮,戶塵螨,室內塵土,蟑螂,家蠅,楊樹花粉,柳樹花粉,槐樹花粉,榆樹花粉,玉米花粉,向日葵花粉,油菜花粉,多價蚊蟲,藜屬花粉,英國梧桐花粉,菠菜花粉,洋白蠟花粉,樺樹花粉,柳杉花粉,銀杏花粉,圓柏花粉,大籽蒿花粉,黃花蒿花粉,豚草花粉,律草花粉,共計43 種。
2)操作步驟。(1)選擇前臂掌側或脊背皮膚進行點刺。(2)以前臂掌側皮膚為例,用記號筆在前臂肘橫紋下標記所用點刺液名稱,兩種點刺液間的距離不小于2.5cm,以防止反應紅暈融合。(3)用75%酒精消毒皮膚,再用生理鹽水將皮膚擦干凈,待干。(4)滴各種點刺液1 滴(每滴直徑約3~5mm 即可)。(5)用一次性消毒點刺針刺破真皮,點刺針刺入時與患者前臂成90 度直角,刺入后維持1 秒拔出。(6)5min 后,從邊側輕輕吸去部分多余的點刺液,避免過度流淌互相干擾。20~305min 后判定結果。
1.2.2 結果判定標準
陽性結果判斷標準:以變應原及組胺(陽性對照液)所致風團面積比確定反應級別。陰性“-”:緩沖鹽水對照液測得的無風團和紅斑反應。陽性“+”:反應或小于點刺陽性反應對照的1/3。中度陽性“++”:為點刺陽性對照的1/3 及以上。強陽性“+++”:為點刺陽性對照的2/3 及以上。極強陽性“++++”與點刺陽性對照基本相同。
應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食物性過敏原前十位依次是河蟹陽性例數211例陽性率18.7%;海蝦118 例陽性率10.46%,韭菜66 例陽性率10.01%。葵花籽107 例陽性率9.48%;花生107 例陽性率9.40%,辣椒106 例陽性率8.60%;洋白菜97 例陽性率8.60%;芹菜97 例陽性率8.42%;芝麻95 例陽性率8.06%;大豆91 例陽性率7.89%。見表1。
表1 食入組過敏原檢測結果
前十位致敏原是粉塵螨353 例陽性率31.32%;戶塵螨288 例陽性率25.55%;室內塵土176 例陽性率15.61%;柳樹花粉157 例陽性率15.17%;油菜花粉156 例陽性率13.93%,玉米花粉149 例陽性率13.22%;槐樹花粉140 例陽性率12.24%;香煙138 例陽性率11.71%;貓毛皮屑132例陽性率10.29%;向日葵花粉116 例陽性率10.20%。見表2。
表2 吸入組過敏原檢測結果
全年進行皮膚點刺試驗以7 月檢測122 例購占比10.8%;1 月檢測112 例購占比9.9%;及78 月檢測105 例購占比9.3%;2 月檢測103 例購占比9.1%。見表3。
表3 過敏原陽性率月份差異
年齡分布顯示,三十歲以下的人群和小于等于五十歲的人群受檢人數居多,陽性率也高。如圖1 所示。
圖1 不同年齡段檢測陽性率分析
目前國際上IgE(specific IgE,sIgE)介導的Ⅰ型變態反應變應原檢測最常用的方法有皮膚點刺試驗及血清特異性IgE 檢測[1]。皮膚點刺試驗作為一種特異性免疫學檢測方法,其檢測原理是給患者注入微量可疑變應原,觀察出現的風團和紅暈反應,因其安全易于操作,敏感性和特異性高而成本低等特點,成為診斷過敏性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國際上推行的變態反應病因診斷首選的輔助檢查[1-3]。
部分慢性蕁麻疹、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皮膚病的發病是由于患者接觸變應原導致其發生,這類疾病的反復發作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困擾,也給預防和治療帶來了難度。臨床上需要快速準確的查出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引發過敏,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緩解。酒泉位于中國西北地區,為甘肅省地級市絲綢之路的重鎮,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北緯38°09′~42°48′,東經92°20′~100°20′之間,總面積19.2 萬km2,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屬大陸性干旱氣候,由七個縣市組成全市常住人口約112 萬人。本研究顯示,在受檢的1128 例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者中,食物排名前十的致敏原有海產類河蟹,海蝦;有特殊氣味的食物韭菜,辣椒,芹菜;生食的食物番茄;種子類食物大豆,花生,芝麻。酒泉地區最常見無季節變化吸入過敏原是粉塵螨,戶塵螨,室內塵土,貓毛皮屑、香煙;常見季節性過敏原是柳樹花粉、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槐樹花粉、向日葵花粉。酒泉地區吸入性過敏原檢測陽性率高于食入性過敏源與北京地區一致[4]。而在吸入性過敏原的檢測過程中,皮膚點刺試驗效果更加理想[5]。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塵螨是最常見的吸人過敏原[6]。由于酒泉地區的大陸干旱性氣候特點,有利于螨類生長。通過對酒泉市氣候變化特征的分析可知,氣溫降水及日照時數均呈增加趨勢[7],使得這些植物也是酒泉種植率較多常見的植被。玉米花粉和其他花草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這些植物蛋白是主要的變應原。當花粉被過敏體質的患者吸入到呼吸道后與其支氣管黏膜上的抗體IgE 相結合,進而使其出現過敏反應[8]。貓毛皮屑、香煙還可引起人群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鼻炎[4](哮喘和過敏性鼻炎本統計中病種的其他類型)及其他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在性別差異方面,酒泉地區的男性無論在吸入性過敏原或食入性過敏原檢測人數,陽性幾率均低于該地區女性,與男性對自我的關注度較女性少,女性性格細膩敏感多慮多疑,對身體感覺及出現的癥狀更加重視,故就診人數較男性多。在月份差異方面,一月二月以及七月八月檢測過敏原的人數偏多,與大中院校放假,家長及孩子有閑暇時間有關。從陽性率月份分布看8 月的陽性率較高,與北京文獻報道的春秋花粉過敏率較高報道一致[9],年齡分布看,十八至三十歲的人群和大于四十歲小于等于五十歲的人群受檢人數居多,陽性率也高。前者是升學就業成家的不確定性及壓力大,心理的焦慮程度能夠增加皮膚過敏的發生,后者正是家庭中承上啟下的年齡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
綜上所述,酒泉地區食物性過敏原是河蟹,海蝦,韭菜,葵花籽,花生,辣椒,洋白菜,芹菜,芝麻;各種原因無法進行過敏原檢測時應該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吸入性過敏原無法完全規避,因此,在花粉飛揚的季節,揚塵天氣,過敏體質患者應戴口罩并盡量減少外出,提醒患者應多注意自身的生活環境,勤洗曬通風注意除螨避免接觸[10]。這些過敏原的檢出對酒泉地區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者臨床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很好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