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義君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也成為必然的趨勢。當前,在國家大力推進“五育并舉”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指引下,全面育人與全方位育人是重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與促進教育高位公平是國家戰略。當然,不管是教學、管理,還是科研,都深入應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這無疑又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一、信息化環境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關系
無論教學改革推進到哪個階段,有效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永恒的追求。于學生的學習而言,信息化環境更好地支持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共享信息和知識建構;于教師的教學而言,信息化環境強調了技術作為學習工具的設計與應用。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學科教學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題
教育信息化的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技術;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近十年,教育信息化越來越受到重視,現在學校每個課室都基本安裝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平臺,這種信息化環境既方便了我們的教育教學,又促進了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在信息時代,我們特別強調作為個人的知識內化
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需要立足于學生知識內化過程中的體驗,將這種體驗作為教學模式建構的核心,注重從傳授經驗到科學引領、從課堂教學到終生影響的升級。一節好的課堂,除了有好的教學內容外,還要有好的老師與學生之間友好的配合。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方面,我校數學科組不斷探索,做到課堂有模式而不唯模式,一節完整的網課包括“前置診斷預習(情境)—觀看視頻(探究)—在線解疑(引導)—當堂檢測(鞏固)—及時評價(評價)”五個環節。
二、教育信息化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思路
函數是初中數學的核心內容。初中階段有一次函數(包括正比例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函數與不等式、方程三者的辯證關系對初中學生有一定的挑戰性,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直觀易懂的特點,精心設計相關的引導問題,對函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不斷探究。
(一)創設情境,優化導入
函數概念比較抽象,教學過程動態變化比較多,學生往往難以理解。交互電子白板本身具有內置資源庫,包括公共資源庫和個人資源庫,應用電子白板承載并展示圖片、視頻、3D模型等信息,有助于學生將數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同時,利用白板,能有效創設形象直觀、聲像和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使課堂導入得到優化。
(二)正確的目標引導,分散學習重難點
有些問題學生看似能解決,而實際上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時,八年級的學生對于函數定義往往難以理解,但有了信息化平臺后,問題就變得形象直觀了:我們利用微課,打開畫板,出示坐標系,畫出y=x的圖象,并在圖象上任取一點P (x,y),然后拖動點P的位置。老師親切提示:觀察點P的橫坐標x與縱坐標y的關系,點P的位置改變,點P的橫坐標x與縱坐標y都在變化。這樣的學習情境直觀揭示了函數定義的本質。
(三)利用評價手段,促進學生發展
評價有激勵和導向的作用。對表現好的同學來說,評價是一種促進;而對部分膽小或不善于思考的同學來說,評價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希望。評價貴在及時,一節課上完進行評價;單元教學任務結束作一次總結;期中把學生學習表現進行量化;期末也讓同學們進行互相評價。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還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評價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是同學互相評價,也可以是老師評價。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妙在得法。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信息化環境下初中函數教學的有效性探究,對于提高老師和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老師和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