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娟
2021年2月3日,國際和平城市協會主席弗雷德?阿門特(J. Frederick Arment) 先生向全球宣布新一期國際和平城市名單,山東濰坊成功入選,成為繼南京之后中國又一座國際和平城市。濰坊被授予“國際和平城市”稱號消息一傳開,全城沸騰,市民奔走相告,幾千輛出租車車頂廣告和市區十幾塊大型led屏上齊刷刷都在滾動播放“濰坊斬獲國際和平城市稱號”的消息,慶祝濰坊城市發展史上這一里程碑式的時刻。

獲悉這一喜訊的第一時間,記者專程采訪了濰坊申辦國際和平城市發起人、濰坊市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吉樹春。
記者:吉館長好,祝賀您、祝賀濰坊成功入選國際和平城市!這一消息傳來,和眾多喜出望外的濰坊市民一樣,覺的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從這一刻起,在國際舞臺上,濰坊又站上了一個新臺階。
這奇跡的背后,肯定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付出。作為濰坊申辦國際和平城市發起人和執行領袖,請您談一下獲知這一喜訊的感受。
吉樹春:濰坊爭創國際和平城市團隊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旅局的組織領導下,經過800多天的不懈努力,夙興夜寐,矢志創建。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終于如愿加入了國際和平城市的大家庭,作為濰坊申辦國際和平城市發起人,的確感觸頗多,十分激動,申辦路上的種種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記者:請您給讀者科普一下關于國際和平城市的相關知識。
吉樹春:國際和平城市是指在特定的城市行政區內,繼承城市的和平傳統,倡導和平與和解,聯合政府、高校、社會團體和城市市民,以和平為城市發展理念,融合歷史、記憶、遺跡中的和平元素,通過和平維護、和平創建、和平構建的途徑,實現多維度的和平項目創建,全面提升城市發展并推動國際和平的一種城市形態。
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是全球唯一獲得聯合國正式認可的國際和平城市授予組織,由六大洲60多個國家地區300多個和平城市構成。該協會致力于連接、促進和鼓勵全球開展和平活動的城市,實現世界和平的夢想。

記者:請回顧一下申辦國際和平城市過程中的經驗體會,以及貫徹落實中央領導的批示指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吉樹春:首先是有政治站位,明確發展的根與魂。中共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在樂道院?濰縣集中營舊址保護利用工作第一次協調推進會上指出:“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的根與魂是什么?我認為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發展的落腳點應定位于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上,將戰爭對人類的這種創傷,由城市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全球記憶?!?/p>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內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全面系統地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皹嫿ㄈ祟惷\共同體”理念就是濰坊創建國際和平城市的“根”與“魂”。
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中共中央、中宣部、國家文物局和山東省委領導多次批示,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于杰等各級領導先后到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進行專題調研。我們把上級領導的批示指示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以實際行動抓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努力提升保護利用水平。按照國保單位的標準重新編制了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總體規劃、7棟文物建筑本體保護方案,上報了國家文物局,并成功申請到了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
提高政治站位,明確根與魂,這是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發展的核心和主題,將濰坊的傷痛記憶、城市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全球記憶,這符合中國“和平崛起”的國家方略,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和平之聲,并以此來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要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記者:發起并成功申辦國際和平城市,不僅昭顯了您一貫的肯干事、勇擔當的作風,在這件事上更體現了您超凡的眼光、智慧和胸懷、格局,有國際的高度,這是向世界發出邀請。
吉樹春:過譽了、過譽了。敢闖敢干、積極做事是我們公務人員應有的姿態。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的共同愿望,我們把國際關注、中國方案和濰坊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成功申辦國際和平城市,提升了濰坊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國際和平城市申辦成功后,全球25個國際和平城市發來賀電祝賀。



濰坊市博物館是一個對外開放20多年的老館,基礎設施嚴重陳舊老化,硬件在全國130家一級博物館中可能是最差的。在文保方面,面對33個館藏種類、近8萬件文物和大量待修復藏品,曾經也陷入了無人才、無資質、無資金、無場地、無設備的“五無”困境,文保之路舉步維艱。我們一班人勵精圖治,創新求強,旗幟鮮明地確立了以“硬件改造、軟件提升、制度保障、以文化人、服務立館”的20字工作方針,通過健全機構、搭建平臺以強筋壯骨,強化項目推進和學術交流以激活血液循環。這一系列對癥措施就像一針強心劑,館里上上下下精氣神都提了起來,全館上下生機煥發,心氣兒有了,干勁兒就來了。
很快,濰坊市博物館在陳列展覽、社會教育、文創研發、文物保護修復等方面都走在了全省前列,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成功爭創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3A旅游景區、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從全省排名落后一躍發展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的博物館。
思想打開,活水進來。豐子愷作品展、吳昌碩作品展、大師眼中的魯迅展、濰坊出土的青銅器珍品展等一系列市面上難得一見的國寶級展覽在濰坊市博物館和市民見面。
記者:這一系列高水準的展覽在濰坊確實是罕見,件件稀世珍藏驚艷了濰坊市民的眼睛,由衷地為市博點贊。
吉樹春:令人欣慰的是,這幾年在市民心里,濰坊市博物館有了一席之地。
記者:聽說您有一句名言:“博物館是收藏文物的,更是收藏人才的?!?/p>
吉樹春:人才對博物館發展至關重要,在此次申辦國際和平城市過程中,年輕人才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
濰坊市博物館曾面臨著近十多年時間里無一名年輕新人進入的問題,造成人員短缺、人才斷檔、隊伍流失。為壯大文保隊伍,培養、集聚文保人才,全館著力實施了“館內教、館外學、走出去、引進來”的人才集聚戰略。首先,練好內功,把館內年輕同志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言傳身教,切磋打磨,實現了年輕同志的快速成長和代際傳承。在過去的幾年,全館有十多名同志被聘為“山東省文物修復師”,加上外聘的文物修復師,打造了山東省內地市級博物館里,文物修復師的第一人才方陣。

其次,我們堅持人才傳承培養和引進。濰坊市博物館現擁有13種文物修復資質,但立足區域文化特色和館藏特點,重點突出三大類文物修復:一是圍繞濰坊“中國畫都”,加強紙質類文物修復,以書畫為主;二是圍繞濰坊“金石之都”,加強金屬類文物修復,以青銅器為主;三是圍繞館藏珍品,加強陶瓷類文物修復,以瓷器、紫砂為主。圍繞三大文保重點,全館聚焦書畫、青銅器、陶瓷、紫砂類修復人才的傳承培養和集聚。先后引進了青州石佛造像大師、鋦藝傳承人等一批能工巧匠和非遺傳承人等特殊人才。洛陽碑拓學會會長更是感恩我們的誠意,舉家搬到了濰坊,為濰坊的文物修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記者:我們注意到,市博不僅聘請了很多文保專家擔任名譽館長、館員,還有一批退休老專家活躍在這里,在全國文保界享有盛譽的孫敬明先生就在其中。
吉樹春:離退休專家們是博物館的“富礦”“金山”,這幾年濰坊市博物館能取得如此的成績,與孫敬明等老專家的專業付出是分不開的,他們功不可沒。
記者:您還有句名言叫“公益單位要有公益心,公益人要做公益事”,本人超級贊同這一觀點。
吉樹春:我一直和我的同事們強調,博物館是公益單位,博物館人是公益人,公益單位要有公益心,公益人要做公益事?,F在這種觀念已經在我們市博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
同志們把做公益扛在了肩上,成為溫暖社會的一道光,照亮了更多人,也溫暖了更多人。他們為殘疾人舉辦“聾啞人書畫展”,為殘疾的孩子們開展“觸摸仿古銅青銅器”的社教活動,在文創商店留下最好的位置,為殘疾人出售他們不夠出色的文創作品。還與濰坊聾啞學校、濰坊盲校等特殊教育機構合作,建成了殘疾人文物修復基地,選擇殘疾人到館里學習書畫裝裱、刻瓷、做拓片等文物修復專業知識,把他們送到更高的平臺,跟著更好的老師,學習更高水平的修復技藝,提高了他們的文物修復技能和生存能力,讓殘疾人除了從事推拿、按摩等工作之外,有了更高層次的崗位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