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范大學,河南新鄉 453007)
在現代社會,以書法形式來體現文化底蘊已經非常普遍。比如博物館、展覽館、銀行、寺廟等地的牌匾書法,公共場合的路牌標識與文化創意燈,各個學校、商場、廣場的門口的地標建筑與特色雕塑,以及建筑外屏上的書法視頻等。也有一些企業單位在工作上的使用,比如辦公室門牌、樓層標識等都會使用。其使用方式主要為以下方面:一是直接以書法的形式題寫該單位或該建筑空間的名稱,一般多用匾額形式。關于匾額題字的傳統由來已久,匾額所用的字體,稱為榜書,也就是秦始皇所定的“署書”。關于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類:在政治地位頂峰、位高權重的重要歷史人物書寫的,具有一定政治意義和教育含義的匾額;具有一定文化底蘊的文人墨客用來勵志和自娛自樂所題;為商戶的名稱所制的匾。歷史上專門請書家寫牌匾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二是書法家題寫的與該單位環境氛圍相協調的內容,懸掛于室內或者刻畫在室外的走廊、墻壁以及花園的石頭上。三是根據該單位的環境與性質設計成logo的形式作為宣傳。四是以書法藝術為背景進行設計公共建筑,比如以書法藝術為核心元素的地鐵站的設計等。

圖1
用書法藝術來裝飾點綴房屋早已有之。在明代,由于造紙工藝技術和生活方式的發展變化,人們欣賞書法的方式也有了新的變化,欣賞形式由原來手札把玩的單一形式,增加了懸掛于中堂欣賞的新形式。人們將書法寫成條幅的形式作為中堂掛在房中,兩邊再配以對聯,以此來裝飾房屋并供人們欣賞,以體現主人的審美趣味。當然除此以外,人們也將書法作品呈現在家庭內部的屏風上以及桌椅等木式家具上。到了現代,書法在家庭都市生活中的應用有兩種方式,一是在家庭中懸掛書法作品。人們為了審美需求經常會在客廳、廚房、書房、臥室懸掛書法作品,根據墻面大小,橫式、豎式、斗方等各種形式均有。二是將書法與墻面裝修進行結合,形成書法墻,經常在中式裝修風格的家庭中存在。
關于藝術的產生,早就有“娛樂說”的觀點,書法作為一種表情達意的藝術形式具有娛樂身心之妙處。而名聲古跡、園林景觀也是供人們參觀游覽、愉悅身心的重要場所,二者的完美結合更能體現城市建筑規劃水平。園林景點與普通建筑的區別就在于藝術設計感會更強,關于園林景點中的書法,一方面是書法元素的借鑒,從書法藝術的墨色的黑白對比,線條的曲直變化,章法布局虛實關系以及審美意境上進行借鑒后設計園林景點。另一方面是園林中的碑刻書法,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的審美文化需求,參觀的人也越來越多,全國各地也都有碑林景觀來供大家參觀學習。比如漢臺碑林就有了《石門頌》《石門銘》《楊淮表記》等碑石,他們與建筑景觀相互協調、相互融合,共同闡釋了書法藝術在現代園林建筑中的發展。

圖2
繼承傳統才是創新的源泉。沒有對傳統書法藝術和傳統建筑藝術的繼承,嘗試融合與創新便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我們只有充分汲取傳統書法藝術和傳統建筑藝術的營養,才不至于偏離正確的軌道。中國書法都是由點、線等基本構成元素按照一定的構成原理進行組合的,而建筑設計也是有基本的點、線、面、體等元素按照一定的構成原理進行組合,形成不同風格的建筑,構成不同的建筑空間形態。書法講究中庸、典雅的內涵,而建筑設計藝術講究莊嚴正大的內涵,特別是在中式傳統建筑中,還更加注重對稱。書法藝術與建筑藝術這二者對于線條與平面的處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書法創作需要我們處理好對稱、方圓等多種矛盾,而建筑藝術同樣需要。因此,我們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將傳統與創新充分結合,共同賦予現代建筑新的藝術魅力。
書法以漢字作為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實用性衰減,藝術性增強。所以將其運用在現代建筑中,實用性與藝術性需要協調合理。書法藝術與城市建筑融合會給人們產生巨大的視覺沖擊,這就需要我們在應用時要充分考慮書法在城市空間、視覺文化等方面的轉繹效果,應該綜合考慮該書法創意和該建筑空間的用途以及適用人群,兼具審美與使用兩個方面的需求才是成功的嘗試。在一些公共建筑中,比如博物館、展覽館或教學樓等地的匾額,應該以實用性為主,藝術性為輔,可以選擇隸書或楷書。若選擇草書,大部分群中由于不認識而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與疑慮。若以書法作為文化背景墻,或者以書法理念來設計空間結構等,便可借鑒行草書。

圖3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體現內容,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優化內容,恰當地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才能相得益彰。書法藝術的應用,不僅可以作為城市建筑外觀的裝飾性元素,還可以賦予建筑物特有的文化內涵。這需要處理好作品與現代主義房屋建筑外在形式上的協調度。作為城市公共建筑,特別需要注意。比如在西安這樣有著歷史底蘊的城市,建筑設計應該以恢宏莊重為特點,那么在書法的選擇上,篆書、隸書與楷書的風格就比較適宜。另外,我們也可以用當地著名書家的風格作為元素,比如四川可以使用蘇軾書法的風格,河南可以王鐸書法的風格。書法藝術在運用于建筑內部時,除了要考慮周圍環境氛圍外還應當注意與人的審美品位和審美境界相符合,因為對于同一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認識。只有內容符合自己的需求,作品才是最有價值的。我們可以選擇有紀念意義或者專門創作的作品,以求作品的內容與家庭氛圍相互和諧,能夠體現出人們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水準。
書法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應當處理好共性與個性、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應該因地制宜,體現城市的獨特風貌,反映城市的文明建設水平。這就需要注意書法元素與城市建設相融合,書法創意理念與城市設計理念相協調。應該充分地運用書法元素時表現出現代主義建筑所具有的時空上的一切特性。根據建筑的不同風格,可以用書法、攝影、素描或油畫等不同作品形式作為點綴,需要因地制宜,謹慎處理。比如蘇州城市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有蘇州博物院灰、白兩種書法藝術主色調,還有蘇州公交站臺上一幅幅映入眼簾的書法作品,無論是意象上的還是具象的書法藝術形式,在融入這座有著濃厚歷史文化氣息的現代化城市都顯得極為貼切。④這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而對于私人空間,也一定要選取與環境氛圍像和諧、相同風格的作品。藝術創作來源于一定的創作動機,如果創作時在風格、尺寸的選擇上沒有深入思考,未考慮整體的和諧并進行針對性的創作,終歸不是特別完美。特別作為家庭裝飾品對于人們是有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整體上協調與否也關系到人們的審美水準能否提高。所以我們需要在實際的設計中以書法的美來完美搭配建筑的美,用傳統藝術形式和現代設計理念來進行創新協調,處理共性與個性、整體與部分的矛盾。
現代建筑藝術的設計需要滿足人們的審美文化需求,追求實用性以及視覺上的美觀性。本文主要概括了書法藝術在現代建筑中運用的體現以及我們該如何將書法藝術融入現代建筑的原則與做法。書法藝術在現代建筑的運用可以是直觀的體現,也可以是意境的借鑒。我們需要處理好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的關系,尋求一種和諧統一,展示現代城市建筑的獨特魅力,傳承中國書法藝術,弘揚文化自信。
注釋:
①華玉寶.匾額中的書法美學探究.北方文學(中旬刊),2014(02).
②靳靜靜.書法藝術和現代建筑空間形態設計的比較研究.武漢理工大學,2014.
③周慶,張海琪,陳麗麗.現代主義建筑與書法藝術的時空關聯性探討[A].天津:天津城建大學,2016:22.
④馮猛.書法藝術在城市建筇設計巾的體現——評《書法·城市·空間》.水利水電技,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