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燕 邯鄲市肥鄉區應急管理局
消費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重要力量,其對經濟拉動作用是最大的。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一半還多,是最大的消費群體,促進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于擴大內需、啟動農村市場,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對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分析,顯然意義重大。
1.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定律是指出收入越少,用于食物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反映這一定律的系數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是指食物消費支出在居民消費支出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應用恩格爾定律,就可判斷居民生活富裕(或貧困)程度,即恩格爾系數越小,說明該居民群體的生活越富裕;反之。該系數越大,則說明其對應人群的生活水平越低。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
2.結構相對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是總體中部分數值與總體中全部數值對比的結果,表明總體中某部分占總體的比重,故常被稱為 比重指標。結構相對指標一般用百分數表示,同一總體各部分的比重之和應等于100%,結構相對指標是描述總體特征的重要指標,它可以說明總體內部構成,是分析總體分布的重要基礎。
3.人均消費支出是反映和研究居民住戶家庭實際生活消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是當年居民消費支出總額占平均人口數的比例。農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費支出指農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開支,分為物質生活消費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務支出兩個類別。
按照消費的目的,居民消費支出可分為食品、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居住、其他用品和服務等八大類。
4.居民消費需求結構
居民消費需求結構是指居民消費支出在吃、穿、用、住、行等消費目的方面的結構,反映居民消費的目的結構。從滿足消費需求的不同層次劃分為生存消費、享受消費和發展消費三個結構。
生存型消費是補償勞動者必要勞動消耗所必需的消費;享受型消費是比生存型消費高的一個層次,而發展型消費則是比享受型消費更高的層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滿足生成型消費需求之后,就會逐漸向享受型消費和發展型消費方向發展,從而使消費結構中生存型消費所占比重下降,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所占比重呈現上升趨勢。
通常將吃、穿、住等方面的消費定義為生存型消費,將教育、交通通訊、醫療保健的定義為發展型消費,將娛樂文化服務、家庭設備用品、耐用消費品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務定義為享受型消費,用來大致反映消費層次的變化。
5.時間數列
時間數列是一種統計數列,它是將反映某一現象的統計指標在不同時間上的數值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所形成的數列。對時間數列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時間數列的編制與分析,不僅可以反映現象在過去不同時間發展的水平,描述現象發展的過程,從而更加客觀、深刻的了解和把握現象的狀態和特征。
我們采用統計表和折線圖對相關時間數列進行統計分析。
表格中的2009年至2019年數據是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的統計年鑒數據基礎上經過加工計算而來的,其中恩格爾系數來源統計公報和統計年鑒。
通過2009年至2019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時間序列進行統計分析和論證

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表1

通過對表1和圖1進行分析而知,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時間序列是下降趨勢,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在2009年至2011年時期,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處于40%--50%之間,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已進入小康階段;在2012年至2019年時期,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處于30%--40%之間,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已進入富裕階段。
1.通過2009年至2019年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八大項占總支出的比例時間序列進行分析說明。




由表2和圖2、圖3、圖4可以看出,農村居民八大項消費中食品占比是明顯下降趨勢,衣著占比略為下降,居住占比維持不變;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占比是明顯的上升趨勢;生活用品及服務占比變化不明顯,其他用品和服務占比略為下降;因此,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消費、發展型消費轉向所具有幾大標志:第一,交通通信消費上升;第二、文化娛樂消費上升;第三、醫療保健消費上升。可以得出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已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發展型消費發展。
2.通過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占比時間序列進行分析說明


根據相關經濟學的相關理論,當生存型消費比重趨于下降、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比重趨于增長時,可以判斷居民消費結構正趨向于優化。由表3和圖5可以看出生存型消費占比是明顯的下降,而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是明顯上升趨勢。
總上所述,可以得出我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由小康階段進入富裕階段,消費結構正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享受型消費轉變,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