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于菽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二十條的通知,其中第三條提出: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現階段我國的高職院校都在由前期的規模擴展向內涵發展轉變,高職教育內涵的核心建設就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教育部頒發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指出:“要依托信息技術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促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革,推進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深入、廣泛應用,適應信息時代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在諸多教育模式的研究中,混合教學模式受到了教育界和學者們的高度關注,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以行為主義和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等教學理論為指導,依托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重組、展現及運用,將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與網絡在線教學進行深度融合,以期兩者優勢互補,從而實現最佳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
本文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為例,探討如何在“雙高計劃”背景下開展混合課堂的模塊化教學改革。《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內容較多,下面以部分模塊為例來說明:
模塊一:安全用電模塊。該模塊包含知識點有:人體觸電的相關知識、安全用電的方法、安全用具、觸電原因及預防措施、觸電后的急救方法及電氣防火常識。首先線上觀看安全用電常識及急救的視頻及動畫,線下講授觸電的種類、電流傷害人體的因素、觸電的方式等知識點,著重介紹急救方法與步驟,在實訓現場做示范急救演示,學習后,讓同學們根據實訓室的假人的不同狀態做出正確的急救方式選擇并進行急救,教師對學生的整個操作過程及急救結果進行評分。
模塊二:半導體器件。該模塊中包含的知識點有:半導體的特性、PN結的單向導電特性、二極管的特性、晶體三極管的構成及特性,二極管和三極管的檢測與識別。和傳統的理論教學不同,所有的知識點教學都要圍繞半導體器件的實踐技能進行展開,面對如何測試及選用半導體器件的實際問題進行引導式教學,讓同學們有自主意識要去了解神奇的半導體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如何構成,主要參數有事什么,進而學習怎么使用、怎么檢測。半導體的內容比價枯燥、難懂,怎么在講課之初吸引學生的興趣很重要,此時利用微課、網絡資源的豐富、便利和具有情景設置的線下課堂效果較好。
模塊三:直流穩壓電源。該模塊包含的知識點有:單相半波整流、單相全波整流、橋式整流、濾波電路、硅穩壓二極管穩壓、帶有放大環節的串聯型晶體管穩壓。首先我們要制定計劃來完成這個項目,確定項目的內容:制作一個直流穩壓電源,一般普通的直流穩壓電源輸出不可調節,設定制作一個輸出電壓可以調節的直流穩壓電源。首先明確本模塊的學習任務,將同學分成8個組,通過討論、分析計算,選擇不同參數的元器件,并進行腐蝕電路板的設計,最終得到輸出電壓可調的直流穩壓電源。教學計劃的實施過程如下:老師講解直流穩壓電源的電路結構、組成,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大家討論現有電路的缺點,同學們根據學習到的的串聯穩壓電路,對現有電路進行改進設計,在老師的引導下加入調壓電路環節,分組討論、分析計算,再確定所需原件的參數,對照元器件手冊,確定原件。
模塊四: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該模塊包含的知識點:常用的邏輯門、基本的邏輯運算關系、公式法化簡、卡諾圖化簡方法及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步驟與方法、如何用芯片實現設計的組合邏輯電路。本部分學習同學們以基本的邏輯運算和邏輯門為基礎,同時需要學習并掌握邏輯表達式、真值表、波形圖、卡諾圖之間的轉化方法,能對邏輯函數進行化簡和變換形式以達到設計并實現搭接電路的目的,最后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布置不同的設計任務,學生初步完成設計任務后教師進行檢查,最后選擇不同的芯片實現不同形式的組合邏輯電路設計。學習情況更好的同學要求用譯碼器等中規模器件實現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在學習—設計—安裝—改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
模塊五:計數器。該模塊包含的知識點有:計數器的特點與分類、計數器的工作原理、計數器的表示方法、計數器芯片的使用方法。本模塊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兩個等級的任務,引導同學們完成前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和探索,根據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和,分配不同等級任務,第一級任務:計數器芯片的測試、級聯等基本應用;第二級任務:N進制電路的設計及電路實現,分配任務后,以任務為導向,除基礎知識點外,要分配與不同任務相契合的知識進行引導學習,還要求同學們能查詢資料獲得所需芯片的參數和基本資料,最后考核注重過程且變換不同進制的計數器設計要求,力求學生不論是理論還是實際操作都要達到熟練掌握的要求。
《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很豐富,本人在教學探索過程中設置了諸多模塊,投入教學后,從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由于篇幅所限,簡單選取以上部分內容,后續的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對模塊進行進一步優化和提升,進一步提升同學們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