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 肖延麗
1.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工程學院;2.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等技術的推廣,人類社會日益進入信息時代。在信息化環境下,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手段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醫學人文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長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今,網絡人文教育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1,2]。在教育領域實施“互聯網+”計劃,為信息化的當代的指明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在這種背景下,情景模擬與“互聯網+”的整合,已成為解決當前臨床醫學研究生學習主體地位不突出、與信息化社會脫節、人文教育難度大等問題的有效手段。
臨床醫學研究生在進入學校學習的同時,也成為了一名住院醫師。這就意味著,醫學研究生已經可以真正的開始與患者進行接觸,進入醫患溝通的實操階段,能夠體驗到醫患溝通的整個過程。首先,作為住院醫師的醫學研究生,已經成為醫院的一線大夫,工作量較大,與患者接觸多、接觸時間較長。其次,由于這些醫學研究生進入醫院時間不長,還需要與各方面進行磨合,存在一個適應醫院環境的過程。因此,需要加強學習來提高其專業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并掌握相關醫療政策法規,同時還需要進行培訓來提升其醫德醫風和人際溝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3,4]。
醫生不僅要有扎實的臨床技能,還要有善待病人的仁愛之心。臨床醫學研究生是未來醫療機構的骨干力量,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因此,醫學研究生人文素質的高低,對我國未來醫療服務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5-7]。醫生面對的是病人,而不僅僅是疾病。培養具有人文素質的醫生是社會醫學進步的必然要求。
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在讀研期間需要規培,即要求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接軌。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需要進入培養基地,接受為期近三年的規培,也就是說這些研究生的大部分學習和實踐時間需要在培訓基地中進行。以集中的方式為研究生開設課程是不現實的。因此,采用“互聯網+”教學模式對臨床醫學研究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是非常必要的[8]。
提高臨床醫學研究生的人文素質,首先需要充分認識人文教育對醫學的重要性。與歐美一些國家相比,我國醫學院校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交流能力的培養。因此,醫學專業學生對醫患溝通和應對策略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從而使醫學研究生比較容易受到醫患緊張關系的負面影響[8]。
在新形勢下,采用新興的教育模式對醫學研究生進行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過新興媒體技術,以及網絡公開課來開展醫學人文教育[8]。
新興媒體是指在信息時代,新技術體系下出現的,如微信、手機app等媒體形式。醫學院校以便捷的新媒體技術作為媒介,為醫學研究生提供線上、線下學習和實踐活動的資源。學生可以自由支配時間,接受醫學人文教育,從而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克服了學習時間不充足的局限性。
MOOC與傳統的網絡公開授課不同,其時間相對較短。學生可以隨時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進行在線學習,積極參與課程的互動活動、完成課后練習,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同時,學校也可以利用校園微信公眾號定時授課,避免了學生學習時間過于隨意的問題。
指導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臨床基地度過的,在這里教育的主體是指導教師[8]。在指導研究生理論聯系實際方面,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高校應重視指導教師言行的影響,監督和幫助指導教師不斷提高人文素質。
醫德醫風、生命理念,以及健康價值觀存在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醫學行為賦予其社會和人文屬性。為使臨床醫學研究生積極參與人文素質評價,需要構建和完善人文素養的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該評價指標引導和促進醫學研究生人文素質的培養[8]。
在醫患關系緊張問題時常發生的情況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面臨著更大的科研和學習壓力。還要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和緊張的醫患關系[9],特別是當傷醫事件被頻繁報道時,使得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此,在加強醫學研究生溝通能力的同時,更加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加強臨床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培養,幫助他們保持積極的心理健康狀態,建立正確的應對方式[8]。
情境模擬教學法是一種旨在創設模擬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扮演各種角色,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要求,從而解決現實情境中問題的教學方法。情景模擬教學法能夠為學生創造出一種接近現實的教學情境,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責任。學生可以在真實情境中體驗關愛,形成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形成自身的人文關懷價值取向。同時,臨床醫學生在完成各自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承擔不同的角色,有機會在任務模擬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從而提高臨床醫學生的表達能力。“互聯網+情景模擬”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互聯網+情景模擬”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
“互聯網+情景模擬”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組合拓展,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情景模擬教學法,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所灌輸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方法。教師構造模擬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學習知識,努力解決問題。在情景模擬教學模式中,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互聯網+情景模擬”教學旨在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將學生置于虛擬情境中,可以提高醫學研究生運用專業知識,以及進行醫患溝通的能力。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不僅僅是學生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其應用能力的提升[10]。從而有效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和醫患溝通能力,使其不易受醫患緊張關系的負面影響。
醫學的使命是治病救人,人文教育應該貫穿于高等醫學教育的全過程。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已經融入到了醫學研究生人文教育教學中,為傳統醫學人文教學提供了發展新思路。在情景模擬教育模式基礎之上,將“互聯網+”與醫學生人文教育相結合,采用“互聯網+情景模擬”人文教育模式,分析“互聯網+情景模擬”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策略,并通過具體案例來實現預定的教學效果,達到借助互聯網技術更好的促進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文教育情景模擬實施的目的。“互聯網+情景模擬”是教育形式的創新,突破了時空界限,縮小了虛擬與現實的差異,整合線下教育。學生不再拘泥于課堂,可以在網絡的任何區域隨時自由學習。同時,這種模式體現了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