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江蘇省腫瘤醫院
隨著醫院的日益發展,對財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新醫改政策的實施、“十四五”規劃的展望,如何真正地將相關業務融入到財務管理中,推動醫院管理邁入新臺階,是每個財務人員都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
固定資產是醫院重要的物質財富,對醫院的持續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醫院在固定資產的管理方面還停留在“想”的階段,尚未真正實現與相關實際業務相結合。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重點選取了醫療設備合同和固定資產為探究對象,探討業財融合模式下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
合同是經濟活動中重要的環節,對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起著重要的作用。醫院作為購買資產的主力軍,尤其是一些大型醫療設備,涉及金額較大、交易時間長,合同的簽訂、執行就必不可少,能夠有效地規避一些常規的風險、明確責任主體、促進經濟活動順利開展。
1.制度不健全、無章可循
1999年10月1日《合同法》正式實施,2020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但這兩部法律只是規定了合同的大體框架,并沒有細化到具體的執行標準和內容。我院也缺乏針對醫院歸口管理實際情況的合同制度,導致問題發生時無法可依、無章可循
2.缺乏風險評估和內部審計監督
風險評估作為內部控制的一大要素,是確保醫院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徑。目前合同管理的流程中對購置資產前的需求論證不充分、理由不完整,資產購置之后財務付款審核不及時。特別是合同金額較大的,沒有專業的風險管理委員會進行事前的風險等級評定,審計部門也只是對所購買資產或者服務進行資料、廠家資質等方面的審核,監察部門也流于形式。
3.合同簽署形式不規范、授權模糊
從醫院各個歸口匯總已簽署完成的合同來看,數量大、種類多。單是簡單的設備購買合同,種類就多達五六十種,合同模板不統一是目前大多數醫院存在的共性問題。醫院內部職能部門權責不明確,偶爾會出現部門章代替合同專用章、合同簽字方不是法人等錯誤情況。
4.合同的信息化利用程度低,無法有效地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這是我院的合同管理系統,由上圖可以看出存在3大問題:①數據統計不準確;②無法對不同經濟類型的合同進行區分,缺乏同一類型合同縱、橫向比較;③沒有設置預警值、付款提醒等關鍵指標。
5.合同簽訂后關鍵要素的執行尚未實現資產管理系統、付款業務的對接
合同系統不是獨立的,需要用動態的模式去加強管理。現在并未建立一個完整的合同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預算系統對接。因此合同關鍵要素如付款業務也無法在網批系統中建立聯系,財務上就缺乏付款與合同相關聯的審核點。
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要制定符合我院各個歸口實際需要的制度,制度中列明詳細的權責主體、解決辦法等等
2.加強風險評估和內部審計管理
合同簽訂前,由特定部門進行風險評估,劃分風險等級。另外院內審計部門還要加強對合同內容、執行情況的監督。
3.規范合同形式,明確職責權限
采用基礎的統一模板,合同中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等,除法人授權外,各職能科室、部門不得在合同上簽字,更不得隨意蓋章。
4.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提高數據分析效率
對合同簽訂前后的各個流程推行信息化建設,根據歸口需要定制特色化數據分析功能。
5.做好系統對接,實現數據共享
對于合同中關鍵要素涉及到醫療設備的如質保期、付款方式和條件,預算系統、固定資產系統、合同系統做好無縫銜接。
我院醫療設備數量多、種類繁雜,尤其是大型專用設備占主導。但是目前我院資產管理水平還停留在探索學習、不斷優化階段。
1.完善制度,重在執行。認真貫徹學習國務院制定的最新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條例》相關內容,并以此為依據完善符合我院實際需要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宣傳,強化日常管理,引進“使用責任制、交接制度、分級負責與歸口管理相結合”等等
2.規范流程。規范預算、資產申購、審計、招標調研、采購等業務流程,真正加強需求分析、論證,合理配置資源,由資管辦出具科室資產配置標準,改變目前我院臨床、病區、職能科室等隨意申請資產的不良行為。
3.強化核算,反映真實性。應當依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反映資產的真實狀態。另外對已購入未入賬、接受捐贈、無償調入、捐出資產也需要明確財務核算的要求。
4.細化效益分析指標。探索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細化衡量指標,增加如“投資回收期、邊際貢獻、內含報酬率、會計報酬率等等,使得指標具有全面化、動態化、應變性等特征,精確成本分攤方式,真正反映出大型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
5.提高資產管理意識。上至領導層下至使用部門全員都要有資產管理意識。由財務處資管辦主導,每個季處或者半年進行資產培訓,及時傳達新的理念。摒棄“重購置、輕管理“的片面化觀點。
6.加強監管和監督。每年定期對固定資產開展核資清查盤點工作,財務部門把好內部監督的關卡,審計處、檢查室定期進行抽查。另外要求資產使用部門每半年進行自查自評,并將結果告知資管辦。
7.搭建信息化數據共享平臺。借助信息平臺,合同管理、HIS系統、人力資源系統、PACS系統等與固定資產系統做對接,有利于數據的獲取,極大地提高運行效率。另外固定資產盤點采用 RFID技術
8.建立長效運行評價機制。一方面資產日常管理中,設計人性化考核指標,量化與質化雙效并舉;另一方面,對于資產維修后要進行報告分析,評價資產使用的效率。通過這種持續的運行評價機制使資產管理達到更高的一個臺階。
本文重點選取了固定資產運行流程中重要的環節:合同管理以及固定資產管理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基于目前的現狀進行分析,分別對此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并通過細化這兩個方面的研究加強業財融合,促進醫院有效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