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城
在校高職學生的課余時間都集中在高職學生社區,高職學生社區成了一塊擴大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獨立的區域,是高職學生素質擴展以及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新的空間。如何搶占這塊課堂之外的理想信念教育陣地,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及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創新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職院學生社區實施路徑,發揮其育人功能,是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高職學生社區思想政治育人
高職學生社區被視為第二課堂的延伸,學生的想狀況在學生社區一覽無余,在學生社區里學生們可以學習到怎樣和其他同學溝通交流、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參與區域建設、怎樣維護集體利益、自身利益及自身安全等等,這也是學生們為將來適應社會而進行的某一項預演。據調查,高職院校會根據新問題新現象不定期舉行不同主題的宿舍文化節,利用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多樣的活動形式,積極影響著學生的思想修養、文化修養、綜合能力等各方面。
高職學生社區管理育人
學生社區管理育人凝聚全員育人合力,整合現有資源全方位育人。最好的育人方式是莫過于“人育人”,高職院校學生社區盡最大的可能發揮人的力量,將學生社區全體教育管理相關人員進行整體分工,在社區外形成學校黨委-分管領導-社區負責領導-社區負責人頂級的領導力量,在社區內形成社區教師-心理輔導專家-社區學生干部-社區服務人員優化管理服務力量,在公寓內形成公寓管理員-樓棟長-公寓值班員-樓層長-宿舍長的管理服務人員,打造科學高效的管理育人團隊,并確保所有管理服務人員責任到位,相互協調,全方位發揮學生社區育人功能。
高職學生社區理想信念育人
根據學生學情調查,高職院校學生有超過12小時的時間是待在學生社區里,學生社區已成為學生一天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區域。比如說,在學生們在結束一整天的傳統知識灌輸后,晚間的“心靈交流”,基本上是每個宿舍的“必修課”,學生們會談論一些話題,內容從個人問題到學校發展再到國家大事,這種交流非常的自由,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毫不設防,這樣的狀況下,學生往往會對某一問題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看法,學生的最真實的思想狀況在這里一覽無余,這就為提高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最佳場地。因此需要大力加強學生社區的理想信念教育,補足精神食糧,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高職學生對理想信念認識不深刻
大家都知道,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是實現共產主義。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一個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然而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共產主義是什么、社會主義是什么;更有些學生認為兩個一百年離我們太遙遠了,根本不在意能不能實現;還些學生黨員認為理想信念就是要個要求自己,努力學生,不斷地挑戰新的自我,實現自我提升,為國家做出貢獻。
忽略了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主陣地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學生社區新矛盾、新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在網絡全方位覆蓋學生社區的情況下,學生獲取信息量大,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方面多元化發展,一部分學生更是沉迷于網絡,更讓人擔心的一部分學生容易為外界事物誘惑、搖擺不定,從而失去人生方向。老師們更注重學生第一課堂而忽略了這塊學生思想教育“寶地”,沒有細心地去了解學生們的心聲,忽視了學生的真實想法,從而拉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社區內教育內容以管理為主,理想信念教育難以融入
高職院校在學生社區教育更注重管理教育,上到學校黨委領導下到宿舍長,層層管理,推進“以管育人”模式,雖然將學生作為社區育人的受益者,忽略了學生是“育人”中的主體。社區中開展的“理想信念”主題文化活動也是由負責老師牽頭策劃、宣傳,然后再組織學生來參與,然而整個過程中,學生都是處于被參與的狀態,從而導致學生產生地抵觸情緒,促使理想信念教育沒有完全施展,缺少融合性,不能獲得良好效果。
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性相對較弱
高職院校的學生課堂基本都是利用教師講解和測試的方式來灌輸理想信念教育,沒有顯著成效,再加上在學生社區內基本以展板宣傳的方式來宣傳理想信念教育,兩者都沒有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導致學生的理想信念意識薄弱,難以做到知行合一,難以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堅定理想信念。
利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1.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既是學生社區的主人,又是學生社區的主題文化建設者、傳播者。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工作方法,尊重學生意見,廣泛收集學生對文化活動的意見與建議,發揮學生特長,有針對性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文化活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文化活動,這樣既可以讓文化活動充滿活力與生機,又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在自我探索中實現自我提升。
2.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社區文化活動中
紅色文化是我國優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和組成部分,也是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及深厚的革命精神,在紅色文化的激勵下,我們中國共產黨一路披荊斬棘帶領著中國人民創造奇跡,奔向新生活。紅色文化內涵豐富,可以作為理想信念教育的優質資源,也可以作為大學生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堅定理想的重要載體。可以將我國優秀的紅色文化借以視頻播放、案例分析、現場模擬和紅色文化知識大比拼等形式,來拓寬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學生社區的路徑。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來,并主動與現場參與者進行學習交流,共同了解我國紅色歷史文化的來龍去脈,學習紅色文化所代表的歷史精神和重要價值,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品質。
充分利用“寶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1.鼓勵專業的思政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與學生“零距離”接觸
一方面建立健全專業的思政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入住宿舍制度,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教師們的業務能力,而且可以更及時的、直接的傳播先進的思想理念,為學生樹立榜樣,傳播正能量,實現“潤物細無聲”式的滲透教育。另一方面,入住宿舍的教師們可以在所管理的宿舍內發展“第二只眼”(學生干部),特別是在晚間的“心靈交流”期間,可以有意識地引導交流會的輿論導向,這樣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社區物質文化建設
根據現有的物質條件,加強學生社區的物質文化建設。學生社區物質文化建設不僅僅是體現在硬件上的提升與保障,更是學校精神的融入,是充分發揮學生社區這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一方面可以通過電子顯示屏、宣傳欄、宣傳海報、宣傳板、宣傳廣播和石雕木刻、名人名言等,將理想信念教育、校園文化精髓等內容呈現出來,強化外顯型性文化視角效應,達到一個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建設學生社區文化活動室,既為學生提供學生社區內學習、休閑、娛樂的空間,又可以達到教育效果。
3.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在互聯網信息可以不斷發展的基礎下,網絡已全覆蓋的學生社區,一是可以通過易班、微信、微博以及完美校園等平臺,以形式多樣化的方式將理想信念教育內容進行推送,這樣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挖掘理想信念教育內涵的積極性;二是要求學生黨員下載“學習強國”,并鼓勵其他學生積極主動下載“學習強國”,“學習強國”平臺中不僅有非常詳細的中國發展史資料,還有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飲食、環保等國內國外海量新聞和知識,利用“學期強國”平臺激發學生學習力量,不僅開闊了每位閱讀者的視野,而且更加了解國家歷史進程,堅定理想信念。
利用實踐活動加深理想信念教育
1.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資源
湖南除了有好山好水之外,更是“革命搖籃,偉人故里”,作為近現代革命策源地的湖南。湖南蘊藏著巨大紅色文化資源,也是全國黨性教育優先陣地。通過開設當地紅色文化選修課、組織紅色文化活動及實地參觀學習等方式,培養高職學生的愛國之情,塑造高職學生的報國之志,使高職學生進一步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2.利用校企合作增強理想信念教育
加強高職院校和企業單位合作,更多地給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前提是對即將合作的企業單位進行篩選和實地調查,選選擇責任心強、企業文化氛圍濃、發展前景好的企業與學校合作,這樣從根本上保證企業對學生的教育是積極的、正向的。在實習過程中把理論與實踐更好地融合,讓高職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接受更有針對性的技能訓練、了解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傳播,真真切切的貼近社會,讓學生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激發學習動力。
[本文系基金項目:本文為2019年度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職學生社區實施路徑研究”(課題編號:HNHYDJ201906)的階段性成果。]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