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松濤 徐良霞 李兵
在“互聯網+教育”的線上教學下,以高校學科競賽為抓手,如何有效地運用移動教學平臺的線上教學模式,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必須要深度探討的問題。近年來,筆者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別的專業技能和學科競賽活動,隨著不斷對各類學科競賽的積極參與和洞察研究,指導學生創作的參賽作品在數量、質量和獲獎級別、比率上,每年都能實現新的突破,通過師生對各專業實踐賽事的參賽,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和“以賽促改”的實踐教學目的,進而為課題的研究既提供了研討的平臺,又能夠檢驗課題研究的效果,也能提高和開拓教師的“教”鍛煉和學生 “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在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洞察性研究成果。
學科競賽在高校中的開展,目的之一就是把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達到優化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學科競賽在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方面也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高校通過借助學科競賽的實踐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師生的專業實踐應用能力,例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簡稱大廣賽)、上海國際大學生廣告節(簡稱大廣節)和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簡稱學院獎)等,均是具有15年以上國家級別的學科競賽,每屆采取“真題真做”知名企業實踐命題的形式,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教學成果,把課堂教學引向實踐,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實踐性應用型廣告藝術創新創業型人才。
“大廣賽”“大廣節”和“學院獎”這三項學科競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報名參加,據官方統計和公布的數據,每屆賽事參賽院校全國有近1100所,直接參與師生超過50萬人次;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的效果,在全國高校和大學生群體中擁有廣泛的認可度和知名度。命題企業通過參與賽事,達到為企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宗旨;通過舉辦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廣告創意大賽等一系列實踐活動,結合行業發展需求,連接專業領域全產業鏈,致力于把創新創業意識融入人才培養。
“互聯網+教育”的全面來臨,“后疫情時代”對教育教學的改革影響和實踐教學的深層次創新,也進一步促使高校對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學科競賽式的實踐教學深度洞察的研究與應用。同時各類學科競賽也及時適應新發展、新環境的影響,全面發展和應用各類現代數字技術手段來完善和推進賽事,為高校的線上教學注入了全新活力,在實施教育的實踐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績。
“互聯網+教育”的新突破
全國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使得“互聯網+教育”的線上教學活動,得以應用與有所創新。“大廣賽”“大廣節”和“學院獎”等學科競賽充分運用抖音、釘釘、騰訊云課堂、 B站等線上平臺進行直播與交流形式,通過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和命題企業優秀代表,為參賽師生搭建“企業—學校”零距離的在線學習交流平臺,及時、便捷地為參賽師生通過制作簡短的視聽資源來開展線上專題講座、企業命題解析和實時學習交流等活動。切實做到了各命題企業講師齊上陣,在線答疑解難題;跨時空面對面交流,掌握命題策略單第一手資料,對參賽作品的創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互聯網+教育”下學科競賽的創新
在“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在產教研融合的新形勢下,各高校都在利用整合的資源優勢,積極運用與探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學科競賽式的實踐教學模式。筆者在近年來的教學一線工作和指導學生參賽中,一直在積極探索著學科競賽對專業學科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相關的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結合專業的實踐教學特點,以“大廣賽”“大廣節”和“學院獎”為線上實踐教學開展的保障性平臺,并依據對參賽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提高與進步,為有效的檢驗標準。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之中,高校通過學科競賽平臺的延伸合作,改革和創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優化對適應社會需求的高水平應用型實踐人才的培養的方式和途徑。
“互聯網+教育”,借力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資源
“互聯網+教育”融合各類優質的社交與教育資源,在如今的交流和學習過程中越來越被重視和應用。通過“互聯網+教育”的傳播,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新興媒體如門戶網站、短視頻網站、社交媒體、垂直App、電商網站等廣受企業的青睞,尤其是借助于騰訊、微信、抖音、快手、B站、釘釘、小紅書等互聯網平臺進行“吸粉”營銷傳播,在近年的 “大廣賽”“大廣節”和“學院獎”等學科競賽中是廣被命題企業使用,尤其是疫情防控階段,學科競賽平臺聯合互聯網平臺開展各類型的線上活動,一度掀起了學習、創作、交流和研討的熱潮。
“互聯網+教育”,新思路和新擔當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更好地傳播積極的、樂觀的、正能量的信息給廣大受眾,第12屆“大廣賽”的公益命題《戰“疫”》微博賽、第18屆“大廣節”《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的公益海報創作和第18屆“學院獎春季賽”公益定向命題《你好,中國就好》,這3項全國性的學科競賽快速地得到了全國高校師生的積極參與,體現出創意在危難時期的特殊傳播價值和信息傳播的社會信任。同時,通過在“互聯網+教育”的指導思想下,以學科競賽來帶動實踐教學,不僅增強了參賽師生之間的這種特殊情誼,而且為激發了處在疫情之中的高校師生的創意才能和傳播力,展開全新思考,創新解決方式,展現出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戰“疫”傳播的創意力量。
學科競賽的理念即“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在提升高校師生的專業教學技能和實踐運用能力方面,彰顯出了“教”與“學”的重要性。尤其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結合各個學科競賽中企業命題需求,執行“真題真做”的實踐教學模式,促使線上和線下各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滲透的教學創新。
以產教研融合來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以高校產教研融合的教育特點,采用學科競賽的實踐教學方式,有效地整合各類教學與創新創業資源。以應用型實踐教學的課程建設為主,利用“大廣賽”“大廣節”和“學院獎”等學科競賽的有利資源,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實踐教學之路。以學科競賽中的優質命題企業為突破點,高校在加強對產教研用“四位一體”的實踐應用型學科建設上,借助各類學科競賽的平臺和有利資源,強化學生深入到命題企業的專題項目實訓操作之中,提升其所創作的參賽作品具有落地執行的機會,在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造機會。
增加師生互動和“教”與“學”的協作共進
如今移動教學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互聯網+教育”之中,移動教學在增加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協作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特色,尤其利用移動教學手段來在線上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實踐教學得到很好的詮釋。在學科競賽的參賽過程中,一方面,由于師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即為同一個賽事、同一個命題和同一個創作類別,增加師生之間互動的頻率,優化了學生之間互動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指導和參與學科競賽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教師的“教好”和學生“學懂”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協作共進的實踐教學效果。
學科競賽給授課教師提供真實的實踐教學平臺和資源,也為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所學的機會,促使師生共同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轉化和應用在專業實際操作技能。通過借力學科競賽平臺的優勢資源來全面提高“教”與“學”,教師在實踐教學即指導學生創作作品參賽的過程中,探索出了線上和線下互動教學與交流的實踐性教學經驗,很好地在專業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得以應用與改進。
堅持以賽促學,發揮競賽育人功能
“大廣賽”“大廣節”和“學院獎”等學科競賽,都是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命題的發布、命題解析、線上巡回講演、相關賽事信息的公布與交流與各類參賽作品的提交,采用的是“命題式”的“真題真做”實踐教學法,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了實踐教學機制的教學內容。 各項學科競賽所實施的“真題真做”命題形式,能夠全面提升參賽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在達到“以賽促學”目的的同時,也發揮出了競賽育人的功能。
堅持以賽促教,教師積極投入教學改革
學科競賽是對參賽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的全面考察,也是對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效果的檢驗,也即是達到“以賽促教”的實踐教學效果。學科競賽是教師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學習能力轉化為實際動手能力有力保障,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伸明智選擇。在施教的過程中,教師把課堂教學內容轉化為競賽題目、實例、成果等并融入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彰顯“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同時,學科競賽的經驗在學校的教學改革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為教師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作為高校教師的筆者正是學科競賽的受益者之一,近年來筆者圍繞學科競賽展開教研和科研課題項目申報、研究,已有4項課題研究項目獲得省級的立項。通過學科競賽課題研究的需求,引導學生參加課題輔助研究,提升了學生的競賽能力和競賽水平,在專業學科建設和課程改革中,也不斷獲得突破性的成績,形成了良性循環教學效果。
堅持以賽促創,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在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也即“以賽促創”的指導思想下,學科競賽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同時也能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思維能力。依據社會或專業實踐運用的學科競賽,促使參賽學生,不僅需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而且更要在所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系統地做到命題解析、檢索和收集資料、知識拓展查詢、團隊協作、小組研討、提案論證、專家咨詢等方式, 在創作的參賽作品中一步一步地展示著創新思維進步與不斷完善,從而達到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和落地可執行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在 “互聯網+教育” 視域下,依托于產教研融合和創新創業的教育模式,以學科競賽為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執行中,依托于其學科競賽的“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 和 “真題真做” 的主旨思想,結合高校和學生的特點在實踐教學中以線上教學的創新和延伸性運用契機,合理、有序地把學科競賽實踐教學模式貫穿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之中,在學科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發揮著實質性的作用。從研究到應用,從應用到實踐,從實踐到研究,形成一個閉環,必將會形成良好的實踐教學成果。
[本文為2020年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支持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線上教學工作特需項目——重大線上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移動教學平臺在線上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媒體融合下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科競賽互動教學為例”(項目編號:2020zdxsjg382)、2020年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新時代下學科競賽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以‘大廣賽和‘大廣節學院獎為例”(項目編號:SK2020A0934)的研究成果。]
(萬博科技職業學院)(戀愛婚姻家庭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