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燓?


摘 要: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是當前中考語文試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以其所具有的綜合性、實用性、開放性、探究性等特點,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逐漸上升。因此,有必要加強中考非連續性文本命題研究,以更好指導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本研究則從非連續性文本命題內涵、特征、價值等基本概述出發,就其考查內容、方式、能力等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提出來應對中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題的幾點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考;非連續性文本命題;文本閱讀
一、 引言
自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被納入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后,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實踐證明,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對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價值信息挖掘能力、信息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提升存在積極影響。近年來越來越多省份提高了在中考語文試題中的比例。因此,加強非連續性文本命題研究,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存在重要現實意義。以下是筆者對中考非連續性文本命題的幾點認識,意在拋磚引玉。
二、 非連續性文本的內涵、特征以及價值分析
(一)非連續文本的內涵
非連續性文本(Non-continuous text)又被稱為“間斷性文本”(Intermittent text),是基于社會信息化發展下形成的一種文本形式。相對于敘述性文本、說明性文本、議論性文本而言,非連續性文本多由邏輯不嚴謹段落層次構成,是多種材料的組合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圖表、廣告、目錄、產品說明、圖畫等。非連續性文本與生活息息相關,其閱讀屬于實用類文本閱讀。
(二)非連續文本的特征
相對于連續性文本而言,非連續性文本具有“直觀性、綜合性、實用性、開放性、探究性”等特征。就直觀性特色而言,主要體現在非連續性文本表現形式上,即文本閱讀多以圖畫、表格等形式呈現,使閱讀者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文本主題,發現文本信息之間存在的關系。而綜合性、實用性、開放性、探究性更多地體現在非連續文本閱讀功能上。就綜合性而言,非連續性文本內容主要來源于生活,涉及的內容眾多,如社會熱點內容、科技創新內容、傳統文化弘揚與繼承內容、生態環保內容等,且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與分析文本,闡述自己閱讀體驗。例如,2017年某市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語文試題則由兩個折線圖構成,其主題是“發電裝機”(如圖1所示)。
圖1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試題
(三)非連續文本的價值
非連續文本閱讀及其測試的價值是豐富且顯著的。
從語文教育角度來看,非連續文本進入語文教材之后,改變了語文教學以連續性文本閱讀為主的格局,有效豐富了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同時,非連續文本除注重閱讀體驗外,也注重學生文本信息檢索、分析、整理等能力培養,可有效滿足素質教育對語文課程改革的要求,促進學生全面化發展。
從學生培養角度來看,非連續文本閱讀充分體現了語文“工具性”特征,它能夠以語文閱讀為立足點,將多學科內容有機結合,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開闊視野,提高對其他學科知識與技能的了解,以更好運用語文解決實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非連續文本多有一種以上文本類型構成,文本之間的觀點或相同或相悖,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聯系既有經驗與知識進行分析、歸納,并闡述自身體驗或發表自身見解,利于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培養,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
三、 中考非連續性文本命題的考查內容與方式分析
(一)中考非連續性文本命題的考查內容
對近十年我國東部省份(浙江、湖北、陜西、四川、重慶、北京等)中考語文試卷進行調查研究,發現中考語文試卷中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呈逐年增加發現趨勢,所考查內容多圍繞學生日常生活展開,涉及“時代閱讀”“科技知識”“時事熱點”“文化廣角”“生活百科”“社會現象”等眾多主題。因此,在備考過程中,教師可多收集與之相關的非連續性文本資料,開展專題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答題能力。
就陜西省2019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卷中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而言。根據“現代文閱讀(一)”中的四則材料內容可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主題屬于“生活百科”。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對睡眠、睡眠重要性、影響睡眠因素等具有一定認知和了解。
(二)中考非連續性文本命題的考查方式
對歷年中考非連續性文本命題考查方式進行分析,發現在試卷考查中具有單一類型的非連續性文本命題,也有混合型非連續性文本命題,其中混合型命題所占比重較大,約為58%。在單一類型命題中,文本類所占比重最大,超過80%,圖表與圖畫類命題較少;在混合型命題中,“文本+圖表”類命題所占比重最大,超過69%,“文本+圖畫”類命題、“文本+圖表+圖畫”類命題較少。但在所有命題中,“文本+圖畫”類命題、“文本+圖表+圖畫”類命題要多于“圖表”類命題與“圖畫”類命題。與此同時,非連續性文本命題在設置上,可分為客觀題與主觀題兩大類。其中客觀題多以選擇題、填空題等形式表現,而主觀題多以信息歸納、圖表概括、問題反思等形式表現。
同樣以陜西省2019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卷為例,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中的第三題:
下面對【材料二】有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人體除大腦外,其他器官都可以通過放棄和替換受損細胞的方式來修補自由基給人體細胞造成的損傷。
B. 大腦內的“類淋巴系統”高效清除大腦代謝廢物的“大掃除”工作,基本上是在人處于睡眠狀態下完成的。
C. 睡眠不足可使人體出現肝氣不疏、氣血虧虛、脾胃失調和腎功能低下易起夜等問題,也增加了感冒的概率。
D. 睡眠不足會引發多種基因功能改變,而充足的睡眠則能增強基因的功能,進而促進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