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聰俐 高敏艷

作者簡介:趙聰俐,女,1979年5月,講師,天津中醫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高敏艷,通訊作者,女,1961年5月,副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
摘要: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高等數學課程在高校各專業課程設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開展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本文重點闡述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意義、課程思政元素、課程思政實施路徑和教學設計案例。
關鍵詞:課程思政 高等數學
一、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背景
1、思想政治融入專業課堂的背景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很多關于新時期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講話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9年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不可替代。這些重要論述是對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的科學把握,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書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論述,更是推動了高校立德樹人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向所有課程為主渠道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育人向課程思政育人的方法論轉變。因此以課程思政建設促進立德樹人工作,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我們每一門課程的新任務。
教育部“高等數學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指出,課程思政建設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綱要”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尤其明確了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著手點。例如,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永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課程思政,其含義就是把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融入所有課程,讓所有課程都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價值,讓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培養出既有專業素養、人文情懷,又具有美好道德情操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高等數學課程開展思政建設的意義
高等數學是我校各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是各專業后續數學類課程及專業課程的基礎,對每個專業的學生知識體系的搭建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受眾面廣,幾乎覆蓋全校的所有一年級學生。因此,高等數學這門課的課程特點和教學地位,決定了它在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但高等數學理論抽象、邏輯性強、難度系數大,如何在這樣一門內容艱澀、專業性強的基礎課程中呈現出“思政味道”,將價值觀引領成分融入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中,是筆者不斷思考和探索實踐的課題。
二、高等數學課程簡介
1、課程內容
高等數學是理、工、醫、文、農、林、牧、漁、經濟類、管理類等專業的必修基礎課,是我校食品衛生與營養、醫學信息工程、中藥、制劑、臨床藥學、藥學、中藥資源、中藥工程、中藥制藥、醫學實驗技術、臨床醫學、社會保障、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對象為實變實值函數,研究方法是極限思想。通過極限思想研究函數的分析性質和分析運算,包括一元函數的微積分、多元函數的微積分、空間解析幾何、微分方程、級數等內容。
2、課程目標
我校自2014年以教學設計代替教案,教學設計中課程目標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價值目標。我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以來,將高等數學課程目標中的情感價值目標調整為思政目標。以下是高等數學課程目標內容:
知識目標:通過高等數學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函數、極限、連續、一元及多元函數微積分學、常微分方程、無窮級數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運算等能力。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建模的初步能力,數學軟件運用能力。
思政目標: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三、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
筆者認為,做好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有三個關鍵步驟。第一,挖掘思政元素,思考分析高等數學課程中蘊含著哪些思政元素。第二,實施路徑,從高等數學的哪些方面挖掘思政元素,第三,教學設計,如何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中。
1、思政元素
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的自豪感。
2、實施路徑
數學發展史、科學家故事、概念和定理的介紹、計算和證明的過程。
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到高等數學教學中,實現教學目標與德育目標相融合,做到如鹽融水、潤物無聲是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不斷追求的目標。
下面以微分方程為例說明如何做高等數學的課程思政。(見附表)
四、結束語
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實踐中,在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基礎上,不斷修改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高等數學課程的吸引力,符合新時代大學生渴望思想進步、價值提升、探求知識、服務社會等多維度素質培養需求,符合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全面樹立立德樹人、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等院校人才”的培養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為天津中醫藥大學2021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面向專業需求的本科數學類課程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課題編號:2020JY065)。
參考文獻:
[1]習近平.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的講話: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2]習近平.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3]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2020年5月.
[4]高海平,朱劍,李志軍.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實例探究.高教視野,2021.24.
[5]高明,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9 (3):60-66.
[6]馬瑩,張家秀,李子煊.探究高等數學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16).
作者單位 天津中醫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