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少數民族獨有的文化特色。本文針對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發展現狀以及開發利用策略進行設計探究,提出傳承和保護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9-0069-02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崇左市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設計研究”(項目編號:2017KY1457);廣西職業教育專業發展研究基地“廣西職業教育建筑裝飾專業群發展研究基地項目”(桂教職成【2018】37號)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發展現狀
廣西少數民族相對較多,有壯族、漢族、瑤族、苗族等40多個民族雜居,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據總體的38%。少數民族以自身的勤勞以及智慧創造了獨特的文明,尤其是傳統手工藝品,是其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發展歷史悠久,并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尤其是織錦、印染、銅鼓、刺繡等都屬于民間特色手工藝的精華,也代表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近年來,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產業基礎發展相對良好,尤其是在近年來我國加大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民族工藝美術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廣西民族文化企業也相應地增加以及從業人員規模不斷地擴大。當前廣西為了促進民族工藝的長遠發展,第一年度都開展一次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八桂天工獎”,“八桂天工獎”獎項是廣西為傳承和發展優秀民族文化,培育工藝美術人才,促進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而設立的,是廣西工藝美術行業的最高獎項。此賽項立足于少數民族,大賽主要是廣西的傳統手工藝品包括織錦、陶瓷、編織、雕刻等,這已經成為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從當前的實際發展狀況來看,眾多特色少數民族的手工藝品已經逐步進入產業化發展道路,并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這已經成為當地的脫貧致富重要手段。但是整體來講,對于廣西而言,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產業化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并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和產業效應,這也是受到了眾多因素的限制。
第一,法律保護以及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盡管近年來我國和當地頒布了一系列關于保護工藝美術發展的相關政策,但是這些大多數是指導方針以及宏觀部署缺乏較強的操作性,同時在實際發展中又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使得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保護的相關政策得不到有效的實施。眾多少數民族的特色手工藝品存活與民間鄉村發展存在意識上的差異,使得一些保護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實,尤其是缺乏自上而下的保護和優惠政策。
第二,民族技藝傳承難度較大。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大多數是采取純手工制作的方式,整體的傳承難度大。尤其是一些手工藝品的制作流程較為復雜,核心技術掌握難度相對較高。在新時期機械化生產方式和經濟發展的沖擊下,眾多手工藝人逐步轉行。而一些年輕人并沒有主動學習的意愿,這就導致了一些特色手工藝品的傳承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傳承人少。此外一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工藝大師得不到相應資金的扶持以及補貼,使得這些人的技藝傳承責任心和積極性都受到了挫敗,這就導致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存在著少數特色手工藝品數量少、規模小以及設備成就等多項問題。
第三,市場意識較為薄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廣西少數民族的特色手工藝品生產以及銷售仍然處于原始狀態。大多數手工藝人缺乏市場經營的理念,無法主動地開拓市場。這就導致了少數民族的一些特色手工藝品,并沒有形成相應的競爭態勢,經營模式也相對落后。尤其是一些私營文化企業在實際經營中缺乏相應的正確引導,整體的經營風險相對較大,對于其常年的規劃以及方場是非常不利的。
二、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發展對策
第一,保證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針對當前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操作性相對較低的問題,在新時期需要保證政策的穩定性,并制定一些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地方政府也需要在相關法律的基礎上針對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發展的特殊性來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例如,廣西可以針對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來建立優惠政策以及激勵政策,使得一些中小文化企業可以獲得信貸方面的優惠,并解決其資金運行困難的問題,同時在實際發展中可以建立一些專項資金為充分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來做出相應的貢獻。
第二,傳統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在當前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設計以及發展中,需要逐步融入民族傳統文化少數民族的眾多特色手工藝品,自身的應用功能正在退化,這也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些手工藝品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蘊含著較為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因此,在針對這些特色手工藝品進行創新發展時,需要使得其外在包裝以及色彩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現出傳統民族文化。在產品設計中,需要注意在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濃厚,在體現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展現產品的外在特性以及內在品質,使得這些特色手工藝品的外觀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并增強眾多消費者的認同,從而增加對于民族品牌的忠誠度。
第三,特色產品開發與科技的融合。在實際設計中可以借助于現代科技工藝來改變當前的設計水平,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一是在針對相應產品進行設計時,需要注重充分發揮少數民族自身的科技創新性,尤其是中國少數民族掌握著傳統手工藝,在此基礎上可以培養其創新意識,讓其積極主動地加入技藝創新中。二是在實際創新中也需要注意引進一些科技人才,通過產業政策的優惠來吸引專業人才投入到傳統手工藝品研究中,使得一些研究的成果應用到實際生產中。例如,在實際設計中可以改進一些機器設備通過機器來代替傳統的手工藝,以織棉用的織機為例,在實際設計制造中,可以通過現代機器來逐步改變木結構的織機。三是在實際設計中需要注意用現代化的裝飾方式來美化手工藝品,盡管中國少數民族的手工藝做工十分精美,但是仍然無法擺脫其民間產品的特質。因此,在眾多傳統手工藝當前生產以及銷售中包裝十分簡易,無法吸引現代人的注意力。因此,在實際設計中需要注意現代化裝飾的應用,用含有豐富民族傳統元素的包裝來保證產品的特色化,并不斷地吸引眾多消費者的注意力。
第四,創新設計形式形成產業化。在實際設計中,也需要注重挖掘特色手工藝品的特色,對產品進行創新設計和社會化功能,使其實現市場化產業發展,針對當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應用功能挖掘時需要注重民族元素的挖掘和產業融入市場化理念。眾多少數民族的傳統手工藝品,源于當地的生產以及生活需要,因此其具有一定的應用功能。但是在現代化社會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消費理念也發生了變化,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手工藝品被其他物品所代替,主要原因是創新性不夠。在新時期追究環保理念以及懷舊需求的情況下,傳統少數民族的特色手工藝品具有一定的原生性和創新性,這樣的創新產品對會受到眾多人們的喜愛。因此,在實際發展中需要針對一些高端的消費群體進行挖掘,包括常說的壯錦和精致的藤椅沙發等。此外,在新時期需要從產業化發展的角度來針對這些手工藝品的設計元素和經濟功能進行挖掘,在新時期廣西少數民族的特色手工藝品自身的經濟功能逐步被重視,尤其是在新時期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需要借助于時代背景來將一些特色手工藝品實現產業化發展,并借助于旅游業以及休閑業來充分挖掘這些手工藝品自身的價值,將其作為廣西地區少數民族的特色代表,從而來逐步實現全方位的產業化大發展。
三、結語
總之,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很多,特色也很明顯,這些少數民族的特色手工藝品凝聚了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因此其審美情趣十分獨特,可以將其逐步開發為紀念品以及工藝品,從而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也可以實現手工藝品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結合少數民族的傳統手工藝品來逐步喚起這些少數民族的文化自信,使其逐步主動承擔起傳承文化的重要職責。
參考文獻:
[1]陳良.壯族織錦技藝的傳承與發展的研究[J].美術大觀,2018,(10):82-83.
[2]陳良.民族工藝品課程開發與教學研究[J].美術大觀,2015,(11):152-153
[3]陳文苑.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電子商務發展研究——以云南省為例[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20,37(01):80-86.
[4]趙立石.基于黑龍江流域少數民族手工藝的文創品牌設計研究[J].藝術教育,2019,(12):161-162.
作者簡介:
陳良,男,廣西北流人,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與民族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