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婷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重慶 400000)
在妊娠期常見合并癥中,妊娠期高血壓十分常見,其通常發生在妊娠20 周以后至產后2 周內,產婦一般以水腫、蛋白尿、高血壓等作為臨床表現[1],該疾病不僅對產婦自身健康造成影響,同時對胎兒健康造成影響。研究顯示[2],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導致臨床高齡產婦不斷增加,使妊高征發生率呈升高趨勢,對于該類產婦,在給予其積極控制血壓的基礎上,再開展針對性的孕期管理和護理措施,對改善母嬰結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妊高征孕婦孕期管理及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質量的提升效果,具體內容見下文。
將2018 年5 月—2019 年10 月在本院就診的妊高征孕婦80 例納入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納入標準:(1)均為單胎;(2)符合我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中有關妊高征的相關標準[3];(3)產婦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4)本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排除子癇、子癇前期、原發性高血壓產婦;(2)排除合并甲亢、妊娠期糖尿病產婦;(3)排除合并惡性病變產婦;(4)排除精神異常以及意識障礙產婦。
觀察組年齡21 歲~35 歲之間,年齡平均值(28.25±1.12) 歲, 孕 周34 ~39 周, 平 均 孕 周(36.52±1.32)周,其中經產婦23 例、初產婦17 例。對照組年齡22歲~35歲之間,年齡平均值(28.65±1.52)歲,孕周34 ~40 周,平均孕周(37.22±1.82)周,其中經產婦24 例、初產婦16 例。兩組資料比較,結果顯示無統計學差異,用P>0.05 表示。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告知產婦有關分娩相關知識,從而消除其顧慮,并加強有關妊高征的相關知識健康教育,使其能夠提高配合度。
1.2.2 觀察組采用孕期管理及護理干預
(1)健康教育: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由資深護師、營養師、婦產科醫師組成,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如建立群組、門診咨詢、健康講座等,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內容包括:分娩相關知識、妊高征的發病機制、注意事項、治療方法、預后等等,使產婦能夠對自身疾病有充分認知,消除顧慮。
(2)飲食運動干預:根據產婦自身情況,制定針對性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等,并與產婦孕前、孕后體質量結合,制定營養膳食食譜,并告知其運動和飲食的重要性,使其能夠提高配合度。
(3)心理護理: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并給予患者充分支持和鼓勵,引導其保持樂觀積極態度,同時對于其他方面的障礙應進行針對性解決,從而消除產婦不安和焦慮情緒,有利于分娩順利開展[4]。
(4)感染預防:開展衛生知識講座,使產婦能夠自覺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在護理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加強對傷口以及外陰的清潔和消毒;產后早下床、早活動,從而促進其早期排凈惡露,并告知產婦產褥期如何正確自我清潔,以達到降低感染風險目的。
(5)孕期監測:在產科監測腹圍、血壓、胎心、胎動、宮高,同時需對產婦體重以及血糖變化進行密切監測,對產婦運動和飲食情況進行記錄,以利于對護理方案和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比較兩組血壓改善情況、妊娠結局、圍產兒健康情況。
本次結果中,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6.0 進行處理,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 察 組 干 預 后 收 縮 壓(126.22±2.02)mmHg、舒張壓(83.02±1.02)mmHg 均低于對照組收縮壓(132.25±2.85)mmHg、舒張壓(90.25±1.58)mmHg,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血壓改善情況的對比( ± s,mmHg)

表1 血壓改善情況的對比( ± s,mmHg)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147.25±2.65 126.22±2.02 96.52±1.12 83.02±1.02對照組 40 147.26±2.77 132.25±2.85 96.54±1.45 90.25±1.58 t - 0.016 10.917 0.069 24.314 P - 0.987 0.000 0.945 0.000
觀察組妊高征孕婦妊娠結局(自然分娩所占比95.00%、陰道助產所占比2.50%、剖宮產所占比2.50%)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所示。

表2 比較妊娠結局[n(%)]
觀察組圍產兒健康情況(新生兒低血糖所占比2.50%、無新生兒肺炎、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圍產兒健康情況[n(%)]
妊娠期高血壓是指女性妊娠和血壓升高共同存在的一種疾病,其發病機制十分復雜,一般以水腫、血壓升高作為臨床表現[5],部分產婦易出現全身性痙攣和昏迷等嚴重后果。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常規對癥治療為主,比如解氫、利尿、降壓、吸氧、擴容等等,從而達到改善母嬰不良預后、妊娠結局目的。而在臨床醫療救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護理干預占據重要地位[6-7],而護理質量的好壞能夠對產婦癥狀的改善和控制造成直接影響,與母嬰安全具有密切關聯性。孕期管理和護理干預強調在整體護理管理上,不斷發現護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從而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目的[8]。而在本次結果中,觀察組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妊高征孕婦妊娠結局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圍產兒健康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提示,孕期管理及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產婦收縮壓和舒張壓,同時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改善新生兒結局,保證新生兒健康。究其原因,由于產科護理工作量大,且護理服務對象較多,存在經驗不足、與產婦溝通少、重視度不夠等問題,而孕期管理主要將產婦作為中心[9],并注重過程管理、細節管理,加強健康教育、運動和飲食干預、心理護理、感染預防、孕期監測等護理內容,能夠使護理服務內容不斷完善,同時能夠將護理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提高,為產婦提供更為專業、全面和科學的護理服務,使整體護理質量水平得以提升[10]。
綜上所述,妊高征孕婦孕期管理及護理干預對提升新生兒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且能夠改善妊娠結局,控制血壓,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