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董秋梅,陳 琨,王慧敏
(內蒙古醫科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陰虛內燥型2 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癥是一種臨床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多是由于消渴陰虛內燥體質所致,其發病率較高,患者常會表現出眼部干澀、磣痛、充血、癢、畏光、有灼熱感和有異物感等癥狀,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干預,控制患者的病情發展,很容易引起其他嚴重的眼部疾病,對視力造成嚴重損傷,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工作[1-2]。因此,研究出該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在臨床中,藥物治療是該病的首選治療方式,分為外用和內服,合理用藥往往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為研究對陰虛內燥型2 型糖尿病干眼癥患者采取滋陰潤燥法治療的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本文特選取60 例患者展開分組治療探討,詳細研究報告如下。
選取我校附屬蒙中醫院中醫科門診于2019 年1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60 例陰虛內燥型2 型糖尿病干眼癥患者為本次研究資料來源,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進行分組治療探討,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 例,其中,在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占17 例,女性占13 例,年齡皆處于32 ~65 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39.27±6.13)歲;在觀察組患者中,男性占18 例,女性占12 例,年齡皆處于30 ~67 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40.03±6.21)歲。兩組患者對比基本病例資料(P>0.05)不具統計學差異,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和臨床探討價值。
納入標準:(1)符合陰虛內燥型2 型糖尿病干眼癥臨床診斷標準的患者;(2)臨床資料全面完整的患者;(3)無嚴重并發癥的患者;(4)無免疫系統障礙疾病史患者;(5)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簽署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1)臨床信息資料不全面的患者;(2)有相關藥物過敏史患者;(3)精神疾病史患者;(4)嚴重心、腎疾病以及不配合治療的患者;(5)未簽署同意書的患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療法,調節用眼強度和增加休息時間,選擇玻璃酸鈉滴眼液進行治療,外用,直接滴于眼睛內部,3 次/d,1 滴/次,分早午晚滴,但具體滴的時間可根據患者的眼部情況進行調整。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取滋陰潤燥法治療,中藥組方主要包括:白芍、阿膠、生地黃、玄參、密蒙花和麥冬10 g,薄荷、金銀花、蟬蛻和柴胡各6 g,用法用量:外熏加用水煎服,2 次/d,分早晚服用。其方藥的具體劑量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作相應調整。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 周,2 周后觀察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按照患者治療后的恢復情況將其劃分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眼睛的干澀、磣痛、異物感等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眼部視物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好轉,眼部視物功能得到改善)和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或加重,視物模糊、流眼淚、畏光)三個等級[3],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2)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安全性,對比項目為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包括:燒灼感、眼結膜充血、視物模糊、多淚等。
(3)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證候積分,中醫證候量表的評分證候主要包括:風證、火熱證、氣虛證以及陰虛陽亢等,每項證候的積分總分都為30 分,本次評分主要針對陰虛陽亢這一證候,積分≥7 分:證候診斷即成立;7 ~14 分:癥狀為輕度;15 ~22 分:癥狀為中度;積分≥23 分,癥狀為重度[4]。積分越高代表患者癥狀越嚴重。
數據納入SPSS 22.0 軟件中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采用t檢驗,以(±s)表示,臨床療效和治療安全性數據對比采用χ2檢驗,以率(%)進行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反之無統計學意義。
臨床治療有效率的對比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在臨床治療安全性對比中,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較少,總的發生率都較低,數據比較(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安全性對比[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積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積分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的積分明顯更低,數據比較(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 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 s,分)
注:*表示同組治療前后數據比較P <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17.35±4.13 9.85±2.02*對照組 30 17.62±4.36 11.27±2.52*t 0.246 2.408 P 0.806 0.019
眼睛是構成人體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于視物,一旦發生病變便會影響患者的視力,其他還會伴隨出現干澀、紅赤、灼痛等臨床癥狀[5]。陰虛內燥型2 型糖尿病干眼癥是常見眼科疾病的一種,患者作為干眼癥患者之外也是糖尿病患者。在短期內,該病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但隨著病情發展惡化,很可能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對視覺功能造成嚴重影響[6]。
目前,藥物治療是該病的主要臨床治療方式,不同的用藥方式可以帶來不同的治療結果,只有合理科學用藥才能達到預期的臨床療效[7]。滴眼液的外用可以有效緩解眼睛干澀、磣痛、灼熱感、癢等癥狀,并且給予攜帶的方便性和使用的簡單性,滴眼液是最常用的干眼癥治療藥物。但僅僅依靠滴眼液很難維持藥效,短期療效顯著,停藥后有復發風險,預后較差[8]。而中藥重在治本,滋陰潤燥法中的方藥白芍、阿膠、生地黃、玄參、密蒙花、麥冬、薄荷、金銀花、蟬蛻和柴胡等各自具備滋陰潤燥、疏散風熱和明目等藥效,用于干眼癥治療正好對癥,將其與滴眼液相結合,可以提高藥效,加快治療效率,彌補單純滴眼液治療遠期療效不足的缺陷。
依據研究數據顯示,在臨床治療有效率的對比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P<0.05);在臨床治療安全性對比中,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較少,總的發生率都較低,數據比較(P>0.05);在中醫證候積分對比中,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積分對比(P>0.05),治療后,兩組積分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的積分明顯更低,數據比較(P<0.05)。這證明針對陰虛內燥型2 型糖尿病干眼癥患者,相較于單純滴眼液治療,聯合滋陰潤燥法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治療效率也更高,是一種綜合治療應用價值較高的眼部疾病治療方式。
綜上,陰虛內燥型2 型糖尿病干眼癥患者采取滋陰潤燥法治療可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有助于改善眼部干澀、疲勞、磣痛等臨床癥狀,促進眼部功能恢復,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值得應用于眼科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