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安 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
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數字化轉換(Digitization)、數字化升級(Digitalization)基礎上,深入融合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為目標的深層次轉型。數字化轉型是通過開發數字化技術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種富有活力的數字化商業模式,它不是單純地把商品信息往互聯網上轉移,而是通過科技手段貫通生產、銷售、庫存和客戶管理各個經營板塊,實現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的變革。具體而言,包括三個方面:
由傳統的信息技術承載的數據轉變成“新一代IT技術”的數字,實現技術應用的迭代升級;由物理狀態的流程轉變成數據系統中的數字、從實體形態的數字轉變成虛擬形態的數字,貫通全鏈條、長流程、多領域的數據,實現實時流通與共享,實現信息技術與業務經營的全面融合;順應移動互聯網和智能化時代潮流,在精準運營的基礎上加快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商業等的變革與重構。
近年來,數字化轉型影響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對促進經濟發展起著不接忽視的作用,對于商業銀行及平臺型企業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數字化轉型浪潮對于商業銀行提高科技水平、建立數字化運營體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對于產品創新和風險防控也都提出了更加精準化的要求。當前商業銀行應該建立怎樣的護城河,業內已經基本形成共識,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銀行的勢能在金融科技。各家商業銀行都需要加強對金融科技的重視,比拼金融科技能力,一家商業銀行的金融科技能力也將成為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面向用戶服務的時候,數字化、智能化服務的水平也將很可能影響下一代用戶習慣的養成及延續,進而關乎商業銀行的生存發展。
平臺型企業是指主要基于互聯網來搭建平臺,不直接接觸實體經營,類似第三方為實體企業和消費者搭構鏈接橋梁,由IT賦能實現營銷、經營和金融的動態聯動,構建一種新型商業生態系統,并在該商業生態系統的運行、演進過程中發揮核心推動作用的企業。該類企業主要集中于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科技媒體、互聯網教育等領域,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整合與挖掘企業端、客戶端帶來的信息流、資金流和數據流,以線上“輕資產”模式運營。數字化轉型高度依賴科技賦能,對平臺型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也是一次迭代升級的巨大考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顛覆原有企業的商業理念和運作模式,通過業務線上化、服務數字化實現平臺型企業的換代更新。
隨著數字化轉型浪潮的不斷演進,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同時對商業銀行服務平臺型企業也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從戰略制定、產品創新、風險控制、人才培養的角度對于商業銀行服務平臺型企業提出建議。
1.注入金融科技力量,向數字化銀行轉型。當前一段時期,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銀行業的發展航標,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上海銀行、天津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陸續提出以金融科技支撐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戰略,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通過設立金融科技全資子公司,通過金融科技公司向母行反哺科技力量。在部分重點全國性商業銀行不斷加碼金融科技,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部分中小商業銀行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顯現出一定的先天不足,如中小商業銀行數據質量、公司治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由此可見,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要注重向數字化轉型領跑銀行加強學習,在戰略規劃中做好前瞻性業務的開拓和部署,同時積極引入先進金融科技,通過科技手段壓降經營成本。
2.商業銀行要加強頂層設計,堅持打造數據銀行模式。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商業銀行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數據服務水平上。從高階戰略層視角出發,尋求適應銀行數據戰略的商業模式,最終實現構建高品質數據服務水平,從而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在深入把握平臺型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形成專屬服務方案,開展聯合營銷服務。通過合理匹配政策資源,催生業務拓展內生動力,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優勢,形成政策資源合力,有效推進金融服務的穩步開展。
1.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注重科技與業務融合。在數字化社會中想要留住客戶的核心手段,在于為客戶創造高階數據新價值,商業銀行要堅持數據產品創新道路,積極推動并堅持數據創新,并不僅僅是為了適應改變,更是為了打造出更廣泛的數據紅利。加強金融服務的精準對接,強化智能精細管理,根據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和潛在客戶的特性,通過大數據分析鎖定目標客群,為客群提供精準化服務。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類商業銀行運用科技手段,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提供了針對性的線上服務,滿足了客戶的基本金融需求。今后一段時期商業銀行仍需進一步深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改革創新固有運行機制,數字化賦能流程的再造和優化,從過去的部門銀行模式向流程銀行模式轉變。同時加強數據與業務的交叉融合,借助金融科技力量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面向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群體,商業銀行要深挖小微企業金融需求,運用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不斷做優小微企業服務,精簡存量貸款續貸流程,完善小微企業授信審批和風控模式,不斷提高小微企業信貸服務效率,通過更加適用、便捷的服務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攜手企業共渡難關。
2.著力構建共享智慧平臺,形成協作共贏生態。近年來,商業銀行移動端應用程序為廣大客戶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金融服務,其中也涵蓋了廣泛的社會服務,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家銀行在應用程序顯著位置掛載了“同心抗疫服務”欄目,為客戶免費提供7×24小時在線健康咨詢、口罩預約等非金融服務。在眾多商業銀行積極構建共享智慧平臺的背景下,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可發力業務生態塑造,通過向合作伙伴開放接口,更好為客戶創造性地提供金融和非金融等一站式綜合化服務。同時,中小商業銀行可進一步完善接入策略,通過合作連接眾多外部場景,在使用中潛移默化影響客戶的金融消費習慣。
1.積極關注國家或地方出臺的相關政策,對產行業與企業加強綜合研判,審慎評估平臺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持續穩定發展能力;科技賦能風控技術,通過技術手段重點把控資產負債、營業收入、現金流、服務價格等關鍵經營指標,通過數據分析技術透視企業發發展狀況,對經營下滑嚴重或出現其他風險信號的客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風險防控。
2.加強移動互聯網全渠道智能管理,對業務分流、服務質量與效率、各渠道的運營策略、分行業APP業務發展方向等情況實時分析。多種手段做好智能風險防控,對接第三方征信數據,為融資業務提供全方位的風控支持。
1.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逐步進入到以數據資產占主導的時代,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從理論階段向產業需求階段轉變,從單一專業領域轉向跨界交叉融合,進而人才培養的目標也從服務數字經濟發展轉變為支撐、引領數字經濟發展,這對數字化轉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商業銀行數字化人才要注重應用化、職業化和專業化,扎實做好職業素質培養,穩步推進數字化技術認證體系建設,培養職業素質好、實踐技能符合數字化轉型要求的人才。
2.注重將數字化人才整合到現有的組織架構中,發揮好數字化人才的核心驅動力量,為商業銀行帶來全新的發展動能。同時,商業銀行要緊密結合數字化經濟時代的需要,通過提升服務數字經濟的意識和能力,使人才培養目標與發展數字經濟需求相契合,以人才成長推動數字經濟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