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蘭 上杭縣財政局
前言:以往財政撥款并沒有采用國庫集中統一支付的付款體系,由此滋生出部分財政支出透明度不高且規范性不足的問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政付款的中間環節,為后續部門部分設立“賬外賬”提供了培育的溫床。
我國財政部門現階段推行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體系是以構建統一、科學、規范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為目標促進現階段我國政府財務管理水平和財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的政府財政支付體系。該支付體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由政府財政部門為主體構建一個統一的國庫賬戶,然后根據上一階段政府預算會計制定的本階段政府預算計劃并經由國庫賬戶對核算審批后的預算支出進行統一的支付,這種支付模式的改變從根源上杜絕了原有的由各個政府部門進行付款業務過程中存在的由自身性質決定的固有弊端,且由政府財政部門通過國庫集中支付預算資金有效減少了國庫資金的資金周轉率和賬目之間的資金劃轉問題。但凡事有利就有弊,現階段政府財政部門推行的國庫集中支付體系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工作問題,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即政府預算會計與政府財務會計之間的工作銜接不夠流暢[1]。
現階段我國庫集中支付業務其重要的運行方式是將財政性資金統一經由國庫單一賬戶體系進行資金支付,在此過程中向商品和勞務供應者收付的貨幣資金可以由財政直接支付,而向其他用款單位支付的貨幣資金就需要財政授權支付,因此在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將會對應兩種不同的賬務處理模式,其分別為:財政直接支付業務的相關賬務處理方法和財政授權支付業務的相關賬務處理方法。而這兩種不同的賬務處理模式又進一步細分為財務會計的賬務處理模式和預算會計的賬務處理模式,而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受不同賬務處理模式的干擾進而影響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的準確性,以某政府部門根據上一階段財政部門批準的本部門的預算和用款計劃向同級財政部門申請財政授權支付用款額度為例,此時某政府部門所屬的財務部門在收到銀行回傳的“授權支付到賬通知書”時要充分考慮該種情況下的賬務處理情況,相關財務人員在進行預算會計分錄編制過程中會涉及“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這一會計科目,此時相關的財務人員應首先考慮該科目主要應用于財政授權支付模式,且年度匯算清繳時該科目下的借方余額反映本單位尚未使用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相關財務人員在年末對未使用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進行注銷處理后,該會計科目下應是無余額的狀態。相關財務人員在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實操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下后續的賬務處理情況,避免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賬務處理問題。
政府財務人員在進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實操過程中可以發現該體系要求政府預算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協同配合共同完成,其運行主旨就是幫助其他政府部門樹立“先預算,后支付”的國庫集中支付流程,在此過程中要求政府預算部門與政府財務部門之間因相互協調,其部門分別出具的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則作為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體系的資金支付核算的來源數據[2]。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預算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政府會計核算模式的不同,將導致兩部門之間相互銜接的部分不夠流暢,其具體是指雙方會計核算的基礎不盡相同,政府預算會計是以收付實現制為主導的會計核算基礎,而政府財務會計則是以權責發生制作為會計核算基礎進行核算的。由于會計核算模式的不同,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在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將雙方數據結合來看,在編制決算報告時要以政府預算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而編制政府財務報告時要以政府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且相關人員在進行財政國庫支付操作時要充分考慮預算會計確認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的時間節點和相應的確認金額,不同的時間節點和相應節點確認的預算金額都會影響后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的實際操作。
現階段在推行國際集中支付體系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優先考慮加強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實操過程與賬務處理之間的關聯關系,并以此為前提對現階段的賬務處理內容進行深度分析,相關部門可以定期組織本單位的財務人員參與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實操過程相關的會計培訓會議,并將學習到的理論內容與實際工作中的支付操作相結合,以預算完整性作為現階段工作的主要操作原則,不斷完善和構建相應的預算審批流程,進而使本部門優先事先預算內容的完整性和國庫付款的集中性兩者之間的有效結合,為后續加強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實操過程與賬務處理之間的關聯關系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
總結:綜上所述,我國現行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還處于發展完善階段,其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必然將隨著該制度的貫徹落實逐步被優化解決,因此相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以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改進措施減少國庫集中支付推行過程中遇到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