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 吉林市盛源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改征增值稅后,大多數交通運輸業都能夠有效實現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的結構性減稅目標,但是也存在個別交通運輸業稅負沒有未獲得有效減少,甚至可能增加。交通運輸企業通常屬于一般納稅人,能夠獲得適用稅率17%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有效抵扣增值稅。自從“營改增”后,不但能夠有效減少交通運輸業稅收,還能夠有效加強稅收管理與征收水平,促使稅收制度合理完善,以提高運輸業會計財務管理水平。
交通運輸貨運公司,常常需要面臨交通運輸設備更新的問題,自從2009以后,我國推行增值稅改革,已經將以往傳統生產型增值稅轉變成消費型增值稅,這也促使企業在采購應用在生產活動的固定資產,能夠直接運用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政策。因為交通運輸企業作為一個服務剛也,所以在稅改前征收的屬于營業稅,所以企業在采購相關交通運輸設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無法進行抵扣,因此必須全部計算入采購成本之中[1]。而當營業稅改征之后,交通運輸企業能夠被當作是一般納稅人的身份,所采購支付的相關交通運輸設備費用,所支出的增值稅就能夠納入“進項稅額”,最終可以從“銷項稅額”中進行抵扣,如此一來,能夠有效降低運輸企業的經濟成本。
以往在消費型增值稅背景下,在進行生產型設備處置時,往往需要繳納一定的增值稅,稅改前運輸業公司必須以營業稅納稅人身份,固定資產處置收入一般不需要繳納額外的增值稅,而當營業稅改征為增值稅之后,生產型固定資產處置收入則必須要根據企業適用稅率標準,合理繳納一定的增值稅。
汽油柴油作為運輸業公司不可或缺的一個成本項目,在稅改之前,貨運公司以營業納稅義務人身份,在購買柴油與汽油時所支出的增值稅無法進行抵扣,必須全部納入到成本營業[2]。而國家稅改過后,交通運輸業公司則可以以一般納稅人的身份,在購買相關汽油與柴油時,所支付的增值稅能夠合理納入當期“進項稅額”進行合理抵扣。
一般情況下,任何一個交通運輸企業,都常常發生交通運輸工具維修情況,涉及到相關維修保養業務,所以維修保養費也屬于企業主要的一個成本項目。在稅改前,企業能夠以營業稅納稅義務人身份,所支出的部分維修保養費用所對應的增值稅能夠獲得專用發票,但同樣需要全額納入進營業成本之中,而經過稅改,支付增值稅能夠納入“進項稅額”中進行抵扣。
交通運輸行業屬于營業稅的征稅稅目,稅收前需要根據運輸收入3%進行營業稅的征收,并根據營業稅7%征收城建稅,同時還要按照營業稅3%征收教育費附加,而在改征后,運輸企業只需要根據收入的17%征收增值稅,按照營業稅7%征收城建稅,同時根據營業稅3%征收教育費[3]。
改征增值稅后,交通運輸企業一般納稅人稅率為11%,從以往3%增加至現在的11%,所以運輸企業稅率得到增加,但是在一般納稅人在相關進項稅額上能夠有效抵扣,因此運輸企業在采購一些固定資產、火車、輪胎等各個支出時,能夠利用進項稅額合理抵扣;而針對一些抵扣比較充分企業,增加稅率幾乎能夠完全抵消抵扣額,所以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運輸企業稅負。但是針對一些難以充分抵扣增稅的企業,則稅負可能會不斷增高,當企業進項稅額并未超過8%時,則企業稅負就會持續增加[4]。由此可見,企業稅負高或低與進項稅額抵扣多少有著很大關系,如果進項稅額抵扣越高,則稅負相應越低;反之則越高。
在還未改征前,運輸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營業稅稅率為3%,而當實施改革后,增值稅稅率業為3%,但增值稅被納入為價外稅[5-6]。例如,某個運輸企業營業收入金額為100000元,在增值稅改征前企業需要繳納的稅額為3000元(100000×3%),而增值稅改征后,企業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為100000÷(1+3%)×3%=2912元,顯然,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比之前要低88元,所以此次稅改給小規模運輸企業帶來積極影響。
結束語:總的來說,增值稅改征后,營業稅納稅企業轉變為增值稅納稅義務人,企業只需要承擔一定的增值稅稅負,而稅負能夠有所降低,同時,針對原來增值稅納稅企業,在經過增值稅改征后,所購物的貨物以及相關支出都能夠實現一定的增值稅抵扣,從而有效就降低經濟成本,推動交通運輸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