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華
(青海黃南州尖扎縣第一民族寄宿制學校 醫務室,青海 黃南)
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視力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前兒童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疾病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1],視力不良會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的學習,不利于身心發育[2],可知對于視力不良應該重視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無論是兒童或者是現實均有重要意義[3],作為學校校醫,對所在學校學齡兒童相關臨床數據分析,總結該群體中視力狀況和營養狀況之間的關聯性,為后續的預防措施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據,報道如下。
選擇筆者所在學校2019年至2020年學齡兒童群體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從低年級、中年級及高年級三個階段中隨機抽取900例,其中男女比例為1.15:1(481人、419人),年齡在6~12歲。
1.2.1 視力檢測
使用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對所有納入研究的學齡兒童視力進行測量,嚴格根據《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手冊》[4](2010年版)中關于學生裸眼視力檢測的相關步驟進行,一般將左右任意一側視力在5.00以下的判定為視力不良。
1.2.2 營養狀況
根據《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監測》當中關于身高、體重的測量要求進行檢測,而學生的營養狀況評價標準則來自《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5]當中相關評分表作為標準,正常體重在90%~110%,在90%以下的為偏瘦,在80%以下的為營養不良,在110%以上的為超重,超過120%的為營養過剩。
1.2.3 質量控制
在對學生進行檢測之前首先校準相關的測量器械,同時為檢測工作人員進行對應的培訓工作,進行檢測前對學生進行相關宣傳并爭取得到理解與配合[6]。
1.2.4 分組設計
將一年級、二年級的學齡兒童歸類到低年級組,將三年級、四年級的學齡兒童歸類到中年齡組,將五年級、六年級歸類為高年級組。
對于實驗所需要應用統計學分析處理的數據輸入專業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所得數據應用t以及卡方檢驗,并通過()與(%)表示,P<0.05表示數據間差異存在意義。
低年級組、中年級組當中男女兒童的左眼、右眼在檢測后提示視力狀況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年級組當中男女性的左眼、右眼視力狀態檢測后提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 1。

表1 各年齡組不同性別左右眼視力情況比較
在表1數據當中提示在低年級、中年級兩組當中,男女學生例數的視力不良情況在統計學軟件處理后提示無顯著差異(P>0.05);高年級群體當中,男生、女生兩者的視力不良情況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各組之間使用多個獨立樣本檢驗,各個年級之間的男生視力不良率在比較后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個年級之間的女生視力不良率在比較后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級在統計后比較提示高年級群體視力不良情況顯著低于低年級群體(P<0.05)。
在低年級、中年齡群體當中男生視力不良情況在不同營養狀態群體當中比較差異提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女生群體在比較后也提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年級群體當中營養不良群體中女性視力不良比例顯著高于男性,在正常體重當中女性視力不良比例顯著高于男生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 2。
詳情見表3。
在本次研究當中可知學齡兒童無論性別,其視力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提示了兒童視力的下降屬于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7],同時青春早期也是出現視力不良的高發階段,由于女性對于運動熱情偏低,用眼時間較長,導致視覺疲勞高發,視力不良的概率也因此高于男生群體[8]。

表2 學齡兒童營養狀態與視力不良情況比較(%)

表3 學齡兒童視力與各因素關聯性情況
另外在數據當中也提示了不同的營養狀態下,各個年齡段的不良視力發生比例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關聯性的分析后提示了視力情況和營養情況兩者相關系數并不緊密,而與身高、性別以及年齡等則有緊密聯系,隨著年齡增長、身高增加的影響,女性群體視力不良比例要明顯高于男生。
綜上所述,學齡兒童的營養狀況并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兩者缺乏直接關聯性,當前學齡兒童的視力情況面臨緊迫的環境,需要重視預防措施,加強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