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嘉宇,吳紅霞,安曉楠,蘇雅靜,張卉
(1.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2.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人文關懷是護理的核心內容,人文關懷能力是護理人員必需具備的素質,是保證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1-2]。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我國護理工作模式也由“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3]。這種轉變給護理教學和臨床護理都提出了新任務,護士除了關注患者的疾病狀態,還應關注患者的內心,理解和尊重患者,對患者進行關懷照護服務。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護理事業的中堅力量,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容忽視,人文關懷是一種內在的職業道德品質,如何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值得護理教育者關注的重點。本研究將“六心”護理理念融入護理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帶教中,并以書寫反思筆記的形式進行反饋,旨在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現將干預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9 年至2020 年在山西省某三級甲等醫院實習的61 名護理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將2019 年實習的31名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對照組,男生1 名,女生30 名,年齡為(24.81±2.66)歲。將2020 年實習的30 名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干預組,女30 名,年齡為(24.10±1.54)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傳統一對一臨床帶教模式,包括入科宣教、知識技能培訓、小講課、護理查房等。干預組在實施傳統一對一臨床帶教的基礎上融入“六心”護理理念,并要求護理碩士研究生每兩個月按照Gibbs 反思循環模式書寫一份反思筆記。
“六心”護理理念是由李小峰等人創建的以“熱心接、耐心講、細心觀、誠心幫、溫心送、愛心訪”為內容的護理品牌[4],具體方法為臨床帶教老師帶領護理碩士研究生踐行“六心”護理理念。①熱心接:熱情接待患者入院,減少患者等待時間,10min 內完成入院宣教。②耐心講:為患者進行飲食、用藥、安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③細心觀:按照護理級別定時巡視患者,按照疾病特點全面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認真落實“三及時”(及時通知醫生、及時配合處理、及時準確記錄)。④誠心幫:熟悉特、一級護理患者“十知道”,對患者的呼叫及時處理,誠心主動幫助患者,落實各項生活護理措施。⑤溫心送:加強出院或轉科患者的護送工作,為患者進行出院宣教,叮囑注意事項。⑥愛心訪:對出院患者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對其疑惑之處給予解答幫助,囑咐注意事項。Gibbs 反思循環模式由牛津大學教授提出,包括:描述(發生了什么?)——感想(當時的所思所想?)——評價(此次經歷的利弊?)——分析(你能理解當時的情況嗎?)——總結(你還能做什么?)——行動計劃(再次發生此類事件,你怎么做?)[5]。
在兩組護理碩士研究生實習6 個月后采用關懷能力評價量表(Care Ability Inventory,CAI)進行評價。CAI 由美國護理學教授Nkongho 編制,我國學者許娟[6]對其進行了漢化,包括3 個維度,37 個條目,內容效度指數為0.78,Cronbach α 系數為0.84。
使用SPSS 22.0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與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兩組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人文關懷能力,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護理碩士研究生人文關懷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碩士研究生人文關懷能力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碩士研究生人文關懷能力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認知維度 勇氣維度 耐心維度 總分干預組 30 76.30±8.69 54.97±12.16 58.77±5.65 190.03±15.38對照組 31 68.39±8.69 49.42±7.12 52.71±7.60 172.45±10.90 t 值 3.56 2.17 3.52 5.17 P 值 <0.01 0.04 <0.01 <0.01
護理其本質是照護患者的身、心、社、靈,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模式也同樣發生了變化,治療疾病不再是護士唯一的工作,關懷、照料、護理三者緊密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帶教中采用“六心”護理理念教育,并結合反思筆記的方式能夠顯著提高其人文關懷能力。“六心”護理理念是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基于“冬梅護理”打造的護理品牌,其廣泛應用于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臨床護理實踐中,均取得顯著的效果[5,7,8]。采用這種精細化、人性化的護理理念教育,可以幫助護生樹立整體護理的意識,培養其人文關懷意識與能力,促進護理和諧,提高護理質量。曹芳的研究顯示“六心”護理帶教模式能顯著提高護生溝通能力,而人際溝通能力與人文關懷成正相關關系,有助于關懷傳遞,培養高人文素養護理人才[9,10]。楊國勇[11]等人將Gibbs 反思循環模式應用于手術室實習護生教學中,結果顯示此方式可顯著提升實習護生的實踐能力。書寫反思筆記有助于護理碩士研究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思考者,能夠使他們對親身體驗進行反思,幫助其在不斷發現問題、剖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法的過程中成長。
將“六心”護理理念與反思筆記有機結合,可使護理碩士研究生注重對臨床實踐的反思,發現人文關懷的薄弱之處,并提出如何解決,幫助其深刻理解整體護理服務內涵,將人文關懷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進一步提高人文關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