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每秒超過1.7兆的新信息,這是現階段數據時代為經濟社會變革而提供的基礎環境,伴隨技術進步,人類使用智能探頭、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車載設備等感測設備頻率加深,導致了數據快速增長,無疑,人類近十年創造的數據比整個人類歷史上創造的數據遠要更為龐大。大量的數據催生了數據分析師這個職業,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對于數字手段的依賴加深,以及5G、云計算平臺等新技術的加持,單純的數據分析已無法滿足經濟產業對龐大數據的運用追求。所以近些年,一個名為數據科學的概念被提出,并孕育出一個新的職業,數據科學家。
何為數據科學?百分點科技首席數據科學家杜曉夢解釋道,它是對數據進行多種方式處理的技術和流程的組合,它通過使用科學的方法、算法、流程、模型及系統來有效地提取和分析信息,以輔助決策者用來做出最優的的指令決策,為特定領域的業務帶來價值。
當融合了統計學、數學、運籌學、機器學習等領域知識的數據科學運用到產業經濟中時,似乎賦予了各類產業新的生命力。在數據時代,數據科學并非一時興起,而是要開啟一場革命,毫無疑問,這場革命會波及到各個產業的每項業務,伴隨數據量急劇增加,有效分析數據以獲得有用的商業信息已經在電商、快消、金融等行業初見成效。可以預期,不日之后,即使是初創企業,也會采用各種形式的數據分析促進業務增長。
在杜曉夢看來,現階段數據科學已經賦予了金融、零售、地產等行業新的動能,這也是她帶領的百分點數據科學實驗室此前專注的業務范圍,但伴隨數據科學開始垂直下探,力求解決更為復雜的問題時,它的下一片“戰場”在哪里?杜曉夢及她帶領的實驗室似乎給出了答案——數字政府。
伴隨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相比各類型單一產業而言,政府這個最為傳統、保守并極為復雜的機構正在面臨變革,如何做好服務型政府,如何運用數字手段讓服務和治理更智能,是各級領導機構面臨的實際問題。
就技術、理論支撐而言,政府目前可以通過采集行業企業數據,合理規劃工業布局以優化產業結構;可以采集社會信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來增加就業率;也可以采集民生民意數據、規劃執政中心,以便提高居民幸福指數。這是政府在數據時代的機遇,但同時,政府在數據采集和使用上面臨諸多難題,例如,數據分散化較為嚴重,數據丟失嚴重;數據多用于統計使用,數據保存較為單一;重視結果,不重視數據篩選過程;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共享困難等。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是數據科學新的機遇。
據悉,圍繞數字政府項目,百分點數據科學實驗室在杜曉夢的帶領下,正在開展新的業務研究,例如應急安全生產風險預測及生態環境監測分析等便是新的方向。
在杜曉夢看來,數字政府確為一個復雜行業。她拿應急管理舉例,在深圳需要做應急安全監測的企業有60多萬家之多,在網格化管理的當下,基層監管者需要逐一去排查企業風險,這就導致每個管理員都疲于奔命,即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60多萬家企業也無法完全監測,只能重點監測約10萬+企業,政府相關機構無法準確預測何時將人力放到哪些行業、哪些街道及哪些企業上,這時有一套安全生產領域的預測決策分析系統就顯得格外重要。
據了解,百分點數據科學實驗室團隊基于企業安全生產歷史數據、概況、風險指數、風險設備、企業法律文書及區域事故發生類型等各類型指標,結合企業隱患自查、政府排查等結果數據,融合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從而為政府提供監管決策輔助。例如通過收集企業危險設備的數量布局,結合行業特性和企業類型,預測企業生產事故風險,為政府提供風險區域名單,實行精準監測。
據杜曉夢介紹,通過數據科學分析后的數據模式可以明確知悉城市區域哪些街道、哪些行業是高風險性質的,整個風險隱患集中在哪。同時,數據科學要把風險進一步拆解,分為人、機、料、法、環五個方向,具體了解事故發生原因究竟是出在人為操作不當還是設備自身問題亦或是方法問題或環境因素所導致,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引發事故的高頻因素,找到解決問題的重要抓手。
在各類數據分析后,各級政府就可以將重點應急資源投放在重點區域及企業之上,從治理角度上看,經過數據科學分析的數字應急管理項目,能夠很細節知曉哪些區域甚至街道執法力度不足、企業自查力度不夠等等,通過逐漸完善的安全生產預測決策分析系統,就可以科學、智能的指導下一步工作。
不過,在杜曉夢看來,在現階段的應急安全數字化建設上,依舊存在數據漏采等問題,她表示,未來需普遍使用傳感器、攝像頭、智能監測設備等更為標準化的手段采集安全數據,才能得出更為客觀及有效的結論。短頻快的實時數據收集要比大規模、低頻的數據更有價值。
其實,助力安全生產僅僅是數據科學在數字政府項目中核心作用之一。在政府行政體制改革、公共服務領域和日常管理中,政府已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逐步加以發展和運用,并開始充分落實創新發展的理念。毫無疑問,在社會治理、加強民生服務推進公共服務精準化運作、保障水、電、煤、網等民生服務上,數據科學還大有可為。顯而易見,數據科學正在為依法執政提供有效數據支撐,從而達到改善政府服務質量、提高了政府決策水平、提高政務透明度等目的。
可以預見,在未來十年,數據科學為數字政府乃至數字城市做出的貢獻會有躍遷式提升,如何用好數據科學這門學科,打好數字政府建設這一仗,便需要更多數據科學家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