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利杰

在我的朋友圈中,劉曉清是很特別的一位。從她的只言片語中,從她的文字中,常常能感受到她特有的向上的氣質和微笑面對一切的智慧。所以看她的書法,不要看她是以什么方式完成,而要看她作品中蘊藏的藝術修養,看她揮毫落墨后生成的精神氣韻,看她字里行間訴說的純凈理想。在藝術上,忘卻劉曉清的不易,只是單純欣賞她的作品,我想這是對劉曉清最大的肯定和尊重。
第一次“遇見”劉曉清,是在電話的那一頭。她在《書畫名家報》看到了我的作品,與她的審美、取法頗為相近,甚至從中讀出了對書法的那種真誠,因而生出惺惺相惜的感覺。從那之后,我們交流多了起來,對她也逐漸熟悉。直到有一天,她說要舉辦自己第一個展覽,并且就在北京辦,這個柔弱的女子對藝術的膽量和見識,吸引我欣然前往。在展覽開幕式上,一向堅強的劉曉清流淚了,她說:“我一直勸自己不要這么激動,但是看到臺下有那么多關心我的老師、親人,又回想自己的人生,各種艱難和辛苦涌上心頭。”

我慶幸作為記者,能有機緣挖掘她內心深處最真誠的這部分經歷和感悟,并在這2個小時的面對面中,以她的方式給我以力量。隨后的《書法報》刊登了我對劉曉清的專訪《今生有書法相伴》一文,引起讀者共鳴,她也成為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勵志偶像。記得一位讀者打來電話說,劉曉清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堅持到藝術的“天亮”,而有些四肢健全的人卻沒有做到,以前總怨沒老師、沒時間,待看到這篇文章有所感悟,已然歲月蹉跎……記得那期的《書法報》封面上也刊登了劉曉清的作品,這在當時,是書壇“大人物”才享有的待遇。
在書法界,識人先識字,這也是那么多人關心、關注劉曉清的最好方式。她的作品,有一種清新的氣韻,透出雅致的書卷香。看慣了展覽上追求視覺表現的大開大合、大濃大枯,再讀她的作品,直如走進天然氧吧那么自然舒暢。同時,她的作品面貌多樣,又能依據自身原因揚長避短,大字偶爾為之,小字流美精到,最擅長小行草和小楷,在章法上勇于嘗試。劉曉清以書法為人所識,殊不知其習畫多年,所繪工筆與其書法一樣,筆筆不茍,清雅宜人。這樣的人,有一種天然的藝術感召力,讓人不知不覺向她靠近。
與劉曉清類似的,很純粹地熱愛著書法、并以完整人格面對書法的,我所認識的還有福建的張文佑和安徽的趙靖。他們一直在純粹地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沒有在贊譽中迷失自己,盡管付出異于常人的努力,卻用平常心與所有人看齊。
從另一個角度講,當他們在取得這些成績的時候,身后的汗水和辛苦,一定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這些可貴的品質,使他們的藝術充滿向上的生命力。我說這些,何嘗不是在說劉曉清?這些她都做到了,并且,她還心懷大愛,以自己單薄的身軀,不計回報地帶上書法走進課堂、走進大眾。這時,她已不是個體書法家的劉曉清了,她同時實現了創作之外的“大我”。
劉曉清寄給我的作品集上題了這樣一句話:“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這正是我心中的劉曉清。
??魏偉

劉曉清,山東諸城人,農工黨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濰坊市政協常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婦女創作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濰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Liu Xiaoqing, born in Zhucheng, Shandong, member of the Chinese Peasants and Workers Democratic Party (CPWDP), member of the China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eifang Municipal CPPCC, member of the Shandong Youth Federation, member of the Womens Creation Committee of the Shandong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member of the Shandong Young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vice president of the Weifang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