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正值李斯特誕辰210周年。李斯特于1811年在匈牙利出生,是浪漫主義時期代表性的杰出作曲家。提到李斯特,也就不得不提到貝森朵夫鋼琴。
1828年7月25日,伊格納茲·貝森朵夫被正式授予維也納著名的奧地利樂器制造商協會會員資格。創始人伊格納茨·貝森朵夫與兒子路德維希·貝森朵夫始終堅信,鋼琴不僅應該滿足機械要求,更應該激發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引起聽眾的興趣,展現嘆為觀止的音樂藝術。所有貝森朵夫鋼琴均在靠近其發源地維也納的工廠中手工制作完成,制作過程中結合了三個重要元素:不妥協的傳統手工制作工藝、美麗和維也納的靈魂。所以也就有了貝森朵夫精神。
1833年,年產量增加到了288架鋼琴,而貝森朵夫大鋼琴不僅受到了貴族、皇室和歐洲精英階層(伊麗莎白皇后、寶琳·梅特涅、斯蒂芬妮和瓦萊利女大公、凱莎琳娜·史芮拉特、歐根大公、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注意,還受到了藝術家的追捧。勃拉姆斯在夏季演出期間一直使用貝森朵夫鋼琴,約翰·施特勞斯為其位于維也納的普拉特斯特拉公寓購置了貝森朵夫大鋼琴,而馬勒在維也納求學期間則一直受到貝森朵夫的支持。
不久,年輕的李斯特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他以其獨特的演奏技巧摧毀了幾乎演奏過的每一架鋼琴。后經由朋友的介紹,他嘗試演奏貝森朵夫三角鋼琴。令人驚喜的是,李斯特手上的貝森朵夫鋼琴竟然順利完成了整場演奏會!驚訝之余,貝森朵夫鋼琴在音樂會鋼琴中聲名鵲起。當時,維也納聚集了眾多鋼琴制造師,多達150位鋼琴制造師活躍于維也納這座“音樂之都”。貝森朵夫特地為李斯特定制了“李斯特型”貝森朵夫鋼琴,以贊頌這位卓越的鋼琴家和作曲家。李斯特是鋼琴獨奏的先驅者,更是貝森朵夫鋼琴的私人擁有者,在他與朋友交流的40多封信件與電報中多次提及貝森朵夫鋼琴,表達對貝森朵夫的深厚情誼。1872年,李斯特在給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的信中寫道:“在我腦海里,他的鋼琴應誕生于奧地利皇家鋼琴制造商,完美、響亮、靈敏。”
2008年,日本雅馬哈株式會社收購了貝森朵夫。奧地利工廠仍然保持著完全獨立的奧地利鋼琴有限公司運營,并由雅馬哈全資擁有。幸運的是,經過成功的重組,有成熟銷售經驗的合作伙伴能夠進一步發展分銷渠道,這讓貝森朵夫獲得了新的力量。在銷售樂器時,貝森朵夫與雅馬哈緊密合作,所有的貝森朵夫也都是在維也納的諾伊施塔特制造的。有了雅馬哈力量的加入,貝森朵夫的產品開發和當地的奧地利團隊所驅動的最新工程繼續更好地傳達著近兩百年的貝森朵夫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