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新塍小學 宗科紅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數學學科知識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數學思想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降低知識理解難度,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思想,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促進數學課堂高效教學。
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新舊知識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新知識往往是從舊知識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研究課本,將教材相關知識進行對比分析,整理和歸納從形式和內容上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習效率。

上述案例,通過教師在課堂中融入類比思想,讓學生從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降低了知識理解難度,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新知識,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建模思想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建模,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事物間的有效聯系。教師引導學生不斷探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簡易方程》一課時,有這樣一道題目:水果店庫存蘋果100 千克,每筐蘋果重20 千克,如果想要庫存200 千克蘋果,還需要購進多少筐蘋果?教師利用PPT 展示了天平,天平的一端是200 千克蘋果,另一端是100 千克蘋果和一個大大的問號,你能從天平中獲取哪些知識?你能用方程來表示天平兩端的數量嗎?同時引導學生在100,200,20 這幾個數字之間找到等量關系,這樣才能列出方程式。學生經過思考發現,200-100=100 千克是需要購進的蘋果總數量,而每一筐為20 千克,用100÷20=5 就是需要購進的蘋果筐數。那么怎樣才能用方程來表示呢?學生用字母來表示數字,列出方程:100+20x=200,解出x=5。學生逐步通過建模解決了數學問題。
上述案例,教師引導學生逐步了解了方程的特點以及解答這類題目需要的技巧,讓學生逐步形成建模思想,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堂上融入轉化思想,深入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變未知為已知,找出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系,培養學生的轉化意識,實現知識有效遷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述案例,教師在課堂中融入轉化思想,在異分母分數和同分母分數之間進行轉化,突破了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
總之,教師在課堂中融入數學思想,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