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燕宏
梁山縣人民醫院婦科,山東梁山 272600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臨床中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紊亂性疾病, 在臨床中發病率較高, 該疾病患者會有多毛、肥胖、月經稀少等癥狀,大部分患者會患有不孕癥,該疾病的發生于患者雄激素分泌過剩、 胰島素抵抗或無排卵等多種因素有關, 不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還會因為不孕癥而導致患者家庭不和諧[1-3]。目前該疾病的治療以藥物為主,達英-35 和促排卵法均為該疾病常用療法,為探究二者聯合治療PCOS 不孕癥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該次擇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期間該院收治的88 例PCOS 不孕癥患者參與研究, 根據數字表法進行隨機分組,44 例對照組采用達英-35 治療,44例觀察組采用,達英-35 配合促排卵法治療),現報道如下。
擇取該院收治的88 例PCOS 不孕癥患者參與研究,根據數字表法進行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44 例,觀察組44 例。 對照組患者年齡23~42 歲,平均(32.2±2.4)歲;病程1~8 年,平均(4.2±1.5)年。觀察組患者年齡22~40 歲,平均(32.6±2.5)歲;病程1~7 年,平均(4.0±1.3)年。 應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研究已獲得該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 患者入院后進行LH、FSH 等激素水平檢測顯示含量明顯上升, 符合PCOS 診斷標準;B 超檢查顯示患者單個卵巢切面中有至少10 個卵泡,卵巢半徑方位在1~4 mm 內,可見包膜增厚,卵巢囊性增大;患者有痤瘡、多毛、月經量稀少或肥胖等臨床表現[4];近1 年有正常性生活,但未妊娠;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自愿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合并庫欣綜合征患者;對研究用藥過敏患者;先天性腎上皮質增生患者;因男方原因所致不孕癥患者;分泌雄激素腫瘤患者;合并下肢靜脈血栓患者;臨床資料不全患者。
對照組患者開展達英-35 治療,患者月經第5 天行達英-35(國藥準字J20140114;藥品規格:2 mg×21 片)口服給藥,單次劑量2 mg,給藥1 次/d,連續給藥3 周,待下次月經第5 天再次給藥3 周,連續治療9 周。
觀察組患者開展達英-35 配合促排卵法治療,患者達英-35 給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進行促排卵法治療。 患者進行達英-35 治療后,在其月經第5 天行克羅米芬膠囊(國藥準字H31021107)口服給藥,每日給藥總劑量介于50~150 mg, 連續給藥5 d, 患者卵泡直徑達到18 mm 時,應行注射用絨促性素(國藥準字H34023361)注射給藥, 單次劑量在4 000~6 000 U 之間以促進排卵,告知患者注射給藥后的36 h 可進行正常性生活。
兩組患者均需要每月開展一次陰道超聲檢查, 以監測患者的排卵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通過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和促黃體生成素(LH)。
臨床治療效果評定標準[5]:經過治療患者B 超檢查顯示排卵正常,同時恢復了正常的月經周期評定為顯效;經過治療患者性激素水平得到改善,同時患者癥狀體征,月經情況均有好轉評定為有效; 經過治療患者B 超檢查顯示無優質卵泡生長,月經量和周期仍有異常評定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所有數據應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比較,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進行統計學軟件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SH、T 和LH 水平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軟件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x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x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組別FSH(IU/L)治療前 治療后T(mmol/L)治療前 治療后LH(IU/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44)對照組(n=44)t 值P 值10.65±2.48 10.71±2.52 0.113>0.05 4.06±1.12 7.43±1.23 13.438<0.05 7.75±1.48 7.78±1.53 0.094>0.05 1.15±0.36 3.42±0.57 22.335<0.05 12.42±2.37 12.47±2.41 0.098>0.05 4.86±1.14 8.53±1.45images/BZ_185_1036_3083_1038_3083.png13.198<0.05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軟件比較差異有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PCOS 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是婦科常見內分泌系統疾病之一, 以高雄激素血癥和長期無排卵為主要特征,患者有閉經、月經紊亂、多毛、肥胖以及不孕等多種癥狀表現。 育齡期女性該疾病發病率約為8%,其中有半數患者為無排卵性不孕癥患者[6-7]。 該疾病的發生不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功能造成了負面影響, 也會影響大部分患者的家庭和諧,因此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促進患者妊娠具有重要意義。PCOS 病理機制為LH 合成、脈沖分泌頻率和幅度明顯增加, 導致LH 水平顯著上升,但FSH 分泌則無異常,當LH 水平過高時會導致卵巢間質增生或卵泡膜細胞增生,使得患者雄激素分泌過多。 雄激素水平上升會導致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加, 聯合FSH 對卵泡形成產生刺激, 當垂體分泌出的LH 水平高于FSH 水平時,不能滿足卵泡從募集到選擇閾值,進而無法產生優勢卵泡[8]。 優質卵泡的形成過程中缺乏轉移生長因子,加之卵巢中的卵泡進行雌激素分泌,可抑制卵泡凋亡,進而造成竇卵泡在生長過程中的發育停止。達英-35 是第三代口服避孕藥,對高雄激素血癥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每粒藥物的構成包括醋炔雌醇0.035 mg 和酸環丙孕酮2 mg,其中炔雌醇可以增強球蛋白和性激素的結合能力, 進而降低游離睪酮濃度,以改善PCOS 不孕癥患者病情。 此外達英-35 對下丘腦和垂體LH 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能夠促使卵泡膜細胞高雄激素合成量下降, 對受損的小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進行修復, 該藥物對患者的療效較好,但是該藥物單獨應用的效果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9-11]。 促排卵法也是PCOS 不孕癥患者常用療法,其中克羅米芬對雌激素具有抵抗效果,可以阻斷垂體雌酮正反饋,降低LH水平,并對雄激素合成與釋放產生抑制作用,并阻斷雌激素反饋,提升FSH 水平,促進卵泡發育。
在該次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SH(4.06±1.12)IU/L、T(1.15±0.36)mmol/L 和LH(4.86±1.14)IU/L 水平低于對照組 (7.43±1.23) IU/L、(3.42±0.57)mmol/L、(8.53±1.45)IU/L(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45%)高于對照組77.27%, 不良反應發生率 (6.82%) 低于對照組27.27%(P<0.05),由此可見兩種療法聯合應用對PCOS 不孕癥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確切, 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和妊娠率,且臨床治療安全性較高。這與王麗琴[12]的研究結果一致: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76.76%(P<0.05)。
綜上所述,針對PCOS 不孕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應用達英-35 配合克羅米芬、注射用絨促性素的促排卵法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臨床療效,改善其異常的性激素水平,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這對于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可將該種治療方法用于臨床推廣, 以使得更多PCOS 不孕癥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