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賀輝,林偉杰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福建廈門 361003
乳腺纖維腺瘤是好發于中青年女性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由于雌激素水平異常等因素引起,臨床采取手術治療,預后較好。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意識也與日俱增,對于乳腺纖維腺瘤已不僅滿足于治愈疾病,而且對術后外形美觀度有更高的要求。乳腺纖維腺瘤傳統采取放射狀切口,一些患者對于術后美觀性感到不滿意[1-2]。超聲引導下的微創手術,具有切口小、恢復快的特點,但是費用較高,限制部分患者的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經環乳暈切口切除乳腺纖維腺瘤,改善了術后美觀性,節省了費用,患者依從性、滿意度較好,現對該院2017 年1—12 月收治的60 例乳腺纖維腺瘤手術患者情況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術后病理證實為乳腺纖維腺瘤手術患者60 例,分為按傳統放射切口手術的對照組和經環乳暈切口手術的觀察組,各30 例。納入標準:影像學檢查判斷腫物直徑在1 cm 以上,腫物個數≤5 個,均為單側乳腺病變,腫物外緣離乳暈緣距離≤5 cm;所有患者均無乳腺癌;凝血功能正常;均未在妊娠期或哺乳期;該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平均年齡(32.89±5.16) 歲,平均腫物直徑 (3.09±0.21)cm,平均腫物個數(2.30±0.87)個。觀察組平均年齡(33.04±4.71)歲,平均腫物直徑(2.85±0.64)cm,平均腫物個數(2.08±0.63)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術前影像學檢查確認腫物數目、分布、直徑,術中用超聲引導,準確切除所見腫物。患者仰臥位常規局麻。觀察組沿著患側乳暈的邊緣作弧形切口,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以拉鉤拉開切口,沿腺體與脂肪之間進行潛行分離,超聲確認腫物位置后,完整切除腫物及其周邊部分正常乳腺組織,創面止血,逐層關閉縫合切口。對照組采用傳統放射切口,將患側乳頭作為放射切口中心,切開皮膚、皮下,暴露腫物后進行垂直切除,創面止血,逐層關閉縫合切口。
比較兩組術后美觀性自評分、術后并發癥等情況。美觀性自評分采取自評問卷進行調查,由患者術后進行自評,總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對術后乳房美觀性滿意度越高。統計患者出現的并發癥,包括脂肪液化、血腫、傷口感染等。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觀察組術后美觀性自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美觀性自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術后美觀性自評分對比[(±s),分]
組別 術后6 個月 術后12 個月對照組(n=30)觀察組(n=30)t 值P 值78.57±3.25 92.81±4.19 14.709<0.01 70.52±2.14 88.83±3.42 24.859<0.01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對比[n(%)]
乳腺纖維腺瘤是一種常見的女性乳房良性腫瘤,占整個乳腺腫瘤的30%左右,好發于18~25 歲女性。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并不明確,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乳腺纖維腺瘤的發生于雌孕激素水平失衡、高脂、高糖飲食、遺傳因素及病毒感染等[3-4]。乳腺纖維腺瘤位于乳腺小葉的纖維組織或乳腺上皮內,包膜組織完整,界限清晰,大多呈圓形,活動度好。光鏡下腺管和結締組織有不同程度增生。此病常見于年輕女性,醫學認為雌激素水平異常、飲食、精神、藥物和遺傳因素與其發病密切相關[5-6]。而且腫塊可能增大,并有潛在的癌變風險[7],建議早期手術切除腫瘤組織。
傳統的放射狀切口以往經常在乳腺纖維腺瘤切除手術中被使用,雖然該切口與乳腺管平行,對乳腺管損傷較小,且在術野內腫瘤完全暴露,但可能造成患者出現術后雙乳不對稱[8-9],留下較大的乳房切口,導致疤痕組織形成明顯,創傷大,并發癥多,美觀性差,對女性心理有不良影響。而超聲引導下的微創手術,具有切口小、恢復快的優點,應用越來越廣,但是缺點是費用較昂貴。環乳暈切口為在乳暈邊沿深淺膚色交界處的弧形手術切口,作一個環乳暈切口即可切除數個相鄰象限腫物,明顯減少了手術切口數量[10-11],術后瘢痕數量較少,有利于傷口愈合和乳房美觀;術中減少了操作次數,降低了感染的風險;乳暈區皮膚彈性好且含有特殊色素與皮脂腺結節,對該區域手術切口瘢痕有一定的遮蔽作用[12-13],有利于保持良好外觀,花費也較微創手術花費少,但需注意的是,腫物外緣離乳暈緣距離較大者采用環乳暈切口的暴露性較差,使手術難度明顯增大。在該研究中患者腫物外緣離乳暈緣距離均≤5 cm,符合手術指征。
另外,該研究中,無論是觀察組還是對照組均能完整切除患者腫瘤,達到臨床治愈;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6.67% vs 10.00%,P>0.05)。這與國內學者的報道基本一致[12]。閆存禮等[12]研究發現,經環乳暈切口切除乳腺纖維腺瘤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傳統手術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8.90% vs.2.50%,P>0.05)。
綜上所述,經環乳暈切口切除乳腺纖維腺瘤較傳統放射切口手術美觀性更好,并發癥率低,臨床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