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妹 ,譚麗萍 ,馮祖蓮 ,黎瑤瑤 ,陳汶
1.陽江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廣東陽江 529500;2.陽江市人民醫院泌尿外一科,廣東陽江 529500;3.陽江市人民醫院手術室,廣東陽江 529500
無痛人流指全麻狀況下采用手術方式終止此次妊娠狀態。因目前無痛人流多為門診患者,且在門診中實施,并需保證手術效果,所以,需確保麻醉所使用的麻醉藥物具有安全性高、見效速度快、蘇醒速度快等優勢[1]。現臨床可供選擇的麻醉藥物各有特色、品種繁多,但安全有效、常用的麻醉藥物則為丙泊酚,此藥物的鎮靜效果也得到醫護人員肯定,但近年發現[2-3],單一使用此藥物進行麻醉,其麻醉效果欠佳。已有報告稱,將丙泊酚與依托咪酯兩種藥物聯合用于無痛人流術中,其效果比單一使用丙泊酚效果更理想。目前此方面報告較少,仍有大量學者致力于探討此點,現納入2017 年12月—2019 年12 月該院期間收治的102 例無痛人流患者分組論述此點,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102 例無痛人流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麻醉方式分組。對照組:孕周時間 5.3~8.2 周,平均(7.5±0.3)周;體質量 44~69 kg,平均(55.3±5.3)kg;年齡 20~32 歲,平均(28.6±1.3)歲;28 例有生產史,9 例首次懷孕,14 例 2 次或多次懷孕。觀察組:孕周時間 5.5~8.6周,平均(7.6±0.4)周;體質量 44~69 kg,平均為(55.6±5.4)kg;年齡 20~33 歲,平均為(28.7±1.2)歲;29 例有生產史,8 例首次懷孕,14 例 2 次或多次懷孕。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接受B 超檢查顯示宮內孕;②滿足無痛人流手術指征;③自行要求實施無痛人流患者,且簽字同意接受該次手術方案。排除標準:①存在發燒、咳嗽等異常者;②凝血功能、心電圖檢查等異常者;③存在生殖道炎癥者;④合并肝腎、心臟功能損傷者;⑤合并肺部疾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者;⑥藥物成癮;⑦精神、智力異常者;⑧存在溝通、交流障礙者。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后實施。
各患者均接受靜脈全麻,術前8 h 禁食物和水,取截石位,面罩吸氧,整個干預中,持續監控其血氧飽和度(SPO2)、平均動脈壓(MAP)、血壓(BP)、心率(HR)等,麻醉前靜脈注射 0.1 μg/kg 舒芬太尼 (國藥準字H20054172)、2 mg 托烷司瓊(國藥準字 H20060646),0.5 min 后,向對照組患者注射2~3 mg/kg 丙泊酚(進口分裝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J20030039)。向觀察組患者注射丙泊酚與依托咪酯(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511)3∶2混合液(丙泊酚與依托咪酯按體積3∶2 混合,含丙泊酚6 mg/mL 及依托咪酯0.8 mg/mL)。推注速度約1 mL/4 s,兩組勻速注入預計給藥量50%, 根據患者的反應在1 min 內勻速注入其余的藥量, 患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開展無痛人流手術, 術中可以根據情況追加藥物劑量。
記錄并比較其麻醉前、 麻醉蘇醒后RR、HR、MAP指標。
記錄患者術后睜眼時間、 定向力和肌張力恢復時間、恢復行走時間。
記錄患者不良反應,如呼吸抑制、惡心嘔吐、肌痙攣等。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麻醉前兩組RR、HR、MAP 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觀察組 RR、HR、MAP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 RR、HR、MAP 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 RR、HR、MAP 指標對比(±s)
組別觀察組(n=51)對照組(n=51)t 值P 值麻醉前RR(次/min) HR(次/min) MAP(mmHg)麻醉后RR(次/min) HR(次/min) MAP(mmHg)18.32±2.02 18.34±2.03 0.050 0.960 85.32±10.21 85.68±10.23 0.178 0.859 89.02±10.21 89.65±10.22 0.311 0.956 15.32±5.21 13.35±4.21 12.762<0.001 78.21±8.21 72.21±10.21 10.902<0.001 78.21±8.24 71.32±10.21 2.662 0.009
觀察組術后睜眼時間、定向力和肌張力恢復時間、恢復行走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睜眼時間、定向力和肌張力恢復時間、恢復行走時間比較[(±s),min]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睜眼時間、定向力和肌張力恢復時間、恢復行走時間比較[(±s),min]
組別 術后睜眼時間 定向力和肌張力恢復時間 恢復行走時間觀察組(n=51)對照組(n=51)t 值P 值3.21±0.65 5.58±0.68 9.652<0.001 5.20±1.02 7.98±1.01 10.325<0.001 15.21±1.35 20.65±1.24 15.201<0.001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13.73%比對照組15.69%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無痛人流術因大部分均在門診中實施,則要求麻醉方式具有不明顯抑制呼吸、蘇醒速度快、穩定性好、見效速度快等優勢,依托咪酯、丙泊酚均屬于靜脈短效全麻藥物[4-5]。目前,丙泊酚已成為無痛人流術的常用麻醉藥物之一,具有較強的可控性、蘇醒速度快、藥效持續時間短、見效速度快等優勢,持續或間斷靜脈輸注,均不會發生蓄積狀況,毒性反應小。給藥后,會激活人體中GABA 受體-氯離子復合物[6-7],降低興奮遞質,進而達到催眠鎮靜的目的,但此藥物鎮痛效果不太理想,單獨使用時,其效果不太理想,且會抑制呼吸中樞、循環系統,誘發嗆咳、體動等不良反應,臨床推廣存在局限,因此,不建議單獨使用此藥物。呂永望學者[8]2018 年在一篇報告中分析了90 例無痛人流患者,結果顯示實驗組離院時間(12.77±2.27)min、喚醒時間(5.23±2.12)min低于對照組(16.01±2.26)min、(6.45±3.41)min,且 SpO2、HR、MAR 等體征指標比對照組更平穩,表明丙泊酚聯合依托咪酯用于無痛人流術中,有效且安全,有較高應用價值。該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RR(15.32±5.21)次/min、HR(78.21±8.21)次/min、MAP(78.21±8.24)mmHg 高于對照組(13.35±4.21)次/min、HR(72.21±10.21)次/min、MAP(71.32±10.21)mmHg(P<0.05);觀察組術后睜眼時間 (3.21±0.65)min、 定向力和肌張力恢復時間 (5.20±1.02)min、恢復行走時間(15.21±1.35)min 低于對照組(5.58±0.68)、(7.98±1.01)、(20.65±1.24)min(P<0.05),但不良反應率13.73%比對照組15.69%低(P>0.05),同時證實了丙泊酚配伍依托咪酯,在無痛人流術中的麻醉效果,研究結果與呂永望學者報告結果相符[8]。分析原因為,依托咪酯屬于咪唑類非巴比妥類催眠藥物,但此藥物無鎮痛效果,藥物麻醉機制和門控CI-復合物、GABA受體,以及興奮性遞質傳遞降低有關[9-10]。人體靜注后1 min,腦組織濃度則可達頂峰,見效速度快,且可重復給藥,不會出現蓄積狀況,對腎上腺皮質有抑制效果,心臟指數加大,降低不良反應。臨床多將此藥物用于麻醉誘導中,具有對體循環影響小、血液動力學穩定、蘇醒速度快、作用時間短、見效速度快等特征,臨床常用劑量不會出現通氣不足或抑制呼吸的狀況[9],且若需大劑量給藥,也無顯著不良反應。
此外,與丙泊酚比較,依托咪酯在麻醉誘導時,人體循環和呼吸受影響性更小,且誘導期患者有遺忘現象、無掙扎興奮、平穩、安靜,在降顱內壓時,并不會降低動脈壓,可加大腦氧供/需比值,安全界限高[11-12],且此藥物基本不會刺激到人體血管。因此,依托咪酯多適用于顱內高壓、呼吸性疾病、心血管性疾病者,且呼吸抑制者可降低患者面罩使用量、 一次性麻醉呼吸回路[13],對節約成本、環保方面非常有利。鑒于以上優勢,此藥物在門診無痛人流術中,可滿足其用藥和麻醉需求。
綜上所述,將丙泊酚與依托咪酯兩種藥物應用于無痛人流術麻醉中,可在確保麻醉效果的基礎上,提升麻醉安全性和蘇醒速度,對術后恢復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