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碩
紀伯倫說:“朋友是你帶著愛播種,帶著感恩之心收獲的田地。”每個人都向往這樣一片肥沃的友情田地,友情也自然成為文學寫作中經久不衰的話題。中學生對真摯友情的追求應該比之前任何時期都要迫切。同時,由于理性思維的發展,中學生對朋友的感情需求逐漸超越童年時期那份嬉戲玩耍的愉快,而追求精神上的契合。
然而在寫作過程中,友情主題作文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駕馭,同學們的作文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選材太雜亂,沒有主線和重點。友情話題非常生活化,素材豐富,取舍材料也有一定難度。許多學生會以“細數”的方式回顧自己與某位摯友的交往經歷,從相見到相識,從相知到相離,這種多材料的組織最容易使文章變成單純的事件堆砌,而缺少中心。
第二,選材太平淡,沒有波瀾和變化。不少作文情感表達雖然強烈,卻缺少變化。或懷念與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或感謝朋友對自己的幫助,或贊美朋友的優秀品質……這類選材溫暖積極,但是行文沒有變化,會讓讀者感覺乏味,甚至讓情感表達顯得虛假。因而,考生需要思考如何使情節產生波瀾,如何在波瀾中突顯主旨,其中還可以挖掘哪些情感體驗。
第三,選材同質化,沒有愛的投入。寫作這類主題需要考生投入情感,最關鍵的是注入愛的情感。我們要從愛出發,敏銳地抓取那些在朋友交往中能體現愛的行為。說起朋友之愛,許多人會想到朋友給予的幫助,那些脈脈溫情自然是愛的表達,但是要想拓展選材,我們要思考更多,體悟得更深。愛的行動有很多,它應該包括合理的拒絕、及時的贊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督促。我們應該如何拓展選材?如何寫出真摯動人的朋友深情?
為了解決以上幾個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幾種選材策略。
首先,選擇情感表達的載體。一幕場景、一處細節、一件物品、一段對話,都可以成為情感表達的載體,借助載體傳情達意會讓情感表達的中心更突出。比如:說起史鐵生在《秋天的懷念》中所抒發的對母親的情感,說起母親對史鐵生深沉偉大的愛,我們便能想起“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的北海公園的菊花。而說起你與朋友間的深情,你又能想到什么呢?可以是與朋友間的一句承諾,可以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個頗有意義的物件,還可以是腦海中經常浮現出的一個場景……

其次,選擇能反映內心沖突的材料。朱光潛先生說:“朋友的樂趣在相同中容易見出,朋友的益處卻往往在相異處才能得到。”為何學生寫友情主題的作文會顯得無味無趣,甚至無情呢?同學們的作文中,深情的文字不見得少,但就是感動不了自己,更別說感動他人了。我們不妨嘗試去回顧那些因相異而帶來的朋友間齟齬、摩擦的記憶,也許正是經過朋友的不斷打磨,我們才能逐漸擺脫狹隘的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從而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莫頓·亨利遭遇了伙伴的嘲笑與拋棄,他的朋友杰里也跟隨大家離開了身處危險中的亨利,但是,后來杰里還是帶著亨利的爸爸來解救亨利。當然,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于寫友情,卻隱藏著真實的朋友交往的體驗。余秋雨說:“一位要好的同學遇到了困難使你感到了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你放慢腳步憂思起來,開始懂得人生的重量。就在這一刻,你突然長大。”文章中的杰里是否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對朋友的那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呢?你是否有同樣曲折真實的友情經歷呢?你是否也有幸獲得了能讓自己懂得人生重量的友情體驗呢?
最后,選擇便于審視自己的材料。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益也。”在這樣正直誠信、博學多聞的朋友面前,我們就不至于愚昧無知、剛愎自用了。朋友是一面鏡子,一切光明與晦暗、真誠與虛偽、付出與索取、成熟與幼稚都將在這面鏡子前如實反映。楊絳先生《老王》一文為什么會有感人至深的真情?正是因為作者為我們立起了一面鏡子———老王,他淳樸善良、老實厚道,在苦難的歲月中真心實意地幫助楊絳一家。而正是在這面鏡子前,作者越發對自己沒有平等地對待這段關系、沒有更關心老王而內心不安。在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性格中的瑕疵呢?記敘文的文體優勢便在于展現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所以我們的作文中如果沒有自己的情感流動,就會少了許多真實和意義。
如果說真實生活中與朋友的真情交往是你在春天用愛播下的種子,那么作文中自然流淌的情感就是你在秋天收獲的有關愛的果實。愿我們用愛播種,不忘真情;用心書寫,不負深情!
班級準備編制一本《青少年同伴交往手冊》,想要收集同學們在與朋友交往中真實感人的經歷和體驗,以期啟發指導同學們進行更健康、更成熟的交友活動。請你回憶與朋友交往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分享自己對“交友之道”的獨特感悟,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進行投稿。
這個作文題目提供了一個較真實的寫作情境,即寫作是為了交流與朋友交往的情感體驗,分享自己對“交友之道”的獨特感悟。這篇文章的讀者應該是同齡人,寫作者也更容易選擇貼近自己生活的寫作材料。帶著交流意識寫作,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減弱心中的防御意識。而且《青少年同伴交往手冊》以及“更健康、更成熟的交友活動”等表述,也引導學生去總結和反思交友收獲,真正在寫作中思考。
首先,在選材方面,我們可以運用以上幾個要素去梳理、拓展選材。根據對優秀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友情主題的寫作中,有“情感載體”“愛的表達”“沖突”這幾個核心要素。比如來自朋友的“一句話”,給了“我”“必要的鼓勵”,讓“我”感受到被“接納”的快樂。又比如與朋友爭論問題的“一個場景”,雙方的對話是一種“恰當的爭論”,讓“我”由“怠惰”變得“勤勉”。要注意,我們的思維不應被這張表格束縛,可以選用三個要素,也可以只選用其中某個要素。
其次,我們鼓勵多樣式的行文結構。譬如,可以采用“并列式”“遞進式”“分鏡頭式”等結構,讓行文變得生動活潑。在并列式結構中,我們可以書寫在不同場景下,朋友與自己的深情厚誼。在遞進式結構中,我們可以書寫在生命的不同階段,自己對友情不一樣的理解與體悟。在分鏡頭式的結構中,我們可以再現與朋友交往的動人畫面。
最后,盡量不要一敘到底,可以嘗試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這個寫作任務天然包含了“議論”的底色,即便是寫記敘文,也要嘗試在敘述的同時多反思。如果能在與朋友的交往中獲得一些成長的啟迪,或者是與人交往的智慧,那就會讓自己的作品在深情之外多了一分“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