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為 王金禾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整本書閱讀已經成為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18個任務群中,第一個任務群即為“整本書閱讀與研討”,這也更加突出了整本書閱讀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文章以《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活動為研究重點,探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 研討 任務群
閱讀在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對于每個人來講不但可以提高文化素養,還可以增強人生閱歷。閱讀不僅將課內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學,而且也將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逐漸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鑒賞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整本書閱讀與研討
(一)何為整本書閱讀與研討
所謂整本書閱讀,即是指“將整本書認為是主體,單篇文章作為輔助”的閱讀方法。從1941年到21世紀整本書閱讀的理念不斷更新,在2018年秋季實行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18個任務群中,第一個任務群即為“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此任務群明確提出:“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因此,“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是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創新閱讀方法,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激發自己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要注意的是,這一任務群并不僅僅注重閱讀過程,也要提高學生探討文本的能力,通過閱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以讀促寫。
(二)為何開展整本書閱讀與研討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語言建構、思維發展、審美鑒賞和文化傳承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對學生的語言建構方面,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活動時,可以了解許多文質兼美文章和豐富多樣的語言材料。長此以往,學生對這些文章和語言材料會進行模仿和吸收,這一過程使學生語言建構能力得到提高。在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方面,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活動時會接觸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會引發學生的思考,增強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敏感度,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提高。在學生的審美鑒賞方面,整本書閱讀承載著大量的信息,學生可以體會作者獨特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發現,從而使自身的審美鑒賞能力得到提高。在文化傳承方面,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活動中,所接觸的中國古代優秀作品,如《論語》、《詩經》、《紅樓夢》、《三國演義》等著作,能夠讓學生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二.以《平凡的世界》為例探討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過程
教師開展“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活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方式。本文主要是首先幫助樹立正確閱讀觀念、再次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豐富閱讀方法,最后引導開展閱讀活動等四個步驟。
(一)幫助樹立正確的整本書閱讀觀念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是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關鍵一步。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只有體驗到閱讀的好處,才能激發其“我想學,我要學,我學好”的觀念。①因此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呢?
在進行“整本書閱讀與研討”這一任務群以《平凡的世界》為例,教師首先要嘗試運用情境對接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入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際,一個又一個的普通的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崗位上面保持著勇往直前的毅力,不斷抗爭、奮斗最后實現了疫情的偉大勝利。在《平凡的世界》一書中也是介紹孫少平和孫少安這兩個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在絕境中保持自己的初心,追求自己的理想。這樣的情境對接可以把學生從現實生活拉入書中的情境中去,從而產生共鳴,學生也自然而然對《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感興趣。從精神層面也能讓學生了解到當時社會條件的艱難,人們仍始終追求自己目標。他們也應該珍惜當下美好生活,為自己的理想不懈奮斗。
(二)幫助制定整本書閱讀計劃
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后,制定整本書閱讀計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程中更加有計劃性。閱讀計劃既是學生的閱讀計劃,也是教師的閱讀計劃和教學的過程,更是整本書閱讀課程化探索和閱讀課豐富化的必走之路。②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制定整本書閱讀計劃呢?
對于學生而言閱讀小說比較輕松,《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一共有三部,內容容量大、人物關系復雜,因此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容易導致閱讀半途而廢,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適合的閱讀計劃,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計劃閱讀也不會感覺任務量過重,在閱讀的不同階段也會產生成就感。教師引導學生制定《平凡的世界》閱讀計劃,這本書每一部都有五十四章,學生每天閱讀一個章節并不會影響學生學習,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拿出20分鐘給學生閱讀,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教給學生多樣而有效的閱讀方法
學生在進行“整本書閱讀與研討”這一任務群中,不僅要有正確的閱讀觀念和合理的閱讀計劃,而且還要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與其教學生具體的閱讀內容,不如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這說明正確的閱讀方法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因此教師教給學生有效而多樣的閱讀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做旁批。旁批就是在文章的旁邊作批語,它是學生實現半獨立閱讀的一個重要支架。③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④,做旁批就是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表達自己情感的有效的方法。學生閱讀到自己認為比較精彩的部分時,做旁批能夠讓學生及時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學生在閱讀《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章時,被書中所描寫到“連綿的黃土高原”“枯黑的草木”“天空彌漫著塵土,充滿了濃郁的黃土氣息”等景物所打動,就可以做如下旁批:“景物描寫暗示了主人公孫少平初進入高中時心情低落,對自己的未來十分迷茫。”
2.繪制思維導圖法。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將發散性思維具體化成圖形思維工具的思維模式,⑤思維導圖法在學生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清晰地認知文章內容,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繪制思維導圖呢?
例如在制作《平凡的世界》的思維導圖時,首先學生將“《平凡的世界》導讀”寫在白紙中心位置。然后,按照繪制思維導圖的步驟是添加二級子標題,內容可以是介紹《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主要線索人物、中心思想、藝術成就和影響這五個方面。學生在繪制完二級子標題后,在二級子標題基礎上延展三級子標題。如二級子標題“路遙”這一部分,主要從生卒年、家庭、創作這幾個方面繪制三級子標題。以此類推,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依次在二級子標題的基礎上完善三級子標題的內容,最終繪制成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平凡的世界》這一書中人物關系復雜,以及情節較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忘記,思路也不是很清晰,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理解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書中的主要脈絡,對文中人物之間的關系有清晰的認識,這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
(四)《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交流活動
學生在完成整本書閱讀活動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這樣學生能夠再按照閱讀計劃完成閱讀中還有自己的思考。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開展閱讀活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閱讀。那么,如何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呢?以開展《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活動為例:
首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成員按照閱讀計劃,每周完成閱讀任務量。然后,小組之間開展《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活動,閱讀活動形式多種多樣,以下有三種整本書閱讀展示活動:
活動一:全書情節我來理。理清小說情節。《平凡的世界》一共是三部,根據時間線索,不同的小組之間選取三名學生對三部書的重要情節進行講述。如根據時間線索,理清主人公孫少平從進入高中到高中畢業所發生的事情。
活動二:《平凡的世界》我來講。學生講述《平凡的世界》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情節,然后推薦給同學并說明推薦理由,其他同學進行點評。
活動三:《平凡的世界》情節我來演。以小組為單位,在《平凡的世界》書中選擇一個重要的情節,小組合作進行表演,將故事情節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
三種不同的整本書閱讀活動,能夠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閱讀。當然這個《平凡的世界》交流活動是“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走向課堂的生動體現,也是教師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的重要策略。
三.結語
本文以《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為重點,整本書閱讀對于學生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教授語文知識,還要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活動,特別是像《平凡的世界》這類經典的文學作品。同時,學校還需要的大力支持,積極鼓勵教師開展新的教育理念,讓他們用新的教學理念,全身心地投身到一線教學中去,培養出更好更好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上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1980年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7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4]葉圣陶.葉圣陶集第16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3-7.
[5]課程教材研究所.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語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瞿衛華.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課程開發策略初探[J].教學與管理,2014(02):34-36.
[7]余黨緒.我們為什么都主張“整本書閱讀”[J].語文教學通訊,2016,7.
注 釋
①孫海虹.初中生語文學習心理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②蔣雙高.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20.
③劉文會.旁批特點淺析及其使用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7(09):158-159.
④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2017核心素養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⑤托尼·博贊.思維導圖[M].李斯,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87.
(作者單位:黃岡師范學院。通訊作者:王金禾)